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高考改革了!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2020屆高考生迎來了一項新的招生改革政策,取消所有奧數培訓班、取消所有文化考試冠軍加分,加強全面發展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考範疇。

教育部文件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做了以下規定:

綜合素質評價內容包括學業水平、藝術素養、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和社會實踐5項。其中藝術素養:重點是在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書法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興趣特長,參加藝術活動的成果等。

這告訴我們,藝術學科對於孩子來說,已經不是興趣那麼簡單,它已經是必修課!

教育部在《關於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政策,其中就包括要將藝術課程納入必修課範疇,要求藝術課程課時不低於總課時的9%。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2020年53所高校已率先響應藝術類特長加分政策

為什麼學藝術要上升到“必修課”的高度?

天下沒有不喜歡畫畫的孩子,我們就以畫畫舉例。我們已經看到過不少明星曬出自己孩子的佳作。例如張藝謀的小女兒、王菲的女兒李嫣,李湘的女兒王詩齡等等。這些功成名就的導演、歌星、主持都很支持孩子學畫畫,為什麼?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李湘、田亮女兒

許多心理學家和教育家都認為,畫畫有利於發展孩子的智力,使孩子變得聰明起來,許多事實也證明大多數愛好畫畫的孩子比不愛畫畫的孩子智力相對高。這是因為在畫畫的過程中,孩子要觀察、記憶、思維,更重要是想象力。

很多著名的科學家、醫生都是繪畫高手。我例如國現在著名的植物學家曾孝濂科學成就非凡,但同時也被稱為中國植物畫第一人。再例如達芬奇,他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名震千古,很少人知道,他還被人們稱為古生物學、植物學和建築學之父。為什麼達芬奇有如此大的成就?因為他具有“ 天才的好奇心”和“極富創造力的想象力”。

繪畫最開發孩子的想象力。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科學家敏銳的觀察力和較高的智力,和他們的繪畫造詣息息相關。著名的教育家迪斯特·韋赫指出:

畫一個小時所獲得的的東西,比看九個小時獲得的東西還多。

當他把學到的東西畫下來,就已經是一種很好的知識內化的過程。想一下去年很火的浙大學霸最美筆記,那一張張像藝術作品一樣的筆記,就是他們學習的秘密!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3-6歲的孩子,如何培養藝術細胞?

直接送去藝術班?不。中央美院一位碩士在知乎上提到的觀點我非常認同:孩子早期畫畫不是教出來的,是養出來的。

什麼是學畫畫?孩子學畫畫老師教。教畫畫教什麼?就是一些畫畫的技能、知識和方法。但是,很多父母發現,孩子自從上了繪畫班,回到家卻不怎麼畫畫了,明明以前都是抓著筆就開始亂塗亂畫就不放。為什麼呢?

因為,自從上了繪畫班,“這個孩子畫得好”,“那個孩子畫得不好”,“我的孩子的確沒有什麼藝術天賦”……各種評價、比較向孩子撲面而來,一比較,孩子就緊張,一緊張就不敢畫了!

另外還有:“上了那麼久的繪畫班,果然畫得不錯”,“上了那麼久的繪畫班,就老師指導的時候漂亮,回家還是畫成這樣,浪費錢!”聽到這些話,孩子很有壓力,更加不敢畫了。從此孩子走上了一條,與大多數孩子一樣的道路——與藝術訣別。

其實,6歲以前,孩子畫畫主要是一種自我的表達,很多時候就是語言的代替品。也就是說,孩子在6歲之前,他們畫畫是一種自發的活動,這種自發的行為,如果被不適當的干預或者介入太多,孩子反而會不敢表達。

6歲之後,孩子的智力各方面比較成熟了,也更能理解老師說的“技巧”,到時候再學畫畫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那6歲前的孩子,不用教,也不用學,那就讓他自由發展?

一位中央美院的碩士的建議是:幼兒階段,孩子繪畫發展是養出來的!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幼兒藝術細胞是養出來的

怎麼養?

1、傾聽和鼓勵。

上文也說過,繪畫是孩子的“表達方式”之一,是孩子的一種語言,那麼,父母去傾聽就非常的重要。怎麼聽?要注意2點,首先,不批評。很多父母對幼兒畫畫最大的誤區是,以技術的好壞去評判孩子的藝術能力。現在很多品鑑能力很高的畫商,收藏家,他們繪畫能力不咋的,但藝術品位就很好,難道他們就沒有藝術能力嗎?

繪畫主要的能力是想象力,和感受他人的能力。幼兒時期,正是不斷積累這種想象力和感受力的時期。到了學技術的年齡,各種所見所聞、情感、想象累計起來,通過技術輸出,就會達到很好的效果。

我們“聽孩子畫畫”,聽什麼呢?聽他們畫裡的故事,感受他們的想象力。 只要你多聽,孩子找到了“fans”,創作的衝動就會滔滔不絕。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女兒5歲作品

上面這幅畫是女兒5歲的時候的作品,她是這樣描述他的畫的:這是一個動物的快樂城堡,裡面放著它們最喜歡吃的食物,你看,牆上我都用食物來裝飾。然後他們正在開生日會,坐在一起,吃很高很高的蛋糕。

大家看到這幅畫是覺得“畫得還不錯”是不是?那麼你簡直不敢相信,下面這幅畫是她最近畫的。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6歲繪畫日記

這是她的繪畫日記,每天她都花5分鐘畫一幅小畫,很醜,但是內容卻異常豐富:很久都沒有參加盛會會了,今天我畫了狗狗的生日會,我給它準備了骨頭大餐(她的日記中,我們家養了一條金毛,但實際沒有),妹妹好瘋狂,爬過去搶禮物,到處都飄著綵帶,我們開心地跳舞。

簡單的幾筆,雖然醜,但是她畫的東西卻更多了,已貼近生活,又充滿了想象。

2、工具和環境

我家二寶10個月就開始抓畫筆了,我唯一要做的,就是買無毒的、容易清洗的畫筆,然後盯著她不讓她吃。我買的鞋櫃,一開始就不選木的,還要全白,方便孩子用白板筆在上面畫畫。現在,鞋櫃已經被孩子“翻新”了好幾回。

工具方面,我女兒也試過了很多,包括水彩、水粉、馬克筆、蠟筆、油畫棒,但她同時也喜歡用布、彩紙、樹葉、橡皮泥。女兒還特別喜歡囤點快遞的箱子,方便她做成各種城堡、狗屋和——恐龍。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2個孩子在鞋櫃隨意畫畫

3、多看經典

多看經典的意義估計不用贅述。例如想提高孩子寫字水平,最好是臨摹柳宗元、王羲之等大師作品;寫作能力提高,也是閱讀經典,就算6個月的小寶寶,媽媽買繪本都是“某某大師,某某獲獎經典作品”之類。

所以,繪畫也是,重點不是讓孩子臨摹(你也可以試試,但基本上孩子會自行創作另一幅。)而是培養孩子的藝術品味。

很多教育家說到培養孩子藝術細胞的時候,都建議多帶孩子看畫展。這當然好,但是執行性對於小白父母來說真的比較低。例如一次畫展小孩加父母,一般就超過300-500塊了,然後孩子大概裡面待1小時。最主要是,父母不會欣賞啊,也不會和孩子“聊畫”,感覺錢花得好心疼。

而另一個有效的替補方案是——看繪本。

我一個朋友是一名美術老師,她向我推薦了《你好,藝術!》一共13冊的兒童繪本,

它涵蓋梵高、莫奈、畢加索、雷諾阿、盧梭等13名大師的作品,包含 50座知名博物館的165幅經典畫作,十分適合幼小兒童的藝術啟蒙!#母嬰好物推薦#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你好,藝術!》一共13冊

這是日本小學館鎮社之寶,4歲小小孩也能聽懂的繪畫名著作品集,已經在日本暢銷27年。在2020年,終於引進了中國,成為很多學藝術的家庭“一直等待的書”。

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因為這繪本切入的視角,總是那麼接地氣!例如介紹梵高的時候,書本是這樣說的:

線條這麼有力,色彩這樣耀眼,梵高把心中的力量全都畫了出來。梵高之前的畫家,可從沒這樣畫過!心中的力量在翻轉,轉得梵高把眼中的景物都畫成了彩色的旋渦!轉! 轉! 轉! 轉! 轉! 轉! 天空、月亮、太陽、樹木、道路、田園都變成了光環。轉! 轉! 轉! 不停地轉。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梵高內頁

連我這種比較小白的家長,也會被瞬間抓住!喜歡用光的莫奈,又是怎麼介紹的呢?

太陽的心情會影響大自然的色彩!海洋、天空、高山和小河,池塘、樹木和花朵,全跟著太陽時時改變著色彩。為了畫下千變萬化的景色,莫奈玩起追逐太陽的遊戲。莫奈和太陽是很要好的朋友呢!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莫奈內頁

這本繪本的互動性還很強,不斷地鼓勵孩子畫一畫,塗一塗。例如讓孩子重新為梵高的房間塗上新的顏色。又例如盧梭畫的很多植物,都是憑印象虛構的,就鼓勵孩子回到前面的畫,找出這些漂亮的植物。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找樹葉遊戲

美術類的畫冊,一般來說因為紙質、印刷要求等原因都非常貴,一本畫冊一般都要幾百元。而這一套書,原價198,我去某東看過,100減50,這個套書沒有在做活動!

現在頭條的4月讀書節有團購,109元就可以買到一套,非常實惠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我知道前幾天因為銷售得快,下架了一次。現在又上架了,如果買不到的朋友,可以等幾天可以再試試。

喜歡的媽媽直接點擊下面商品卡,就可以買到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