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一箭三雕",一輪魚雷齊射干掉三艦

1942年8月7日至1943年2月9日,美日雙方圍繞瓜達爾卡納爾島展開激烈爭奪,日軍為了阻止美國的海上支援,在瓜島東南海域集中了15艘潛艇,組成兩條攔截線,準備伏擊美軍特混艦隊和護航運輸隊。其中,日本"伊19"號潛艇在1942年9月15日,上演了一次"一箭三雕"的好戲,創造了一輪魚雷齊射擊沉一艘航母和一艘驅逐艦,重創一艘戰列艦的輝煌戰績,而當時只是中佐的艇長木梨鷹一也因此被破格提拔為少將。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日本潛艇發現美國艦隊,"伊-19"號接近航母后齊射6枚魚雷

時間回到1942年9月13日,日軍偵察機發現,在圖拉吉島東南300多海里處,有美軍特混艦隊活動。於是,日本指揮部命令第一潛艇部隊的9艘"伊一五型"潛艇前出至聖克里斯托巴爾島東南約150海里處,務必在9月14日凌晨2時前展開代號為K的巡邏線,截擊美軍艦隊。"伊一五型"潛艇是二戰時期日軍裝備最多的潛艇,又名巡潛乙型,其艇首安裝有6具魚雷發射管。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日本"伊一五型"潛艇結構圖

1942年9月15日,美國"黃蜂"號航空母艦和"大黃蜂"號航空母艦以及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組成的兩支特混艦隊,護送9艘運輸船駛向瓜島方向。兩艘航空母艦相距約5-6海里間隔,航速16節。為防止日本潛艇攻擊,均展開曲折運動航行。而此時日本的已經抵達位置,並按照伊-33、伊-17、伊-15、伊-19、伊-26、伊-21、伊-24、伊-31、伊-9的順序自東向西展開。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日軍潛艇伏擊位置

日本時間9時10分,1架日軍偵察機發現了美軍運輸船隊。

9時15分,擔負巡邏任務的"黃蜂"號航母觸動巡邏戰鬥機,將日軍偵察機擊落。

9時50分,日本伊-19號潛艇用聲吶聽到了美軍船隊航行的噪音信號。

10時50分,日本伊-19號潛艇在8海里處發現美軍航母編隊,艇長木梨鷹一中佐決定實施攻擊。

11時20分,美國"黃蜂"號航母為了更換警戒飛機,轉向東南方向迎風航行,並起飛新一批警戒飛機,同時收回此前執行巡邏任務的飛機。此後20分鐘內,8架F4F和18架SBD陸續升空,而此前巡邏的8架F4F和3架SBD依次降落。

11時44分,美國"黃蜂"號艦長雷斯特·謝爾曼上校下令右轉,準備恢復西北航向。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伊-19"號潛艇攻擊示意圖

11時45分,美軍艦隊的再次轉向,使得"伊-19"號的攻擊陣位更加有利,艇長木梨鷹一果斷下令潛艇右轉,切入航母航線,佔據發射陣位。"伊-19"號在未被發現的情況下,悄悄靠近到了距離"黃蜂"號航母900米處,隨後對準"黃蜂"號航空母艦一次齊射了6枚魚雷。完成攻擊後,木梨鷹一立即命令下潛到大深度,逃避美軍特混艦隊的攻擊。

6枚魚雷命中五枚,三艘美軍戰艦被擊中

"伊-19"號潛艇魚雷發射艙的6枚魚雷,以3秒時間間隔,從右至左順序射出,直奔"黃蜂"號航空母艦。然而誰也沒有料到的是,這一輪齊射竟然出現了讓人意想不到的結果。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伊-19"號潛艇艇長木梨鷹一

此時,"黃蜂"號的艦首剛剛右偏,右舷瞭望哨突然報警,"右舷橫方向發現魚雷3枚",謝爾曼上校驪姬下令右滿舵進行規避,然而由於日軍潛艇乃是近距離發射,此時的"黃蜂"號已經是避無可避。

"伊-19"號一共發射了六枚魚雷,那麼除了擊中"黃蜂號"的三枚魚雷外,其餘三枚又去了哪裡呢?事實上,擊中"黃蜂號"的是第三、四、五枚魚雷,其餘三枚魚雷則沒能命中航母,與"黃蜂"號擦肩而過後射向了遠方。九五式魚雷在49節高速時的射程為9000米,在45節低速時則高達12000米,而"伊-19"號發射的正是低速魚雷,而其他三枚魚雷的目標,正是遠在萬米之外的"大黃蜂"號航母編隊。其中,第一枚魚雷在距離1.1萬米處的驅逐艦"奧布賴恩"號尾部1-2米駛過,沒有擊中任何目標;第二枚魚雷則直接命中"奧布賴恩"號;第六枚魚雷則命中了1.2萬米處的"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黃蜂"號航母

1、"黃蜂"號航母:直接沉沒。隨著三聲巨大的爆炸聲響起,"黃蜂"號消防系統被摧毀,導致損管人員無法控制火勢,隨後火焰導致燃油艙起火,此後彈藥庫也發生殉爆,戰艦開始不受控制,並傾斜10至15度。謝爾曼艦長於12時20分不得不下令棄艦,全艦官兵2000餘人被周圍驅逐艦救起。營救完畢後,因"黃蜂"號還在海面漂浮,為了避免被日軍俘獲,特混艦隊司令下令驅逐艦用魚雷將其徹底擊沉。全艦約2500名艦員中有193人陣亡,366人受傷,該艦當時在空中的26架飛機中除1架外均在"大黃蜂"號上降落,有45架飛機隨艦沉沒。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奧布賴恩"號被命中後的艦首

2、"奧布賴恩"號驅逐艦:內傷發作斷成兩截。該艦被魚雷命中艦首,因而船身損傷倒是不大,也沒有引起火災。在經過簡單的搶修之後,該艦於13時脫離艦隊,以15節的航速駛向聖埃斯皮裡圖島,接受修理艦的維修,至於損傷的艦首則只有回到本土才能更換了。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艘看似只是受了輕傷的戰艦,其實在魚雷爆炸中引起了不易察覺的艦體結構損傷,已經不再適合遠洋航行。然而由於沒有及時發現,這艘戰艦在此後一個月內又航行了3000海里,直接導致損傷加重。10月中旬,就在"奧布賴恩"號前往舊金山途中,艦體於10月19日清晨6時突然斷裂。斷成兩截的艦體就此沉入海底,所幸營救及時,無人喪生。這艘因內傷發作而亡的驅逐艦也成為伊-19的擊沉戰績。

海戰史上的奇蹟,日軍潛艇

"北卡羅來納"號船身被炸開的大洞

3、"北卡羅來納"號戰列艦:重傷返航。被魚雷命中後,艦體直接被撕開了一個長9.6米、高5.4米的大洞,瞬間便有多達970噸海水湧入艦內,艦體左傾5.5度,直接造成5人喪生,20人負傷。為了避免殉爆,"北卡羅來納"號艦長下令向前部彈藥庫注水,同時通過反向注水扶正艦體。幸好"北卡羅來納"號是皮糙肉厚的戰列艦,在被魚雷重創後依然能夠加速到25節,向新喀里多尼亞返航,但在此後兩個月內人們不會在前線看到這艘新銳戰艦的身影。

​毋庸置疑,木梨鷹一少佐指揮伊-19創造了世界海戰史上最成功的單次魚雷攻擊,六發五中,擊沉航母、驅逐艦各1艘,重創戰列艦1艘,堪稱奇蹟。日軍為表彰艇長木梨鷹一的戰績,將其由中佐破格晉升為海軍少將。在此之後,"伊-19"號潛艇參加了太平洋戰爭中的多次作戰。1944 年2月,在吉爾伯特群島海戰中,"伊-19"號被美艦擊沉。木梨鷹一海軍少將也於1944年7月在馬里亞納海戰中被擊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