抓住春天的尾巴 感受穀雨的情懷

再過兩天,我們就迎來穀雨節氣了,這也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顧名思義,穀雨意味著雨水的增多,有利於穀類作物的生長.

傳說上古時期一個叫倉頡的南樂吳村人,生來就有四隻眼睛,他觀察鳥蟲的足跡,這給予他創造文字很大的啟發,他創造的文字取代了不清晰的繩結代字。根據淮南子記載,黃帝在春末夏初發布詔令,宣佈倉頡造字成功,並號召天下臣民共同學習,由於倉頡造字的功德,玉皇大帝也便賜於人間一場穀子雨,來慰勞他,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穀雨節氣了。

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鳴鳩拂其羽;三候戴勝降於桑。”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是桑樹上開始見到戴勝鳥。

那麼,在古代,穀雨有什麼習俗呢?

賞牡丹

相傳唐代高宗年間,黃河決堤。一名叫穀雨的少年水性極好,在救出自己的母親和十幾位鄉親後,他又救了一朵牡丹。兩年後,穀雨的母親病重,一名少女送來丹藥,穀雨才知道原來這名女子就是牡丹,於是穀雨與牡丹結下不解之緣。

抓住春天的尾巴 感受穀雨的情懷

走穀雨

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有的到野外走一圈就回來。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抓住春天的尾巴 感受穀雨的情懷

祭海

穀雨時節海水回暖,百魚行至淺海地帶,是下海捕魚的好日子。俗話說:“騎著穀雨上網場。”為了能夠出海平安、滿載而歸,漁民們在穀雨這天要舉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穀雨節也叫作漁民出海捕魚的“壯行節”。舊時海邊,村村都有海神廟或娘娘廟,祭祀時刻一到,漁民便抬著供品到廟前擺供祭祀,有的則將供品抬至海邊,敲鑼打鼓,燃放鞭炮,面海祭祀,場面十分隆重。

抓住春天的尾巴 感受穀雨的情懷

摘茶

民間有“清明見芽,穀雨見茶”的說法。穀雨時節,氣候溫暖溼潤,小芽迅速長成鮮葉,是採茶製茶的大好時機。南方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

抓住春天的尾巴 感受穀雨的情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