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115」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原文】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多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个人理解】

  福德莫过于少事,祸患莫过于妄想太多。

  唯有那些因多事劳苦的人,才知道少事是一种福气;

  唯有有心地清净的人,才知道想得太多是多么祸害。

  【心得体会】

  1、林语堂说过:

  要想一整天无事,别请客;

  要想一整年无事,别盖房子;

  要想一辈子无事,别娶小老婆。

  我们的人生很多都是浪费在这些无用功上面,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并不多,无效的社交,有人说洪福好享受,清福不好享受,因为我们躁动的心一刻都不想停下来,于是被外面的境界搅闹得团团转。

  2、古往今来多少人,生活在患得患失之间,如履薄冰,胆战心惊,神经之弦绷得久久不得舒缓,懦弱多疑的心性更会出生身病。有些疾病本身就是因为多心却又怕事所致。我二姨有高血压,可是当她年龄大的时候,出现了老年痴呆症状之后,居然血压不高了,我们想想,有些疾病是不是心理因素所致?祸莫祸于多心!有位心理医生让高血压患者观想血压器上面76----116,居然效果极佳。

  3、每天妄念纷飞,心神涣散,邪念入心,刚决定一件事,又被自己另一个念头否了,经常会自己跟自己打架,纠结浮躁,“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所以想的太多,为害不浅。有句古话“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不是他火力壮,是他没有那么多顾虑。流浪汉掏垃圾箱吃东西,也没见怎么地,只是单纯些,就没有过多的葛藤。

  4、看过一篇报道,欧洲人有吃花生中毒的,我们中国人没有吃花生中毒的。花生是欧洲传入中国的,第一个尝试吃花生的人是欧洲人,在他们的基因里,有吃花生能不能中毒死亡的顾虑,导致至今还有欧洲人因为吃花生中毒身亡。中国人根本就没有这个担心,就没有这个中毒现象。心的力量,担心确实是一种诅咒。

  5、现代人都大谈心理压力,其实压力就是贪,嗔。想位子是不是再高点?想事业是不是谋化更大点?想肩负使命再重一些?可是人生有三戒,《周易·系辞下传》孔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德行欠缺却坐在高位,智力一般却要谋化大事,力量弱小却肩负重任,很少能达到目的!这三种情况是不祥的征兆。

「菜根谭115」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6、于是有人尝试走出困境,像李白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抒发情绪,苏轼“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述说苦闷。有人用酗酒方式,有人用旅游方式,有人用寻欢作乐方式来排遣压力。其实都是不明事实真相,佛说四念处观,就是四种安顿心念的处所: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世间一切暂时拥有,皆是苦、空、无常、无我,没有永恒常驻的事物值得贪恋,也没有任何东西值得我回避!一切无常皆不真实。

  7、如果有人反对,那你仔细想想,什么东西真实,你能把握住什么?年龄?健康?财富?亲情?寿命?既然只是昙花一现?既然去路相同,一切归零,又何必认真?可是我们不是在搞灰色人生,我们是积极进取的,我们各自都有如来藏常驻不坏,出生了我们的一切,通过修行,找到祂,依止祂,然后度脱自己的一切苦厄,称为解脱!

  8、我们被多心、多事所束缚,困惑于某种境界中走不出来,佛说“苦”圣谛涵盖三界,又说身心世界虚妄,可是欲证得身心世界虚妄,还是需要修行,找到真的需要修行,证明假的也需要修行!

  9、如何修行?

  第一修福,利益一切人,就是修福,对别人付出了,不但不求回报,你还要感谢他,他成就了你修福这一课!

  第二修定,能够让我们的觉知心安住在一个善净念头上,持续下去,行住坐卧中都保持这个净念,以这个定心来对应喧闹的生活,成为一切境界的主人,何尝不是一件美事?

  第三修慧,多学习正确的知见。“心有解脱”才是正常人的生活!

  10、可惜无论科技怎样进步,人性却从不曾进步,“贪嗔痴慢疑,五毒都看齐”,千百年来,这些“丑恶”都不曾消失、淡化过,至今天,面对光怪陆离的人事环境,也许恬静、淡泊、无事、少心才是最大的福气。

  11、想起周邦彦的一句词:此时情绪此时天,无事小神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