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治理有哪些失敗之處?

~唯の噯倪~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規律一面,從降生、生長、鼎盛、衰落、滅亡,任何一項事物都是按照這個規律發展的,明朝作為一個朝代,也是符合這個規律特徵的。

關於明朝為何滅亡,我總結有以下幾點:

1.黨爭:

明朝末年的黨爭很厲害,閹黨、東林黨、齊黨、楚黨、浙黨紛爭不已,各黨派林立,攻擊對方,搞得朝政烏煙瘴氣。

2.皇帝:

崇禎本人雖然勵精圖治,但是他治理國家的才能卻略顯一般。他性子太急,在位17年中換了一撥又一撥的大臣,結果怎樣?仍然無法駕馭那些大臣。在這裡先不說他殺袁崇煥是對是錯,就單單說說他清除魏忠賢這件事。如果魏忠賢沒有被剷除,我估計明朝還能延續下去,魏忠賢駕馭文官的能力在明朝眾臣中是絕無僅有的。魏忠賢一死,崇禎只能是自己獨自面對那些紛爭不已的大臣。最後在遷都與不遷都的問題上,崇禎犯了他那猶豫不決但又愛面子的老毛病,最終只有魂斷煤山。

3.抗倭援朝戰爭

萬曆時期的抗倭援朝戰爭打了7年,結果打敗了日本,讓日本龜縮在自己的小島子裡二百多年沒敢露頭。這場戰爭儘管打得漂亮,但是也直接的影響到了明朝的軍事以及經濟發展。遼東軍的參與也間接的影響到了東北局勢,努爾哈赤趁機做大,為日後的明清戰爭埋下了伏筆。

4.小冰河時期

明朝遭遇了影響極大的小冰河期,氣溫很低,而且氣溫最低的階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這段時間,氣溫驟然下降到了千年以來的最低點,萬年以來的次低點,在百萬年也是最低的6、7個極度寒冷的時期之一。崇禎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時期之中段,整個氣溫回暖是在明朝滅亡以後的1650年左右。極度寒冷的時期驟然加劇,糧食產量驟然下降,這對於一個人口龐大的帝國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了明朝全國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後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三輔,並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這樣長時間和高密度的災害極度削弱了明朝的國力,到了1619年整個小冰河期中氣溫最為寒冷的時期整整肆虐了20餘年,這時發生了薩爾滸之戰,以火器軍械為主要戰力的明軍被迫在糧草和裝備都匱乏,且訓練並不足備的情況下和後金軍開戰,更為不幸的是此戰中的三個分戰場上,明朝軍隊的數量都不如後金軍,後金軍以其機動性取得了每每數倍於明軍的優勢兵力,戰鬥的結果可想而知。

5.同時與農民軍和清軍作戰

萬曆皇帝雖然怠政,白天不上朝。但是您知道他晚上在幹什麼嗎?他晚上在批摺子。他再混蛋也知道理朝政。你首先要理解“上朝”的職能是什麼,就是每天和大臣見一個面,有事討論,無事散會,有隆重的禮儀成分,沒有太多實質意義。比如,嘉靖皇帝長期住在玉熙宮辦公,跟在紫禁城聽朝會,不都一樣?大事他沒有不知道的。萬曆皇帝是常年不見大臣,主要大事他還是要決策,萬曆“三大徵”,他一樣得調度指揮,就是其人個性有些執拗,想聽的就聽,不愛聽的他懶得聽。有批評說,萬曆倦怠,導致朝廷中大量職官無人擔任,但是他自己有種說法,覺得要這麼多官員也沒用,不是不知道缺官,而是他故意的。其實,那些不怎麼參與日常政務的皇帝都明白,朝廷制度相對完善,祖宗成法俱在,官員各司其職,國家機器一樣能運轉正常,其實不用他們每天忙著下命令。反倒是寬鬆的環境,使得社會出現了活潑開放的局面。



大木子的生活


鍾愛歷史,尤其喜歡明朝的文化建築器物,我大概算得上是半個明粉。但即便在半個明粉的我看來,也覺得老朱家二百七十六年治天下,進取心不及隋唐、開明處不及兩宋,還是存在著許許多多不足之處的。

其中有一點,算得上特別失敗。藉著這個問題,就聊聊明朝這最大的一個坑吧。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明朝第一坑:傾天下之力以養朱家後代子孫

這個坑,是開國皇帝朱元璋自己留下的,朱元璋和出身世家的趙匡胤不一樣,他骨子裡還是個農民,出身非常窮苦、極度缺乏安全感的底層農民。當了天下一人的皇上,他遵循的仍然是農民的心疼孩子方式。不是給朱家子孫最廣博的教育,多樣的人生選擇,積極健康向上的訓導。而是讓他們都當中國最大的地主,極度富足,除了太子之後,其他嚴格管束,不可以出來做事。

就這樣,朱家堂而皇之地變成了豬家,而且不事生產,全要喝百姓血汗的豬。朱元璋把兒子封了24個王,全國好的地方都給佔滿了,讓他們享盡人間榮華。

這在初期還罷了,人還少,洪武年間,老朱家擁有親王郡王將軍等爵位的人不過49位。

但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經過不斷的生息繁衍,朱家人呈幾何級數的增長,二百年後,這個數字已然發展到近三萬人(28924人),增長了五百倍。

而除了有爵位的,整個朱姓皇族人口,在正德年間(公元1506年至公元1521年)總計達到了10萬人,七十多年後的萬曆初年(公元1595年)增加到15.7萬人,三十年後(公元1620年)已突破60萬人(數據摘自《神宗實錄》)

但天下還是那個天下,生產之力是有限的,哪裡來那麼多的祿米銀兩供他們奢靡!

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潤上書:天下財賦,歲供京師米四百萬石,而各藩祿歲至八百五十三萬石。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萬三千石,而宗室祿米五百四萬石。即無災傷蠲免,歲輸亦不足供祿米之半。年復一年,愈加蕃衍,勢窮弊極,將何以支?

這些人過著窮奢極欲的日子,即便整個大明人口一億計算,舉天下之力來為朱元璋養這六十萬萬子子孫孫,包括他們的外圍,也是越來越養不動了。加上小冰河時期天下災禍,這些人已經成了眾矢之的,萬惡源頭。所以李自成攻破洛陽,上演一出殘忍的福祿宴故事,有人拍手稱快,也不是毫無道理的。

而且,朱家之訓,外面子孫不準科考,不準經營操持買賣(賤業),不許涉政,也就是說,佔有最大社會資源的這些人不但極度耗費,激起社會矛盾,對社會貢獻微乎其微幾近於無。

在明末的風雲變幻中,藩王們也成了眾矢之的,被宰割的對象,中間唯三個有些見識作為,一個是在在音樂方面做出貢獻的,一個是協助地方死守開封的周王,一個是崇禎朝積極北上勤王,然後被宗廟懲罰的隆武帝。

明朝問題還有很多,但這一個,無疑才是最大的坑!


竹史鐵驪


這個問題問得有點大,造成明朝衰敗的原因有很多,特別是到了明朝末期,朝廷腐敗,朝政混亂,暴露出來的弊病層出不窮,可以說明朝治理失敗的地方太多了。但要說明朝治理最失敗的地方,個人覺得應該是明朝的賦稅制度。

明朝的賦稅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病,明朝末年國庫空虛,連軍餉都發不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其賦稅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同時明朝賦稅制度的弊病也間接造成了貧富差距加劇,地主階層大肆侵吞平民百姓土地,失地農民越來越多,這也是明末農民起義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終李自成帶著他的農民軍攻破北京城,逼得崇禎皇帝在煤山自盡,成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大明不是明白人,自然也有有識之士看到了明朝賦稅制度上的弊病,所以張居正才會推出“一條鞭法”,一條鞭法的施行改變了明朝混亂、嚴重不均的賦稅制度,減輕了農民不合理的賦稅負擔,限制了底層官吏的貪汙舞弊行為,取得的效果也是十分明顯的,張居正主政推行“一條鞭法”期間,大明國庫充盈,財政狀況明顯好轉,可以說是大明朝最富裕的時期。可惜的是因為“一條鞭法”觸動了地主集團的利益,所以在張居正倒臺後不久,“一條鞭法”很快就被廢止了。

平心而論,明朝賦稅其實不算重,至少還算不得苛政,它最大的弊病在於嚴重不均,明朝為了表達對知識分子的重視,規定有功名的士子可以不納賦稅,這就給了人鑽空子的機會,地主們把名下的土地“託寄”在有功名的士子名下,從而逃避賦稅,這就等於把負擔轉移到了底層的貧苦百姓身上,也加劇了貧富差距,百姓交不起賦稅,只能低價變賣田產,地主趁機傾吞貧困百姓田地,失地農民越來越多,朝廷能夠徵收的賦稅卻越來越少,國庫自然就空虛了。

明朝賦稅制度最不合理的地方就在農業稅和商業稅徵收上,本來經商肯定是比務農要富裕的,可是明朝的農業稅卻比商業稅要重得多,這說起來根子還在明太祖朱元璋身上,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所以他十分重視農業,一心想要重農抑商,就制定了明朝奇葩的賦稅制度,不徵商業稅,因為朱元璋認為徵收商業稅就等於承認了商人的地位,而且無商不奸,徵收商業稅的話,無良的商人一定會把商業稅轉嫁到農民頭上,加重農民的負擔。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結果卻是富得流油的商人不用納稅,窮得吃不上飯的農民卻得承擔起國家運轉的賦稅重擔。

誰都不知道這不合理,為什麼沒人提出要徵商業稅呢?因為掌握朝政的文官集團代表了富商巨賈的利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東林黨,東林黨本身就是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政治集團,而江南正是明朝商業高度發達的地區,所以他們打著“不與民爭利”的旗號反對徵收商業稅,也就沒讀過幾天書的魏忠賢不吃這一套,非要徵商業稅,東林黨就和他死掐起來了,也將明朝的黨爭推向白熱化,這中間的是非對錯我們暫且不論(過段時間我專門發個帖子來分析魏忠賢和東林黨的功過是非),但有一點不爭的事實是,魏忠賢掌權期間,明朝的財政還沒有崩潰,軍餉能夠按時供應,建奴也一直過不了山海關。

綜上所述,我覺得不合理的賦稅制度是明朝治理最失敗的地方,也是導致明朝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