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这是一首晏殊的佳作,他聪明好学,5岁就能创诗文,众人叹服,赞为“神童”。14岁时与数千考生入殿参试,运笔如飞、洋洋洒洒美文即成,受到真宗的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他为官清正廉洁,,执政勤奋为民,在诗词成就上亦是璀璨夺目。这篇《采桑子》仅仅通过四十四个字,就吐露出连绵递进的三层哀伤,伤时光、伤别离、伤想思。整首词读来曲折细腻,虽然短短四句,却好似千言万语。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伤时光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人生少年情谊里,那种羞涩紧张对未来的憧憬,无时无刻不在透露出细细的惊恐和惆怅,构成了整个青春岁月最鲜明的旋律。让人惋惜的是,对于时光来说,一切都太容易流逝而去。生离别,老病逝,世间的恩怨情仇,匆匆已过几十春秋。

人有了思想,才有了恼人的真情;真正无情的是时光,它只知道匆匆前行,且不断催人老去。每一条皱纹的出现,每一丝青丝染雪,每一次伤心别离,都是岁月无情的脚步和抽打过的印记。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对于人生来说,从没有最晚的开始,缺少的是马上行动的决心。不论我们与机遇擦肩或者失去荣辱,到了最后人只能与自己相逢,一生的归宿总是内心的安守。所以,我们又何惧岁月流逝,每一次奋起都是我们的起点,生命的价值就是明知终点,且只争朝夕。

岁月如镜,照出的是不同人的内心思绪,一生的过往也只有自己最清楚。所遇的人,所经的事,莫不是内心欲望的投射。平淡如水的人,在一片岁月里享受静好的人生,等到夕阳下暮色笼罩,能有所参悟获得透彻,或许正是岁月给我们流逝青春后的补偿。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伤离别

人生如四季,春生夏长,秋思冬藏。每一场淅沥的阴雨,都加重了离别的惆怅,这连绵无尽的分离,周而复始,从相遇相知到挥洒离开,从挚友到陌路,就像永不停歇的四季轮回。

我们一生就是经历着一场场离别,从挥别父母,到挥别亲朋或爱人,直到最后挥别这个世界。每一次挥别,都隐射着内心灵魂的伤痛。我们一生都在追逐时光,在牵挂别离,这一切真的值得吗?如果一切的尽头,都是一影水中月,我们还会奋不顾身地去爱、去努力争取吗?即使知道分离的结局,我们还会开始吗?

生命的价值给予我们答案,肯定说:会的。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哪怕每一次相逢都是离别的开始,哪怕每一次遇见都会是离散,哪怕人生奋斗过的辉煌都只是将要失去的幻影,活的有价值的人,都依然挥汗如雨,也会在相逢的别离时洒下真诚的泪滴,有了体验那才是生命的印记。

路边的长亭就是为离别而存在,相知的故人一起走过多少山水,最终回归到了长亭的原处。即便是想用醉酒来麻痹神经,也挡不住春光烂漫的侵袭,明明是伤悲的时刻,却掺杂了春天生命的喜色。这难道不是在孕育,每一次分离的开始也都是下一次的重逢?泪滴在了春天的薄衫上,春天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伤思念

梧桐树下西风吹过,一片片枯黄的叶子落下,一地的春夏绿色变成了叶子金黄的回忆。越是凉秋,越是思念。朦胧的月光里,让思念的头绪更加迷离难寻,这中间的煎熬正是岁月的成长

回忆是思念的临摹,若是因为分离太久、相隔太远、音信难寻,已无法记起模样,那就去做曾经一起做过的事,去看曾经驻留过的美景那一刻,未尝不是一种团聚。这种思念并不是一种想你的过程,我正用这份思念,证明爱你无憾。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有些事情注定被命运掌管,空留下太多思念;哪怕是梦里时分,也因牵肠挂肚,而极易惊醒过来。半夜时分,那高楼传来的鸟鸣,一声幽怨,一声落寂。远方的你,是否也在今夜无眠。人的一生,越是多情,越是难熬。每一件小事,都会激起心里波澜,就像今夜的鸟鸣。

晏殊用这首词,写下了人生最深的感叹。一份苦于牵挂,伤于别离,却流露出了参悟人生的意味。正如半夜里的雁鸣,直击睡梦中没有清醒的人。那些以前的往事,虽然如月色般朦胧,但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显得晴明。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人生暮年,我们的初心是否还依然存在,最初那个相遇的人是否还在?人老会健忘很多事情,唯独情思未曾忘却。这份情愫,即使光阴不解人心,也依然让我们梦里频惊。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读晏殊《采桑子》,看爱的思念,虽日久朦胧,却频频惊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