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最近,有網友問小懂,紫砂壺中的朱泥、小紅泥與大紅袍有哪些不同?


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陶都紫砂泥,根據其色彩的區別被世人分為三類:紫泥、綠泥和紅泥。


紅泥是紫砂燒成後,外觀色澤呈紅色的一類陶土。宜興陶土中有一種叫做嫩泥的礦料,嫩泥礦層的底部,有一種堅質礦石,明代周高起《陽羨茗壺系》說它“未觸風日之石骨也,陶之乃變硃砂色”,說的就是紅泥礦。


紅泥中包含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泥。


朱泥


朱泥,是紫砂紅泥類泥料中的精品。


宜興朱泥有主要幾個泥礦:分別為黃龍山朱泥,小煤窯朱泥,趙莊朱泥。


明清時期,朱泥沒有單獨名稱,屬於紅泥的範疇。到民國時期,《陽羨砂壺圖考》才有了“朱泥”的說法。


上世紀90年代,收藏界將紅泥中色澤鮮豔、品質好的紅泥精品稱為朱泥壺,此後,才逐漸有了紅泥和朱泥的區別。


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朱泥的收縮率遠高於一般的紅泥,普通紅泥的收縮率約為13%,而朱泥收縮率可達25%。


由於朱泥收縮率較大,燒造過程中極易變形,加上古時候窯溫不好控制,所以,壺體表面容易出現褶皺,甚至有“無皺不成朱”的說法。但是,隨著現代工藝水平的提高,不大會出現此種情況。


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朱泥燒成以後,外觀光潔明亮,色澤紅中帶黃,但更偏紅一些,以手敲擊,有鏗鏘的金屬聲。


更為神奇的是,如果用沸水衝淋朱泥壺,壺色會瞬間加深,等熱水倒完,很快就會恢復原色。


小紅泥


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小紅泥”是不加他料的嫩泥,摸上去手感光滑細膩,好像肥皂粉一樣,按一下會留下指紋痕跡,可見質地鬆軟。


小紅泥和朱泥相比,製作難度比朱泥略低,燒製成品的小紅泥色澤紅中帶黃,更偏黃一些,摸上去也是光滑溫潤。


大紅袍


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如果說朱泥是紅泥中的精品,那麼大紅袍則是朱泥中的極品。


朱泥大紅袍的特點可概括為三個字:少、難、奇。


一是礦料稀少,原礦大紅袍只零星散落於朱泥礦層中,通常在一個礦層的幾方土中也難以挑選幾兩,而且其外形似泥核,所以有“泥中核”之稱。


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二難 ,是說其製作難。


由於大紅袍粘性好,製作時泥料容易粘工具 ,而且其收縮率比朱泥更高,可達30%,所以成品率極低,製作難度也比朱泥和小紅泥更大。


大紅袍相較於一般的朱泥壺,色澤深紅鮮亮,表面更光潔。不過,大紅袍不是一開始就很鮮豔的,通常燒成後呈暗紅色,經過長期泡養後,會越發明亮。


紫砂裡的朱泥、小紅泥、大紅袍,有什麼區別?


三奇,是說朱泥大紅袍效果奇特。雖然它屬於朱泥,但和一般朱泥相比,透氣性更好。而且大紅袍使用初期,壺面會有水珠滲出,經過一段時間的養壺,形成包漿後,水珠就會逐漸停止滲出。從泡茶效果來看,目前為止,尚且沒有超越大紅袍泥料的作品。


如果你被一大堆泥料弄暈了頭,只需記住以下更為直觀的對比:


製作難度上:大紅袍>朱泥>小紅泥;


色澤上:朱泥壺紅中帶黃,更偏紅一點;小紅泥成壺色澤也是紅中帶黃,但更偏黃一些;大紅袍是深紅鮮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