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治理有哪些失败之处?

~唯の嗳倪~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一面,从降生、生长、鼎盛、衰落、灭亡,任何一项事物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发展的,明朝作为一个朝代,也是符合这个规律特征的。

关于明朝为何灭亡,我总结有以下几点:

1.党争:

明朝末年的党争很厉害,阉党、东林党、齐党、楚党、浙党纷争不已,各党派林立,攻击对方,搞得朝政乌烟瘴气。

2.皇帝:

崇祯本人虽然励精图治,但是他治理国家的才能却略显一般。他性子太急,在位17年中换了一拨又一拨的大臣,结果怎样?仍然无法驾驭那些大臣。在这里先不说他杀袁崇焕是对是错,就单单说说他清除魏忠贤这件事。如果魏忠贤没有被铲除,我估计明朝还能延续下去,魏忠贤驾驭文官的能力在明朝众臣中是绝无仅有的。魏忠贤一死,崇祯只能是自己独自面对那些纷争不已的大臣。最后在迁都与不迁都的问题上,崇祯犯了他那犹豫不决但又爱面子的老毛病,最终只有魂断煤山。

3.抗倭援朝战争

万历时期的抗倭援朝战争打了7年,结果打败了日本,让日本龟缩在自己的小岛子里二百多年没敢露头。这场战争尽管打得漂亮,但是也直接的影响到了明朝的军事以及经济发展。辽东军的参与也间接的影响到了东北局势,努尔哈赤趁机做大,为日后的明清战争埋下了伏笔。

4.小冰河时期

明朝遭遇了影响极大的小冰河期,气温很低,而且气温最低的阶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1600年至1644年。这段时间,气温骤然下降到了千年以来的最低点,万年以来的次低点,在百万年也是最低的6、7个极度寒冷的时期之一。崇祯即位的1628年正好是最寒冷的一段时期之中段,整个气温回暖是在明朝灭亡以后的1650年左右。极度寒冷的时期骤然加剧,粮食产量骤然下降,这对于一个人口庞大的帝国来说是致命的打击。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区域普遍南移,这导致了明朝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这样长时间和高密度的灾害极度削弱了明朝的国力,到了1619年整个小冰河期中气温最为寒冷的时期整整肆虐了20余年,这时发生了萨尔浒之战,以火器军械为主要战力的明军被迫在粮草和装备都匮乏,且训练并不足备的情况下和后金军开战,更为不幸的是此战中的三个分战场上,明朝军队的数量都不如后金军,后金军以其机动性取得了每每数倍于明军的优势兵力,战斗的结果可想而知。

5.同时与农民军和清军作战

万历皇帝虽然怠政,白天不上朝。但是您知道他晚上在干什么吗?他晚上在批折子。他再混蛋也知道理朝政。你首先要理解“上朝”的职能是什么,就是每天和大臣见一个面,有事讨论,无事散会,有隆重的礼仪成分,没有太多实质意义。比如,嘉靖皇帝长期住在玉熙宫办公,跟在紫禁城听朝会,不都一样?大事他没有不知道的。万历皇帝是常年不见大臣,主要大事他还是要决策,万历“三大征”,他一样得调度指挥,就是其人个性有些执拗,想听的就听,不爱听的他懒得听。有批评说,万历倦怠,导致朝廷中大量职官无人担任,但是他自己有种说法,觉得要这么多官员也没用,不是不知道缺官,而是他故意的。其实,那些不怎么参与日常政务的皇帝都明白,朝廷制度相对完善,祖宗成法俱在,官员各司其职,国家机器一样能运转正常,其实不用他们每天忙着下命令。反倒是宽松的环境,使得社会出现了活泼开放的局面。



大木子的生活


钟爱历史,尤其喜欢明朝的文化建筑器物,我大概算得上是半个明粉。但即便在半个明粉的我看来,也觉得老朱家二百七十六年治天下,进取心不及隋唐、开明处不及两宋,还是存在着许许多多不足之处的。

其中有一点,算得上特别失败。借着这个问题,就聊聊明朝这最大的一个坑吧。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明朝第一坑:倾天下之力以养朱家后代子孙

这个坑,是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己留下的,朱元璋和出身世家的赵匡胤不一样,他骨子里还是个农民,出身非常穷苦、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底层农民。当了天下一人的皇上,他遵循的仍然是农民的心疼孩子方式。不是给朱家子孙最广博的教育,多样的人生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训导。而是让他们都当中国最大的地主,极度富足,除了太子之后,其他严格管束,不可以出来做事。

就这样,朱家堂而皇之地变成了猪家,而且不事生产,全要喝百姓血汗的猪。朱元璋把儿子封了24个王,全国好的地方都给占满了,让他们享尽人间荣华。

这在初期还罢了,人还少,洪武年间,老朱家拥有亲王郡王将军等爵位的人不过49位。

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经过不断的生息繁衍,朱家人呈几何级数的增长,二百年后,这个数字已然发展到近三万人(28924人),增长了五百倍。

而除了有爵位的,整个朱姓皇族人口,在正德年间(公元1506年至公元1521年)总计达到了10万人,七十多年后的万历初年(公元1595年)增加到15.7万人,三十年后(公元1620年)已突破60万人(数据摘自《神宗实录》)

但天下还是那个天下,生产之力是有限的,哪里来那么多的禄米银两供他们奢靡!

嘉靖四十一年御史林润上书:天下财赋,岁供京师米四百万石,而各藩禄岁至八百五十三万石。山西、河南存留米二百三十六万三千石,而宗室禄米五百四万石。即无灾伤蠲免,岁输亦不足供禄米之半。年复一年,愈加蕃衍,势穷弊极,将何以支?

这些人过着穷奢极欲的日子,即便整个大明人口一亿计算,举天下之力来为朱元璋养这六十万万子子孙孙,包括他们的外围,也是越来越养不动了。加上小冰河时期天下灾祸,这些人已经成了众矢之的,万恶源头。所以李自成攻破洛阳,上演一出残忍的福禄宴故事,有人拍手称快,也不是毫无道理的。

而且,朱家之训,外面子孙不准科考,不准经营操持买卖(贱业),不许涉政,也就是说,占有最大社会资源的这些人不但极度耗费,激起社会矛盾,对社会贡献微乎其微几近于无。

在明末的风云变幻中,藩王们也成了众矢之的,被宰割的对象,中间唯三个有些见识作为,一个是在在音乐方面做出贡献的,一个是协助地方死守开封的周王,一个是崇祯朝积极北上勤王,然后被宗庙惩罚的隆武帝。

明朝问题还有很多,但这一个,无疑才是最大的坑!


竹史铁骊


这个问题问得有点大,造成明朝衰败的原因有很多,特别是到了明朝末期,朝廷腐败,朝政混乱,暴露出来的弊病层出不穷,可以说明朝治理失败的地方太多了。但要说明朝治理最失败的地方,个人觉得应该是明朝的赋税制度。

明朝的赋税制度存在很大的弊病,明朝末年国库空虚,连军饷都发不出,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其赋税制度不合理造成的。同时明朝赋税制度的弊病也间接造成了贫富差距加剧,地主阶层大肆侵吞平民百姓土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最终李自成带着他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在煤山自尽,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掘墓人。

大明不是明白人,自然也有有识之士看到了明朝赋税制度上的弊病,所以张居正才会推出“一条鞭法”,一条鞭法的施行改变了明朝混乱、严重不均的赋税制度,减轻了农民不合理的赋税负担,限制了底层官吏的贪污舞弊行为,取得的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张居正主政推行“一条鞭法”期间,大明国库充盈,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可以说是大明朝最富裕的时期。可惜的是因为“一条鞭法”触动了地主集团的利益,所以在张居正倒台后不久,“一条鞭法”很快就被废止了。

平心而论,明朝赋税其实不算重,至少还算不得苛政,它最大的弊病在于严重不均,明朝为了表达对知识分子的重视,规定有功名的士子可以不纳赋税,这就给了人钻空子的机会,地主们把名下的土地“托寄”在有功名的士子名下,从而逃避赋税,这就等于把负担转移到了底层的贫苦百姓身上,也加剧了贫富差距,百姓交不起赋税,只能低价变卖田产,地主趁机倾吞贫困百姓田地,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朝廷能够征收的赋税却越来越少,国库自然就空虚了。

明朝赋税制度最不合理的地方就在农业税和商业税征收上,本来经商肯定是比务农要富裕的,可是明朝的农业税却比商业税要重得多,这说起来根子还在明太祖朱元璋身上,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所以他十分重视农业,一心想要重农抑商,就制定了明朝奇葩的赋税制度,不征商业税,因为朱元璋认为征收商业税就等于承认了商人的地位,而且无商不奸,征收商业税的话,无良的商人一定会把商业税转嫁到农民头上,加重农民的负担。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结果却是富得流油的商人不用纳税,穷得吃不上饭的农民却得承担起国家运转的赋税重担。

谁都不知道这不合理,为什么没人提出要征商业税呢?因为掌握朝政的文官集团代表了富商巨贾的利益,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东林党,东林党本身就是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政治集团,而江南正是明朝商业高度发达的地区,所以他们打着“不与民争利”的旗号反对征收商业税,也就没读过几天书的魏忠贤不吃这一套,非要征商业税,东林党就和他死掐起来了,也将明朝的党争推向白热化,这中间的是非对错我们暂且不论(过段时间我专门发个帖子来分析魏忠贤和东林党的功过是非),但有一点不争的事实是,魏忠贤掌权期间,明朝的财政还没有崩溃,军饷能够按时供应,建奴也一直过不了山海关。

综上所述,我觉得不合理的赋税制度是明朝治理最失败的地方,也是导致明朝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