溝通以外,不得不說的那點事兒

之前“我們天地”大體介紹了,關於溝通術的基礎邏輯和主體框架,同時,也強調了刻意練習的重要性。那具體又要怎麼去練和習呢?其實,也還不必太過著急,在此之前,我們還得再瞭解一下,做這些相應練習之前的準備,主要是思想和思維層面的,否則還真有可能消化不良,甚至走火入魔。

作為在具體練習前的思想準備,我們需要更清楚,人們在練功時,主要修煉的都是哪幾個方面?它們分別起到什麼樣的作用?若將我們人比作一架智能機器,那麼自身硬件、操作系統、應用軟件、平臺生態、外部連接,這五個方面,都決定了一架“機器”的功效、走向、能量、未來和價值

首先來說“自身硬件”,我們看似基本很難再去改變什麼,但也肯定還有繼續提升的空間,比如通過鍛鍊身體、修身養性、營養均衡、補充能量等手段,當然,在科學和醫學更發達的未來,還可以再通過另外的技術手段,去修復或升級自身硬件。不過,這也都是後話了,除非你是極其依賴身體的機能和強度而活著的人,比如說:軍人、運動員、武功大師等,否則對於普通人來說,基本能夠保持在平均線上下,也就差不多夠用了。畢竟,這終歸還是現實的世界,而非那些所謂的“穿越小說”,並沒有那麼多突然喜從天而降的“金手指”、“裝X系統”或是“超神附體”(差不多也都是指超能力的意思),所以我們還是爭取活在當下,把握和控制好自己還能夠去把握和控制的部分,就已經很好了。

當然,這只是常人的看法。如能在“尚有餘力”的情況下,堅持行善積德,也自然會不斷地提升我們自己的福報和“原始能態”——自己本原能量的層級和狀態,以更充足地供應各種不同的能量需求。這也是我們的根基,只是還需要更長時間的積蓄和沉澱,才可能會有所成效的。

溝通以外,不得不說的那點事兒

其次說到“平臺生態”,這就相當於所處的環境(原始能態)和生態位(生命層次、格局和維度),以及自己所闖出的地盤(能量的影響力)、打下的江山(能量的輻射面),這個需要根據各自的意識、能量,當然還更要一些福報和運勢,才有可能在一個適合的環境中,處於更高生命層次的生態位,再以此為基礎,創下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才更有能力去幫助更多值得幫助的人。

當然,這是屬於更多拼綜合實力、能力和運勢的部分,其實會有太多的變化和可能性,每個人也都還不一樣,都有著不同的“個體差異”,往往讓人摸不著頭腦,以至於很多所謂的“成功學”和“速成班”,也藉機想要出來各種撈錢,甚至斂財。這一切都需要在現實中,勤加修煉、借錯成長。

溝通以外,不得不說的那點事兒

然後說到“外部連接”,也就相當於圈子,以及觸角延伸。這大體上是基於每一個當下“平臺生態”的實際能量和價值,跟外界形成各種與之相對應層級的社交圈和關係網。當然,你所處的圈子,也會直接影響到你未來的發展。心理學裡則稱之為“關係”,又因此關係而建立起來的“外部支持系統”(你所可能觸及和產生互動的人、事、物,能為你所提供的幫助、支援,或是某種意義上的能量加持),它能夠成為我們自己日常的外部能量儲備,同時作為自己無助時的借力對象,甚至在某種必要時,還有可能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援助和供給,就比如:義行、募捐等慈善活動,或發債、發股等金融活動。

這裡就分為“強關係”——身邊既有的熟人圈子,還有“弱關係”——通過各種觸角延伸所形成的弱關係。只是我們往往都習慣被困於強關係圈,而由於你自己的強關係圈本身就是你所熟悉的,其能量級基本上的也都是同一個鳥樣,且上限非常明顯,所以,僅僅指望自己的強關係圈,甚至再擴大到自己的既有圈子,也都會由於其上限的關係,反制約了你自己的發展

。反而是你的弱關係,也就是你不常聯繫,甚至是你觸角延伸出去的“陌生弱關係”,才更有可能在某一個特定的時空,反過來滋養到你,因為在你“自己的世界”之外,還有更無限廣闊而豐富的世界,那本就擁有各種無限可能……

溝通以外,不得不說的那點事兒

還有就是“應用軟件”,隨時隨地都可選擇安裝,比如:知識、工具、技能,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當然這些都適用就好,過量易遭反噬,因為你學得越多,越有可能形成所謂的

“知障”(“我們天地”已反覆提及),從而一定會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你的負擔,無論是直接,還是間接的。民間有句大白話就說:“讀死書,死讀書,讀書死。”,差不多也就是表達的這個意思。其根本原因是你自身的能量和認知層級,還不足矣去駕馭它們,也就相當於這臺機器本身負載不起,又偏要長期超負荷運行,於是就離報廢不遠咯,就好比:手機上裝了太多的APP後,那你就自己等著好好欣賞它的“超慢動作表演”吧。

我們最好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和情況,在去求質的同時,逐步適當的加量(每次加多原基礎的15.87%——最優學習效率指數)。所謂的“一通百通”,就是當你對於某一個領域或方面研究得更通透的時候,就很有可能形成“跨界領悟”,因為那基本都需要同等量級的本源能量作為支持。而很多人,為什麼這也不通,那也不通,狗P都不通……那就是因為連任何一個哪怕是很細微的地方都還沒有弄通,所以才導致什麼都難通,什麼也都難懂,又還特別地自以為是,以至於有可能一輩子拖累自己的家族,甚至社會。

溝通以外,不得不說的那點事兒

最後,終於輪到之前彷彿都被落下的“操作系統”了,其實這才是我們今天要重點強調的部分。就比如說,WIN10甚至更高級的電腦操作系統,就比當初的WIN2000、WIN98,乃至於DOS這等“上古系統”,都更要好上無數倍。具體表現在於,隨著系統的不升級,其在單位時間內能處理,甚至同時處理問題的複雜性和數量,都有非常明顯的提升和優化。也就是說WIN系統能輕鬆處理的事,你DOS可能死活都折騰不動,而在WIN2000上運行吃力的一些程序,要放在WIN10上去處理,它甚至可以同時運行好幾個,甚至還可以同時夾帶另外更復雜得多的程序。當然,這裡面還有一個

必備的要素,就是更多倍能量的支持和供給。簡單來說,就是越高級的系統,特別是當它更大限度發揮其性能的時候,相對耗能就越大。這就是為什麼以前的諾基亞可以N多天都不用充電,而現在任何的智能機,其性能越高,耗電量越是明顯,經常還需要一天N充的。

這就是操作系統層級的區分,而其所對應的就是我們的思想維度和層次、思維模式和視角、思考習慣和特徵等。我們只要通過大量而有效的刻意練習,往往會在某一瞬之間,就能夠讓自己的思維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和境界,也就是所謂的“頓悟”吧。在這此所有的修煉中,性價比最高的,也是這個部分。而很多人,寧可在身體上把自己給累得半S,也都不肯對自己的思維“下手”。其中更艱難的點,除了被人類在進化中就形成懶得動腦的基因所影響之外,恐怕更在於所謂的習慣,以及拒絕對自我的否定,在內心深處首先就不願接受,更不肯去改變,那都被視同於對自己嚴重的侵犯,打死都不可以去動,那就繼續苦逼下去唄,直到真正醒悟為止。

溝通以外,不得不說的那點事兒

可嘆的是很多人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甚至這一生,都僅僅只在固有的狹小圈層內去“拼命努力”,那充其量也就只能讓自己本就熟悉的東西,以此而更加熟練的去掌握罷了,那都是以戰術上的勤奮,去掩蓋戰略上的懶惰。當然,與此同時還難以避免的伴隨著強烈的自以為是,自得意滿,甚至自大驕傲,實則滑稽而可笑得很!因為生活中的每一個困境,自己都難以憑藉著此等“表面風光”,而得到任何有效的化解。這才是此類人各種“苦難”的根源,更是所謂以上“傳統人士”的共同苦難,且都還是自找噠。這裡所說的“傳統”,並非指的工作、行業和領域,而是思想!正如:看似的“窮人”,不一定都“志短”;而“志短”,必然導致“人窮”一般。

總之呢,我們最應該去重點關注的底層修煉,一是能量和福報,二是思維層次。前者是一切的根本,而後者的性價比最高。這二者都能夠持續提升的情況下,其餘的部分的修煉,才能夠發揮出更大的效能。

更多精彩內容,盡請關注“我們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