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殮、送湯、摔老盆,漫談聊城傳統葬俗

聊城傳統葬俗,不僅鋪張繁瑣,而且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當地傳統葬式,均為木棺土葬。

棺木尤以柏木棺、楊木壽最為榮耀。葬禮過程中兒女、侄孫都要戴孝。兒子百日內不能理髮,子女服孝期限為三年,侄孫為一年,喪家房門要貼白條,且三年內不能貼對聯。

葬禮的整個過程,通常要經歷守靈、報喪、入殮、出殯、圓墳、祭七等主要環節。按照當地習俗,長輩到了暮年,晚輩要提前準備壽衣、打棺材、修墓穴以被不測。富裕人家的壽衣、棺材用料比較講究,貧寒人家講究不是太多,極度貧寒的人家則用蘆葦蓆、草苫子一卷埋了完事。接下來一起看一下聊城葬俗。

含殮、送湯、摔老盆,漫談聊城傳統葬俗

其一、殮衣:老人即將嚥氣時,家人要提前給穿上壽衣。男用棉袍馬褂,頭帽足靴;女用手帕、大襖、裙子。壽衣全用布條繫上,取其“帶子”即後繼有人之意。殮衣後移屍於堂前靈床上仰臥,口中放銅錢或玉石一枚,稱“含殮”。同時請人幫助治喪,請人要先請“總理”一名,統管喪事,並由“總理”指定“內、外櫃”各一人,分別負責內務和接待禮儀,然後由“總理”差人給親友送訃貼報喪,搭設靈棚,開啟墓池。

其二、停靈:停靈也稱“守靈”,又稱“小殮”。屍身停於靈床上仰臥,身下鋪草紙,蓋白布單子,謂之“鋪金蓋銀”。也有的面蓋火紙,身覆棉被,頭枕三角式枕頭,叫作“雞鳴枕”,雙足用苘麻系絆。靈前擺一小桌,放麵條一碗,稱“倒頭面”。桌上置長明燈、燃香、擺供,供死者牌位。靈床兩側用穀草鋪地,子女眷屬男右女左,跪於草上,稱為“守靈”。

含殮、送湯、摔老盆,漫談聊城傳統葬俗

其三、攉湯:攉湯也稱“送湯”。停靈期間,要到土地廟祭奠。主持喪事者託供品於前,孝子提湯罐於後(多為米湯或麵條湯),家眷相隨至土地廟哭奠。傳說死者鬼魂在去見閻王之前,先被土地爺在土地廟羈押三天。故死者親人為其鬼魂“送湯”,連送三次。“攉湯”完畢後,接著是送“盤纏”。一般是在人死後的第三天晚上,也有在當天晚上的,地點在村莊的十字路口。送盤纏時,除燒紙錢,還要帶些花生、紅棗和其他食物等一同燒掉,並特地扎一紙轎和紙人燒掉,意為亡者坐轎上西天。全家人都跪在紙轎和紙人前,一直等到全部燒完後才節哀返回。

其四、入殮:入殮亦稱“大殮”。人死後三日內入殮。其時,奏樂、誦經,先由孝子為死者淨面,用鏡子“開光”,後將死者抬入棺材,背下鋪銅錢,蓋棺、釘釘,全家舉哀痛哭。

含殮、送湯、摔老盆,漫談聊城傳統葬俗

其五、成服 :人死後三日內,全家易凶服,孝子披麻帶孝、持喪棒,婦女頭扎孝帶。其間,邀族鄰集議,擇吉殯葬,籌備禮儀,備辦酒筵,訃告親友。

其六、開弔: 發喪開弔時,奏鼓樂、誦經文,親友臨吊多送挽幛、輓聯或折禮(現金),至親多為三牲祭、紙箔、供果。弔唁者要到靈前叩頭行拜,孝子匍匐靈旁陪靈答禮。另有執司應接唁客。

含殮、送湯、摔老盆,漫談聊城傳統葬俗

其七:出殯:出殯一般在午飯後,將棺材抬到大門外或街頭已備好的架子上。孝子跪在棺前痛哭。先行起柩禮,然後起靈(將靈柩抬起)。此時,孝子將已備好的瓦盆舉過頭頂摔碎, 俗稱“摔老盆子”。接著,一執事拿著紙錢,邊走邊撒,前頭引領。孝子手持引魂幡,在棺前邊哭邊退,其子侄輩左右扶持,女眷棺後隨行。鼓樂嗩吶吹奏,笙管鐃鈸齊鳴。

當靈柩抬至村中街上時,還要停棺設供品香火於靈柩前大奠,親故知己至棺前,一步三叩首,三步九磕頭,行三拜九叩之禮,向死者至哀。奠後在哭聲和哀樂聲中緩緩行進。靈柩出村,遠親則各自回家,近親一直送到墓地。墓前再祭,祭畢,將棺入穴,填土掩埋,聚成圓錐形墳頭。至此下葬完畢,由孝子將靈幡插於墳頂之上,三日後圓墳。

含殮、送湯、摔老盆,漫談聊城傳統葬俗

其八、葬後祭:葬後要進行三日祭、七日祭、百日祭和週年祭等。三日祭即死者葬後的第三天,舉家上墳添土並擺供哭奠。俗稱“服三”,又稱“圓墳”。此後每七天祭一次(從死者去世之日起),舉家上墳哭奠,一般是從一七到七七,以五七最為隆重,兒女親友多要擺供品、香和送紙紮。紙紮多有用紙做的金山銀山、元寶、搖錢樹、馬、牛、轎、箱(櫃)、聚寶盆等。哭弔祭奠結束,紙紮全部燒掉。五七以內,兒女逢人磕頭,俗說“死了老的,頭不值錢了”,故不少人五七以內儘量少見人,以少磕頭。到死後一百天和週年忌日,死者的親屬同樣帶上供品和香、紙上墳祭奠。

祭週年,一般是三年,富裕之家尚有十週年祭,以示緬懷紀念。百天之內,死者親屬要繼續服孝(穿白鞋、帽子、衣服鑲白邊等),而且有不能理髮等忌諱。父母喪一年內不能出遠門,不參加盛宴,三年內女兒不穿紅,門上忌帖紅對聯。(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