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維度發力 央企打出穩增長組合拳

“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繼續保持戰時狀態,在動態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提高各項防控工作針對性、有效性的同時,實施硬核舉措,堅決遏制效益下滑的勢頭,儘快實現穩定增長。” 國資委黨委委員、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近日的新聞發佈會上,如是介紹下一步的工作指向。

此前三天,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國務院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郝鵬代表國資委與中央企業負責人簽訂了2020年度經營業績責任書。

方向明、目標定,唯有奮進落實。千方百計拓市場,一批工程項目加速推進;多措並舉深挖潛,打響提質增效攻堅戰;加快升級補短板,加大新興產業佈局;按照三年行動方案要求深化改革,激發企業動力……近日來,眾多央企已紛紛行動起來,穩增長“施工圖”浮出水面。

拓市場 一批工程項目加速推進

首要是千方百計拓市場。彭華崗提出,要鞏固開拓國內市場,加快現有項目建設和訂單生產的進度,力爭合同交付不延期,把握疫情緩解以後恢復性增長的機遇,積極響應國家擴大內需的戰略安排,主動對接地方投資建設需求,有效對沖疫情造成的損失。

在4月22日的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一季度經濟活動分析會上,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介紹說,公司主動對接國家“新基建”投資,98個續建項目全部復工,一季度計劃新開工項目實現應開盡開。“二季度是十分重要的窗口期,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極為關鍵。”他提出,要堅定不移大力發展新能源,加快大型能源基地建設步伐,積極推動煤電清潔高效利用。

兵器裝備集團也對下一階段主要工作做了安排部署,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徐平明確,要咬定全年目標任務不放鬆,統籌推進復工復產和科研生產經營改革各項工作。圍繞協同、暢通與循環,確保產業鏈與供應鏈安全,短期的應急要有可靠措施,長期的替代要有可行方案。

南方電網雲貴互聯通道工程直流線路全線貫通,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17.75億元中標海南省南渡江邁灣水利樞紐工程主體工程,中國化學工程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氫能產業首個環保項目開工、南航開通客機(不載客)貨運專用航班……4月以來,中央企業生產經營步伐加速邁進。

在鞏固開拓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做好國際化經營也至關重要。彭華崗表示,要“一國一策”、“一企一策”,抓好“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實施和推進,努力保障境外項目、企業經營活動正常開展,如期履約。

當地時間4月21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組織在法國舉辦杜瓦底座移交儀式。至此,由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克服了重重困難,按期開展杜瓦底座接收及吊裝準備工作,為“人造太陽”核心設備後續安裝工作全面開展創造有利條件。這是中國向核能高端市場邁出的實質性步伐,將為我國深度參與聚變國際合作、自主設計建造未來中國聚變堆奠定堅實基礎。

4月22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與卡塔爾石油公司在中國北京、上海及卡塔爾多哈三地以“雲簽約”方式聯合簽署“中國船舶-卡塔爾石油液化天然氣(LNG)船建造項目”協議,所涉訂單總金額超過200億元人民幣。這是卡塔爾天然氣項目首批訂單,也是中國船舶企業迄今承接的金額最大的造船出口訂單。

據國資委宣傳局局長夏慶豐介紹,近三年來,央企每年海外投資金額都超過3000億元人民幣,涉及基礎設施建設、能源資源開發、產能合作、技術研發、工程投資等諸多領域,未來要進一步做好國際化經營,不斷鞏固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

深挖潛 多措並舉提質增效

其次是多措並舉深挖潛。“加大降本節支增效的力度,實施全員、全要素、全過程的成本管控,更加突出管理降本、技術降本,大幅度降低運行成本。”彭華崗稱。

4月24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油”)瞭解到,我國南海西部油田全面打響提質增效攻堅戰。潿洲6-8油田曾一度戴著“低效油田”的帽子,科研人員經多專業聯合、多方面排查,成功找到限制油田發展的“瓶頸”,取得了兩口井新發現百萬方儲量的良好效果。油田克服多個技術難題,最大程度提升鑽井效率,兩口井得以高效完鑽,節約鑽井費用900多萬元。

中國海油董事長汪東進表示,面對突發疫情、油價暴跌的嚴峻考驗,中國海油大力開展開源節流、降本增效等工作,全面深入推進發揮成本管控優勢,力克低油價給生產經營帶來的不利影響,堅決打贏低油價下生存和發展攻堅戰。

中國電子旗下振華微電子提高微電路模塊生產線SMT工序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費用;建設微組裝智能製造生產線,預計今年年中完成,並在下半年實現批量厚膜混合集成電路產品的上線生產,提高產品生產效率及質量一致性、可靠性,從而降低微組裝生產的人工成本,提高微組裝生產合格率,達到節能增效的目的。

“抓好增收節支、降本增效、用足政策,切實提高經濟效益。” 徐平強調。兵器裝備集團湖南江濱機器(集團)有限公司組織開展“降本挖潛、提質增效、從我做起”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各單位申報降本增效項目33項。

保利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念沙也在部署下一步工作時明確,重點要強化業務協同,抱團取暖。各板塊要深挖協同潛力,暢通資源流動,強化業務協同,提升產業競爭力,形成發展合力,實現商機共享、優勢互補、互利多贏、融合發展。

按照要求,中央企業還要加大低效無效資產處置力度,加快不具備競爭優勢,缺乏發展潛力的非主業、非優勢業務的剝離,抓好無效資產、低效資產的處置,加快清理低效、無效參股的股權。要加大虧損企業的治理力度,在完成“處僵治困”收尾工作基礎上,深化虧損上市公司的治理,努力完成重點虧損子企業專項治理任務,堅決止住出血點、消滅虧損源。

上市公司國電電力在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會議材料中介紹2020年工作安排時提出,紮實推進重點虧損企業專項治理。從市場營銷、成本管控等7個維度30項指標入手,逐家單位“問診把脈”,深入分析虧損原因,找準治虧著力點,“對症下藥”、一企一策制定治虧工作方案,細化落實治虧目標和工作措施,確保完成年度治虧目標,力爭莊河、邯鄲、克拉瑪依3家火電企業實現扭虧,虧損新能源場站全部盈利。加快推進“處僵治困”。做好寧夏太陽能、宣威公司破產後續工作。

舒印彪明確,中國華能二季度要重點做好持續深化提質增效,積極開拓市場,突出抓好降本節支,精細化推進資本運作。持續深化內部改革,提升現代企業治理能力,大力推進“處僵治困”,主動順應電力體制改革。

補短板 加大新興產業佈局

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問題,國資委還要求中央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優化產品服務,切實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夏慶豐表示,國資委將指導中央企業加大在物聯網、工業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的佈局,加大在生命科學、遠程醫療、醫藥健康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加快促進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同傳統制造業的深度融合。

近日,兵器裝備集團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量產型汽車在重慶完成自動駕駛測試,標誌著中國汽車真正從“駕駛輔助”進入到“自動駕駛”的新時代。截至目前該公司已掌握200餘項智能化核心技術,70餘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搭載,其中21項以上為國內首發。

下一步,兵器裝備集團將投資10億元建設L4級無人駕駛平臺,計劃2025年完成,建成後主要生產L1—L4級智能駕駛汽車,預計可實現年產值40億元。

舒印彪指出,中國華能要重點持續深化科技創新,不斷完善科技創新佈局,進一步完善創新體制機制,持續推動技術向現實生產力轉化。

“研判行業形勢,推進業務轉型升級。要加快傳統業務改造升級,推進現有業務與智能化、信息化和網絡化的深度融合。”徐念沙也強調。

新興際華集團董秘劉其先介紹說,疫情衝擊會倒逼新興際華推進產品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比如,以3502、3543為代表的企業已經啟動10萬級無菌車間建設,加上收購的海南海藥等企業,企業的醫療健康產業佈局將進一步完善,“未來我們的產業結構會由現在的軍、民兩用向軍用、民用、醫用三大方向展開。”

中國鐵建黨委書記、董事長陳奮健判斷稱,疫情過後,中央和各地政府將進一步加大基建投資和醫療、醫藥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智能製造、新基建、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將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為此,中國鐵建一方面要緊盯疫情暴露出公共衛生設施、鄉村振興、城市運營管理等薄弱環節需要儘快加強帶來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要緊盯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和新產業、新業務投資補短板力度拉動經濟發展可能帶來的市場機遇,獲取更多優質項目,謀求更大發展。

強動力 三年行動方案審批中

“按照將要實施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的要求,主動改革、大膽改革、務實改革,更多地推出能夠激發企業活力、提高運營效率的改革舉措,以改革對沖疫情的影響。”彭華崗在介紹硬核舉措時表示,要深化改革強動力。

據透露,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已經形成了初步方案,目前正在履行審批程序。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提出要加快出臺。

今年,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加快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穩妥分層分類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優化國有資本佈局、推動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等七大改革重點領域發力。

《經濟參考報》記者注意到,4月以來,國資國企改革加速推進。繼“雙百行動”、“綜改試驗”後,又一國企改革專項工程——百戶科技型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專項行動啟動。

按照計劃,200餘戶改革創新緊迫性較強的國有科技型企業,將在切實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堅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前提下,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進一步推動深化市場化改革,重點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場化選人用人、強化激勵約束等方面探索創新、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國有科技型企業改革樣板和自主創新尖兵,在此基礎上覆制推廣成功經驗。

4月22日,彭華崗赴中國五礦所屬的科技型企業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調研時指出,作為國家首批轉制科研院所企業,中冶京誠要抓住“科改示範行動”有利契機,將深化市場化改革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有機融合,在重點難點問題上率先取得實質性突破,充分激發各類人才的活力動力。當前重點是進一步優化完善改革方案,並以紮實作風狠抓改革方案的落實落地,爭取早日取得顯著成效,為更多科技型企業提供有益示範。

作為國企改革的突破口,混改也是加速推進。徐平提出,兵器裝備集團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抓好國家混改試點為突破口確保改革落地見效。

自2017年宣佈將引入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在內的多位戰略投資者,中國聯通成為第一家中央企業集團層面的混改試點企業。目前,在順利完成“混”的任務同時,中國聯通縱深推動“改”的攻堅,全面啟動大市場統籌運營組織體系改革。

“國資委和中央企業將咬定目標,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克服困難,迎難而上,盡最大可能挽回損失,爭取實現最好的工作成績。”彭華崗稱。(記者 王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