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兩級法院去年審結1478件知識產權案

為迎接第20個世界知識產權宣傳日,積極推進以“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文化建設,4月21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2019年知識產權審判的基本情況及典型案例。

據悉,2019年,瀋陽市兩級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1636件,審結1478件,同比分別增長10.69%和26.54%。瀋陽中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417件,審結316件,其中專利案件佔全部知識產權案件的44.84%,著作權案件佔22.06%,商標案件佔17.99%,不正當競爭案件佔3.84%。同時,瀋陽中院認真執行國家層面知識產權案件上訴審理機制,受理可上訴至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的涉技術類知識產權案件138件,審結97件,指定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管轄瀋陽地區標的額300萬元以下的一般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全年共受理案件1219件,審結1162件。

2019年,瀋陽地區的知識產權案件呈現出以下特點:案件量總體呈增長趨勢,基層法院增速明顯,兩級法院共受理知識產權一審案件同比增加3.60%,基層法院受理案件同比增長28.99%;系列案件佔比較大,去年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人民法院共受理5件以上的系列案件26批932件,佔全部知識產權案件的78.7%;侵權主體多為小超市、小商鋪等個體經營者,營業場所較分散、不固定,侵權形式多樣化,存在送達難、舉證難問題;商標糾紛案件中,“搭便車”“打擦邊球”案件較多,侵權手段更加隱蔽,對商標近似的判定更加困難。

記者瞭解到,去年,瀋陽兩級法院推出4項加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舉措:完善知識產權侵權損害賠償制度,參考權利類別、技術含量、設計研發成本、市場許可情況等因素,對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進行綜合考量,依法提高知識產權侵權賠償額度。完善技術事實查明體系,制定實施了《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技術調查官選任和管理辦法》《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技術調查官參與知識產權案件訴訟活動的辦法》,選任技術調查官5名,提升了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案件繁簡分流機制,為當事人節約時間成本,指定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法院選取侵害商標權案件、侵害作品放映權等案件適用快審機制,案件平均結案時間為40至50天,辦案時限縮短一半;指導瀋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法院制定《訴前調解操作規程(試行)》《知識產權特邀調解工作規則(試行)》,由人民調解員對部分知識產權案件進行訴前調解,知識產權案件調撤率達75.5%,同比提升12.5個百分點;發揮知識產權保護對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積極作用,為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提高區域經濟競爭力提供司法保障。

下一步,瀋陽中院將在前期發佈涉疫情防控系列法律問題解答的基礎上,開展知識產權案件庭審直播、集中宣判等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