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貴妃害死明孝宗生母,為何孝宗即位後,沒有清算其家人

明孝宗朱佑樘的生母紀氏懷上他時,受到明憲宗寵妃萬氏的嫉妒,於是萬貴妃派宮女拿墮胎藥給紀氏喝。然而宮女不忍加害皇嗣,便謊稱紀氏只是肚裡長了個瘤子,並非懷孕。萬貴妃還是不放心,就將紀氏趕到安樂堂去住。

十月懷胎後,紀氏在安樂堂生下皇子朱佑樘,萬貴妃知道後,就派太監張敏去將皇子溺死。張敏知道皇帝至今就這一個兒子,不忍心加害於他,便悄悄將朱佑樘藏起來,讓萬貴妃怎麼都找不到。

萬貴妃害死明孝宗生母,為何孝宗即位後,沒有清算其家人

成化十一年的一天,明憲宗感嘆自己至今無子,將來皇位無人繼承,張敏聽到後,隨即向他道出實情。之後,明憲宗派人接回朱佑樘,並將其立為太子,皇太后為了保護太子,就親自撫養朱佑樘。

可是不久之後,朱佑樘的生母紀氏就突然暴斃,就連太監張敏也吞金自殺了。宮內有不少傳言,都說紀氏是被萬貴妃所害。加上當初明憲宗派人接回朱佑樘時,紀氏曾對兒子說:

"兒去,吾不得生。"

萬貴妃的嫌疑就更大了。

朱佑樘即位後,十分懷念生母紀氏,並下令尋找母親家人,可惜無果。生母當初是被萬貴妃所害,如今朱佑樘登基,理應為生母討回公道才是,可是他卻沒有清算萬貴妃,以及萬貴妃的家人,這是為什麼?

萬貴妃害死明孝宗生母,為何孝宗即位後,沒有清算其家人

或許有人會說,當時萬貴妃已經去世,所以明孝宗便沒有追究。可是萬貴妃不在,那些萬貴妃的黨羽,以及她的親人還在。謀害皇嗣的罪名不小,就算萬貴妃已經去世,她的家人也會受到牽連。

然而事實卻是,明孝宗不但沒有追究萬貴妃的黨羽,也沒有清算其家人。大臣彈劾萬貴妃的幾個兄弟,他們出於害怕就主動請辭了,明孝宗除了同意之外,並未多加追究。

明憲宗有個寵臣叫萬安,早年因為巴結萬貴妃,從而上位。明孝宗即位後,群臣紛紛彈劾萬貴妃的家人,萬安就站出來說:

"我久不與萬氏往來矣。"

最後明孝宗也沒有治他的罪。

萬貴妃害死明孝宗生母,為何孝宗即位後,沒有清算其家人

為什麼明孝宗會對萬貴妃如此仁慈呢?或許有的人會說,紀氏到底是不是萬貴妃害死的,還存在疑問,有可能她是自殺的,或是真的得了急病。

但首先來說,如果她是得了急病,那麼她就不會對兒子說"兒去,吾不得生"了。這就證明紀氏知道,兒子此次被接走,她就會面臨危險,而朝中誰視她如眼中釘呢?自然是萬貴妃。

其次就算不是萬貴妃親自派人害死紀氏,而是紀氏自盡的,可她之所以會這樣做,也是出於害怕遭到萬貴妃毒手。所以說來說去,紀氏之死,萬貴妃都脫不了干係。既然如此,朱佑樘為何還對她如此仁慈?

萬貴妃害死明孝宗生母,為何孝宗即位後,沒有清算其家人

明孝宗是明朝中期難得的勤勉皇帝,在後世也頗受讚譽。他即位後勤勉執政,並不像父親那樣不召見朝臣,他不僅開早朝,還開午朝,只要有空,就會和大臣商討國事。不過也因為這一點,讓他忽略了對太子朱厚照的教育。

明孝宗整日操心著國事,導致疲勞過度,英年早逝。儘管如此,他仍然讓明朝出現了"弘治中興"。朱國楨就曾這樣評價他:

"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萬貴妃害死明孝宗生母,為何孝宗即位後,沒有清算其家人

當初有人彈劾萬安時,史書也是記載:

"孝宗仁厚,亦置不問,安、吉得無事。"

由此可見,明孝宗是個寬容仁厚的皇帝。如果他即位之後,為了替生母報仇,而大肆對萬貴妃一黨進行打擊報復,那麼就不是他了。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前面提到的,紀氏是不是真被萬貴妃所害,還存在一個疑問。明孝宗作為一個仁厚之人,絕對不會在無確鑿證據的情況下,就對某人進行打擊報復,如果這樣做,也不是那個寬容仁厚的明孝宗了。

萬貴妃害死明孝宗生母,為何孝宗即位後,沒有清算其家人

正因為明孝宗的勵精圖治、寬容仁慈,才讓他在後世中有如此高的評價。加上他真正做到了一夫一妻,這更讓他吸粉無數。所以《明史》才會這樣評價他:

"明有天下,傳世十六,太祖、成祖而外,可稱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

(參考文獻《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