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5週年 | 前海蛇口:五年實現“六大跨越”

“廣東自貿試驗區將積極為前海創造更好的發展條件、爭取更多的改革開放自主權、提供更豐富的政策支持,

全方位助力前海在投資便利化、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法治建設、人才管理改革、體制機制和黨的建設等領域實現深化改革、強化創新,促進前海在新起點上不斷取得新突破、在新徵程上不斷取得新進展。”廣東省商務廳黨組成員、省自貿辦副主任馬行裕在前海表示。

自貿區5週年 | 前海蛇口:五年實現“六大跨越”

自貿區5週年系列報道

4月27日上午,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舉行“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設立五週年建設情況介紹會”,集中總結前海五年來敢闖敢試、先行先試所取得的發展成就。會上發佈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五週年建設情況,五年來,前海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風險防控為底線、以可複製可推廣為要求,在片區經濟、制度創新、外資外貿、深港合作、營商環境、新城建設等六個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深圳海關、深圳市稅務局,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市市場監管局,前海法院等單位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設立五週年來主要改革成果。

五年實現“六大跨越”

資料顯示,五年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堅持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風險防控為底線、以可複製可推廣為要求,先行先試、邊行邊試、合作共試,呈現出強大的經濟韌性和發展活力,實現了“六大跨越”:

一是片區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註冊企業增加值從2015年的1019億元躍升至2019年的2566.65億元,增長了1.5倍,稅收收入從174億元增長至525億元,增長了2倍。二是制度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520項,在全國複製推廣50項,粵港澳大灣區複製推廣5項,全省複製推廣69項,全市複製推廣165項。三是外資外貿實現跨越式發展,實際利用外資規模從2015年的22.3億美元擴大至2019年的41.6億美元,增長86.5%,外貿進出口總額從5734億擴大至8721.9億元,增長52.1%。四是深港合作實現跨越式發展,註冊港企數量從2015年的2313家增加至2019年底的12102家,增長了4.2倍,註冊資本達1.3萬億元五是營商環境實現跨越式發展,普華永道評估顯示,前海過去三年模擬營商環境排名從全球第51位、第31位持續上升至第22位。
六是新城建設實現跨越式發展,固定資產投資從300億規模擴大至超過500億,累計建成市政道路59條,建成200棟建築,覆綠面積達200萬平方米。

前海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今年一季度,前海蛇口自貿片區主要經濟指標整體好於預期,跑贏大勢,其中稅收貢獻同比增長6%;實際利用外資實現正增長0.2%,佔全市50.9%;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3.1%,其中前海灣保稅港區逆勢增長77.5%,為全省全市穩外貿、穩外資等貢獻了前海力量。

據悉,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前海合作區成立10週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掛牌5週年,前海開發開放迎來新的歷史機遇,站在全新的歷史起點上。下一步,前海將繼續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綱要,以先行示範區建設為總牽引、總要求,不斷豐富拓展“前海模式”,持續打造最濃縮最精華的核心引擎,為把廣東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合作示範區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為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交上一份優異答卷。

自貿區5週年 | 前海蛇口:五年實現“六大跨越”

不斷拓展“前海模式”

據介紹,五年來,前海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探索形成並不斷拓展“前海模式”。主要經驗做法體現在十個方面:

一是構建高標準接軌國際的投資管理體系;二是探索貿易自由化舉措;三是探索粵港澳合作新模式;四是打造金融開放創新體系;五是打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示範區;六是構建事中事後監管體系;七是打造特色產業發展模式;八是建設宜居宜業、綠色智慧的城市新中心;九是構建服務內地、面向世界的輻射帶動新格局;十是打造自貿試驗區黨建新模式。

營商環境持續提升

會上發佈了《前海蛇口自貿片區2019年度營商環境評估報告》及最具企業獲得感的十大標誌性制度創新成果。

其中,普華永道選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標體系,對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營商環境便利度進行了評估。2019年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營商環境便利度得分為79.8,如作為一個獨立經濟體參與排名,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22位,比2018年的31位提升9位。評估認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總體營商環境優越、亮點突出、企業獲得感強。

為突出改革的企業獲得感,前海組織開展了對五年來在前海落地的改革創新舉措的評選,評選出最具企業獲得感的十大標誌性制度創新成果。分別是率先推出企業開辦“一窗通”升級版、創立總部企業認定“動態評估”機制、建設國際數據專用通道營造優質信息通信環境、打造“MCC前海”新物流模式、實施“中國前海”船籍港國際船舶登記制度、推出自貿試驗區外匯業務創新組合拳、科技驅動前海跨境電商支付創新突破、依託“信易+”打造“信用惠企”產品體系、構建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爭議解決機制、企業及人才商務備案管理服務創新。

入選的這10項制度創新成果,涵蓋了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事中事後監管、法治創新和人才改革等主要領域,緊密把握企業相關訴求,精準解決企業痛點問題,在企業獲得感方面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系列重大項目簽約

會上舉行了一系列重大項目簽約活動。其中:

1、軟銀(中國)項目:打造軟銀(中國)科創產業投資中心

前海管理局與軟銀(中國)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軟銀(中國)將以前海為總部,打造軟銀(中國)科創產業投資中心,引入日本軟銀願景母基金約300億人民幣以及軟銀商學院(中國)中央研究院,打造軟銀(中國)智能產業生態圈。

2、大唐智慧能源項目:打造面向全國的智慧能源新業態產業基地

前海管理局與中國大唐集團智慧能源產業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大唐智慧能源將以前海為總部打造面向全國的智慧能源新業態產業基地,並在並前海率先推進高效供能和智慧用能。

3、中集海工項目:開展資產證券化、債券融資等試點

前海管理局與深圳中集海工投資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深圳中集海工將在前海繼續推進核心裝備供給和服務支持;並在資產證券化、債權融資、跨境資金池、融資租賃、要素交易等方面展開試點。

4、雙胞胎集團項目:落戶供應鏈金融中心、全球採購中心等系列平臺項目

前海管理局與雙胞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胞胎集團將在前海落戶食品及養殖運營中心、供應鏈金融中心、信息與技術中心、全球採購中心、研發試驗中心、人力資源管理培訓中心等一系列平臺項目。

5、與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理委員會與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雙方將在“一帶一路”、協同創新、產業發展、重點項目推進、支持企業“走出去”、加強交流及信息共享等領域深化互利合作。

6、與中國移動共建“前海5G+智慧綜合保稅區”

前海管理局與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共建“前海5G+智慧綜合保稅區”戰略合作協議簽約儀式,雙方將積極推進智慧港等重大項目建設。

7、設立“前海自貿創新投資基金”,以打造服務全國自貿片區的綜合金融平臺

會議舉行“前海自貿創新投資基金”合作協議簽署儀式,該基金由前海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與中予資本投資有限公司、中金前海發展(深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華夏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發起設立。基金首期30億元,將依託全國自貿片區創新聯盟,重點投資於戰略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優勢產業轉型升級、產業園區和基礎設施建設等優勢產業。

8、前海科控與弘暉資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前海科創投控股有限公司與江蘇弘暉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儀式,雙方將引導在前海落地不少於20家行業領先企業,並探討設立產業基金,打造生命健康前沿技術產業集聚園區。


前海傳媒 出品

撰稿人 黃海琳

編輯 吳 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