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布衣的刘邦为什么能一步步建立大汉王朝(二)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高祖之才

1.用人。看一个领导者的能力,要看他的对手和手下。只要把高祖手下的人摆出来,就让所有人服气。

张良:后世称为“谋圣”,这个称号代表了一切;

韩信:后世称为“兵仙”,和“兵圣”孙武并列;

萧何:管理后勤方面,后世没人敢说超过他吧;

陈平:谋略不输张良,只是略略阴了一点;

一介布衣的刘邦为什么能一步步建立大汉王朝(二)

其余的樊哙、曹参、郦食其、黥布、彭越…都是历史上威名赫赫的谋士、名臣、武将。而他们都在高祖手下做事,你就能直观感受到能罩住这个团队的人该有多猛。特别是韩信和陈平,这种天才型选手,都先在项羽手下搞过好长一段时间,但项羽实在不会用人,格局又小,还舍不得赏人,两个人就都投奔了刘邦。后世的任何帝王将相,面对刘邦这种规格的团队,怕是没人敢说有多少胜算吧。

一介布衣的刘邦为什么能一步步建立大汉王朝(二)

3.纳谏。高祖很明显的优势还在于,从谏如流。上面说到,郦食其去投奔他,被他认为儒生骂了两句,但是一听郦食其讲话有道理,立马道歉接受。这方面最经典的还有周昌,周昌也是从沛县起兵就跟着干的老同志,性格很强硬:

周昌曾经在刘邦休息的时候去奏事,刘邦当时正抱着戚夫人,周昌看到后往回走,刘邦生气了,“逐得”周昌,还骑在他脖子上问“我是怎样的皇帝”,周昌说“夏桀、商纣之类的亡国之君”,上笑而释之,但是“尤惮周昌”(特别害怕周昌)。

一介布衣的刘邦为什么能一步步建立大汉王朝(二)

4.反应。刘邦最有名的两个临场反应,第一个是两军阵前,刘邦数落项羽,项羽射中刘邦胸口,刘邦重伤,但是为了稳定军心,立马用手摸着脚喊道“虏中吾指(脚趾)”。第二个是《淮阴侯列传》记载

当时,韩信的军队平定了齐国,已经把黄河之北彻底占领,而刘邦还在洛阳东边的荥阳和项羽苦苦纠缠,韩信打下齐国,居然在这种时候向刘邦邀功请赏,让刘邦封自己为齐国“假王”。韩信此举,明显很不合时宜。韩信的使者到来,刘邦暴怒,骂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若来佐我,乃欲自立为王!”,但是张良和陈平提醒了刘邦一下,刘邦也感悟到了,因复骂曰:“大丈夫定诸侯,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乃遣张良往立信为齐王。前后骂的这两句接在一起真是浑然天成,这种反应能力,实在罕见。

一介布衣的刘邦为什么能一步步建立大汉王朝(二)

略微诡辩一下,刘邦在逃跑途中,因为车重跑不快,两次把一儿一女踢下车,一种诡辩的观点认为,刘邦在瞬间作了权衡,若是自己逃出生天,以楚汉半斤八两的实力,子女是不会遇害的,肯定只会被项羽好吃好喝的供着当人质。但是若是自己也被俘虏了,全家人就真一起见阎王了,所以只有保住了自己才有可能保住全家,这种逻辑好像也是无懈可击的。

一介布衣的刘邦为什么能一步步建立大汉王朝(二)

5.帝王之才。上面的四点,出了用人之外,本质上都觉得没太大意义,只是想更详细的介绍一下刘邦吧,刘邦真正的能力是那种千百年来聊聊几人具备的帝王之才。其实我也不知道怎么陈述这种才能,就像你让我说湖南人多厉害,只能从他的《毛选》中窥探一二;就像要陈述朱元璋多厉害,也是无从谈起;刘秀、李世民都一样。军事能力,单单韩信就远胜他们;谋略能力,我相信古往今来太多的战略大师一点不逊色;敢冒险吗,那些历史上数不胜数的起义者、造反者哪个不敢?问题是怎么就只有他们几个能成。我们或许只能从离我们最近的湖南人身上管中窥豹,在新国家的建立之中,湖南人的权力不是天生的,我党当初地位比他高的很多,但是真的只有湖南人能指明该怎么走,只有湖南人从来不抱着那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期待苏联和国际共产主义,早早地看到了斗争的本质在于人民和武装,所以早早的上了山。一次次危急存亡的时刻,也只有湖南人能力挽狂澜,把大家拉回胜利的轨道。

一介布衣的刘邦为什么能一步步建立大汉王朝(二)

这些才是他们真正的才能,无与伦比的洞察能力加上无以伦比的组织能力,韩信当然为汉朝立下赫赫战功,可问题是,韩信只能在刘邦麾下才能有这样的机会和空间,而刘邦,即使没有韩信,也会有更多杰出的战将被他发掘,这些人或者军事能力比不过韩信,但是一样能帮刘邦定鼎天下,中间多一些挫折罢了。其他谋臣武将亦然,这些才是高祖真正的能力,当我们看遍那个时代各种枭雄,会无比清晰的得出这样的结论:高祖乃天选之子!

那个时代六国的后裔基本不值一提,只有齐国田氏的后代有点战斗力,但是却也远远不够,枭雄中,连项羽和刘邦的差距都是天大地大,其他人更是如同弱鸡。韩信、张良之辈虽然很吊,但是从没有那种自己拉军队立山头,把控全局的心理准备,而且散淡如张良、高傲和敏感如韩信、明哲保身如萧何、阴谋无敌如陈平又怎么打造出一个兼容各种人才的团队,这种天择之子,从各方面说都只有刘邦,也许这是他最大的才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