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当我和女儿看完《养家之人》之后,女儿对我说:“

妈妈,现在阿富汗年轻女孩的生活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来自于一个7岁的孩子提出的问题,她通过看动画片的形式来探索世界另一边的故事。而对于女儿的这一提问,却让我思考了许久,由心感叹,乱世中的女人真不容易。一句“女子本弱,遇事则刚”诠释了当时女性的特征品质,是一部简单而重于思考的让人感动的动画电影。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获得世界动画重头奖项安妮奖最佳独立动画长片、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等荣誉的《养家之人》,由诺拉·托梅执导,萨拉·乔德利等人配音,于2017年12月8日在加拿大上映,2019年1月11日在中国上映。豆瓣评分8.4分。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其制作团队来自爱尔兰卡通沙龙工作室(Cartoon Saloon),而这家工作室因专注手绘动画出名秉持精益求精的画风,每一帧画面都有它的独特魅力,其制作的三部动画长片有《凯尔经的秘密》、《海洋之歌》,还有这部《养家出之人》都被大家所认可。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养家之人》不同于其它两部的奇幻题材作品,它讲述的是具有话题性的现实题材。它改编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说,这本小说在全球畅销,讲述了在塔利班统治下炮火连天的阿富汗,11岁女孩帕尔瓦娜,在喀布尔拥有贫穷快乐的家,父亲无故被抓,女儿女扮男装代父养家,最终从牢房中救出父亲的故事。阿富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多政见的国家,导演想把不同的声音包裹在这部电影里,并向世人诉说阿富汗女性生存的不易和现状,向世人展示动乱中女性价值的意义,用手绘童话,传递深沉的人文关怀,从而引起大众的共鸣。

我将从本我、自我、超我的复活方式,诠释在男权社会中,展示女性价值的体现,勇敢、坚强而带有韧性的精神!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三我”: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生物本能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是无意识、非理性、非社会化和混乱无序的。它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心理社会我;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遵循现实原则,以合理的方式来满足本我的需求

超我:道德理想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内化而来,其形成是社会化的结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则。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01-本我的复活

在男权社会中,生活的压抑唤醒女性内心的灵魂,解脱现实中的束缚,寻找心中的“蝴蝶”。

影片中的女主叫帕尔瓦娜(Parvana),在古波斯语里“蝴蝶”的意思,而蝴蝶的寓意则是焕然新生,挣脱束缚、脱胎换骨。而帕尔瓦娜就像这只蝴蝶那样,小小的年纪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为了争取属于在喀布尔自己的天空,摆脱命运的安排,坚强勇敢,在战乱中成长、脱变。

在片头,我们看到,帕尔瓦娜和她的在战争中失去一条脚的父亲,因为生活无可奈何,在集市摆摊,代人写信,并摆买她从没有穿过的衣服,为求实现正常的生存。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在塔利班统治后的阿富汉,女性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在这里,女人不能读书、不能岀门,如果被发现,等待她们的将是一番毒打;如果是成年女人必须有一个成年男子陪同才能出门。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如此看来不平等的生活状态很难想像女性在这样的环境下是如何生存?这无疑是一个看似生而是死的结果,永远活在别人的魔掌当中,永无翻身之日。

在不和平的日子,一家子以为守规矩而可以换来平淡的生活,但谁知道父亲的曾经学生陷害自己而进了监狱,家里的主心骨和希望都没有了。眼看家里有一个生病的母亲,一个待嫁的姐姐,还有一个嗷嗷大哭的弟弟,现在连吃、喝都成了问题。如果再不想办法,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一条。于是,作为唯一个可以出门的她,冒着被毒打的危险,出去买食物,可是,每一个人都不愿意卖给她。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生活的残酷的真相让她明白身为家中的一份子,必须作出该有的担当。她果断地剪掉自己的秀发,女扮男装毅然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任。

诺拉·托梅在采访说道:

有时候女性的困境是非常微妙的,有时候是非常开放和公开的。通常来说,当社会出现某些严重的错误时,女性和年轻女孩都是首先遭殃。《养家之人》想要表达的,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年轻女孩的宝贵品质。

帕尔瓦娜在乱世中,找到了本我,也找到的她的那只蝴蝶。点燃了作为子女应当为自己的家在危难当作出该有反应,及本能的应答。虽然,明知前方的路充满未知数,但只要能为这个家做些什么,自己吃些苦头,又何干呢?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02-自我的复活

在“真实世界”与“故事世界”相结合,形成鲜明的主题线,与命运抗衡,实质是激发女性自我存在的价值感,传递深沉的人文关怀!

在影片中,制作团队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来展现。电影的“真实世界”背景是现实主义,除了手绘逐帧动画外,影片还有剪纸动画穿插在其中。

而“故事世界”是新奇的,团队将构图和灯光变得相当戏剧化,给人带来新鲜的体验。在故事中的故事,讲了一个叫苏莱曼的男孩,为了夺回被大象神抢走的种子,而发生了一系列的感人故事。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两个故结合起来,更能体现出帕尔瓦娜的坚强与勇敢,勇于与命运作斗争,更能表现出她的充满智慧活力的一面。从她绿色的眼神里透视出来。

绿色代表了阿富汗的文化,尤其是绿色的宝石和绿松石。在阿富汗生活着很多种族,你如果去到那里,能在街上看到各种颜色的瞳孔。

在帕尔瓦娜的心里明白,眼前的状况必须接受现实,也是一种自我复活的方式,在内心强烈地挣扎中,要活出新希望,就必须让自我价值充分的体现出来,才能打破这一僵局。

①从第一次,在混乱中的世道中以女扮男装换来期盼己久的食物,感受到如释重负的喜悦和成功感,内心充满自信和自由的向往。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当遇同为女扮男装的德利瓦,在黑暗的统治下,有挚友同行,更坚定了前进的目标,更肯定了自己的选择。

人总是会不断地成长,让生活的智慧,战胜内心的恐惧,勇敢尝试新的开始,自信的展现。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像帕尔瓦娜那样,在努力为命运的抗衡时,勇于接受尝试和挑战,向老板讨价还价,争取更多的利益,与她第一次单独出去买东西胆怯的样子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成长的证明。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②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帕尔瓦娜在做苦力的时候,遇见让父亲进监狱的帮凶,而帮凶也认识了她,帮凶准备向她发出暴力的举动时,她以弱小的身躯举起石头向帮凶砸过去,最后,带给帕尔瓦娜只有逃命。

虽然帕尔瓦娜的做法,像以卵击石一样,在没有击败对方的可能性下,还可能将自己陷入困境当中,看似愚蠢的作法却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放手一博仍有一线希望,不抗衡连跑的机会都沒有,这是自我复活的体现。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03-超我放飞的复活

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帕尔瓦娜凭着自己超我的复活,把不可能实现的东西,因为执着与不甘的追求,用尽自己的一切办法,去拯救自己的的父亲。

内心的强大源于她的原生家庭,一个做教师的父亲,一个做作家的母亲,给予她常讲故事而获得巨大的力量精,以给她最好的教育造就了强大的自己,遇到事情不能坐以待毙,而是奋勇前进,足以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在那个充满战争的黑暗中,帕尔瓦娜推着奄奄一息的父亲,背诵着父亲教给她的话,一步步、艰苦地踏上回家的路。

“在我们家乡,人才是最无价的珍宝”;

“话要说得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

“毕竟是雨水滋润花朵生长,而不是雷鸣 ”。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现实的黑暗并不能阻止勇敢的人前进,远方的路却由内心的希望和光,一直陪伴走向属于自己的天地!

现在的你我有时候也可以是帕尔瓦娜。当暴风雨来临时,像她一样沉着而坚定,危局中寻求成长、蜕变; 当感受到这人世界对女人的恶意时,像她一样以强者的姿态去还以颜色,更以不断向上的心态去实现超我,达到最理想的人生境界。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写在最后

虽然这部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7年前,“但在今天的阿富汗,那里的女孩子和孩子们所面临的情况仍然是非常可怕的,50%女孩失学,还有更多的人是文盲,大约1/4的孩子要承担养家的责任,他们的年龄5至14岁之间。”正如,在开头时,女儿提出的那个问题“现在阿富汗年轻女孩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们感恩我们身处在一个和平的年代,而不是在一个走路都担心碰到地雷、飞机时刻在头顶盘旋的恶劣环境中生存,感恩我们享受一切如好的事情,更让孩子懂得珍惜,学会珍惜,心存希望与勇敢。

《养家之人》|不同的复活方式,剖析女性乱世中的价值及自由向往


(本文所属原创首发。作者简介:用心专注,幸福坚持!我是乐评壹提,陪您探讨育儿、情感话。一个爱说、爱笑、爱运动的生活践行者!关注我@乐评壹提,共同探讨与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