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雲:“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您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文化內涵?

三國演義的智慧


君子志在行道!

古人有詩: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就提示我們,天下芸芸眾生要太平生活,是何等的不容易!

任何人,尤其是有德行修養的君子,更應該以天下為己任!

心懷天下!

問題是怎樣做呢?

范仲淹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就是將人民大眾的福祉和苦惱、困難,真正的裝在心裡面,用奮鬥為天下的老百姓謀幸福,謀發展,謀太平。

作者不是以個人的享樂和幸福為幸福和目標,而是以天下人的幸福為幸福,這是大情懷!

大情懷與小情懷矛盾嗎?

不!

小情懷要統一於大情懷!


三國演義的智慧


天下安人興,

百姓富裕丁,

為國一輩子,

晚年富樂成。


煥芹5


怎麼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的文化內涵?非常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岳陽樓記》中這句話包括全文我可以說非常熟悉,原文及其釋義都比較瞭解,因此不想參考任何資料來回答這個問題。

筆者認為,要回答這個問題關鍵是要先明白“文化閃涵"的涵義。

文化內涵包涵哪些方面呢?大致可以表述為:廣泛的知識並能將其活學活用、及其內在的精神、修養等。

文化的內涵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學和科學技術、語言和文學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文化內涵泛指國家、民族、企業、家庭或個人在一定時期形成的思想、理念、行為、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內容,這個就不詳談了

下面就談一談怎麼理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化涵,這句話從字義上來講很好理解,

其基本釋義: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但是這句看似平凡的話包涵了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因此我想從歷史的角度及當今社會這二個大的方面來解讀這句話。

一:從歷史的角度解讀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來源於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所作的散文《岳陽樓記》

要理解原文中這句話的意思及文化內涵,必須瞭解這句話的前因後果。因此我節選《岳陽樓記》中有關的一小段來加以解讀。

附原文: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附釋解:唉!我曾經探求古時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人的心情,這是為什麼呢?(是由於)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的高位上做官時,就為百姓擔憂;在江湖上不做官時,就為國君擔憂。這樣來說在朝廷做官也擔憂,在僻遠的江湖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他們什麼時候才會感到快樂呢?他們一定會說:“在天下人憂之前先憂,在天下人樂之後才樂”。唉!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從上述原文中,可以看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句話,在當時的歷史時期,古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含有忠君為民,憂君憂民之意,其引伸義:為官者(作者當時的身份)應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前途、命運分愁擔憂,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力。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偉大的胸襟膽魄。

二:從當今社會來解讀

今天,我們對這句話有了全新 的認識。其意義更是進一步昇華,這就是:為了全人類的解放,為了共產主義的實現,我們的政黨,每一個華夏兒女,,都要有先天下之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這更是每一個共產黨人應有的高尚品德。無數革命先烈先憂天下,不圖享受,為此撒熱血, 拋頭顱,,撒熱血 前仆後繼,,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勝利,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應該先憂後樂。

現在,我們偉大的祖國正處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黨和政府以及所有國民,都應該樹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以上是個人解讀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文化內涵,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大家閱讀後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