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必看!四個維度幫老闆解決員工績效管理問題

導讀:

績效一直都是各企業非常重視的問題,但是傳統的績效管理通常只對每個員工的績效感興趣,而對個人績效與企業整體績效之間的考量較少。

這就容易導致兩種問題:儘管單個員工的工作統效得到了提升,然而對整個團隊和企業來講績效卻在原地踏步;企業對戰略佈局和方向進行了調整。然而企業依舊用原來的已經過時的績效考核及管理制度對員工進行管理

老闆必看!四個維度幫老闆解決員工績效管理問題

於是,員工個人績效和企業整體績效是脫節的,企業的戰略方向和目標在員工身上得不到應有的體現。這樣的脫節對企業進行績效管理是極為不利的,企業往往花費了特別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抓績效,但效果卻依舊不盡人意。

老闆必看!四個維度幫老闆解決員工績效管理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企業需要實現全面績效管理。這種管理植根於企業的戰略目標,採用“平衡記分卡”的設計思想,在財務、客戶、內部流程、學習成長這些方面把企業的戰略目標分解成一個個的小目標,讓每一個員工都有一個基於企業戰略目標的方向。這種績效管理方式將企業的戰略目標逐步向下傳遞,把員工的個人納效和企業的整體績效真實地結合外一起,讓企業的績效管理更科學。

老闆必看!四個維度幫老闆解決員工績效管理問題

全績效管理從4個維度出發:

1、財務維度:

它是指當我們做績效管理,需要給企業股東呈現什麼?給予什麼回報!

財務維度的指標可以顯示出企業經營的戰略的實施和執行是否正為最終的經營結果的改善作出貢獻。而企業的經營結果,正是企業的生存之本!企業中應人人為經營結果而負責,企業才能存活!企業才有意義!

那麼通常的財務維度指標有哪些呢?

主要有:

1、企業(或個人)的利潤額/率

2、企業(或個人)的銷售額/率

3、企業(或個人)的毛利額/率

4、企業(或個人)的產量

5、企業(或個人)的回款率等,直接輸出企業經營成果的指標

所以,在企業績效管理中,財務性指標通常的分配佔比都會在60%左右,具體的佔比根據崗位性質與指標的配合度而設定。

2、客戶維度:

它是指企業的經營,應該要給客戶帶來怎樣的呈現。企業在實現了業績倍增,利潤倍增的情況下,我們是否關注了客戶的體驗。(百度正是因為過度的衝刺業績而忽略了做客戶的體驗,而失去了用戶的支持)

所以想要企業全方面健康的發展與經營。在做全績效管理中,客戶維度是不能被忽略的。

那麼常見的客戶維度考核指標有哪些呢?

主要有:

1、客戶滿意度

2、客戶投訴次數/率

3、客戶問題單位處理時間等。

問題來了,公司的經營,一般只有一線部門會接觸公司客戶,那麼二線服務部門如何做客戶維度考核呢?

建議:

一線部門客戶維度指向公司直接客戶。二線服務部門客戶維度指向內部客戶,也就是內部服務對象。

沒有客戶,企業該如何經營?

所以一套完善的全績效管理,客戶維度的指標要求,不能被忽略。但指標的權重佔比,相對會偏低。主要針對企業現狀做好衡量。

客戶維度指標,在結果上或多或少會有存在主觀條件影響。公司在做客戶維度指標時,需要做好檢視機制。杜絕惡意影響考核結果!

老闆必看!四個維度幫老闆解決員工績效管理問題

3、內控維度:

它是指的是通過改善企業內部運營管控,來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我們知道,企業經營效益主要取決於外控與內控。外控通常指的是外部因素,比如市場因素,經濟因素,行情影響等。而內控因素取決與企業的內部流程管理。在經濟不景氣的環境下,企業想保住利潤空間,只有做好內控管理。

那麼常見的內控維度考核指標有哪些呢?

主要有:

人創績效

成本管控

損耗管理

產品貨期管理

產品退貨管理

項目進展管理等。

企業在做內控維度管理中,通常比較關注人創績效與成本管控。當然,每家企業在做績效管理時,都應該從自身的問題導向出發。設定自己的對應指標。通常內控指標一般佔 20%-30%左右。

謹記:企業經營,兩條腿走路。一條做好市場銷售,另一條要做好企業內控。經常遇到部分老闆,為了最大速度的擴充市場,結果企業內控沒有做好,匹配不了市場需求,反而容易使企業陷入困境之中。

4、員工維度:

它是指為實現企業更好的經營發展,企業該如何讓員工與企業的發展步驟相匹配。員工管理需要如何改善!

我們明白,企業的經營離不開人。任何管理,都是圍繞著人的管理。在我們從財務、客戶、內控的三個維度管理,體現了不同的呈現對象。

所以,如何讓企業穩定發展,提高人效,我們也需要從人員管理下好功夫。那麼常見的員工學習成長維度考核指標有哪些呢?

主要有:

1、員工流失率

2、核心人才保有率

3、培訓規劃

4、人才優選完成率

5、員工滿意度等

......

老闆必看!四個維度幫老闆解決員工績效管理問題

在我接觸的眾多企業,涉及較多的主要是 員工流失率與培訓計劃。針對不同企業的問題現象,來設定考核指標。

在過往的管理常態思維中,很多高管並沒有意識到所管理的員工流失問題,往往將其歸咎到人事部門或公司,這是不可取的。作為部門負責人,理應對此負責。當員工流失與部門負責人績效相掛鉤時,管理者便會更加用心對待下屬,減少公司的人員流動成本!

很多企業的培訓文化並沒有做起來。企業要發展,員工就要成長。而管理者需要發揮下屬的最大效益,就應該重視員工的培訓學習。培養更多的人才,從而提升企業人效!

總結:

管理是被動的,激勵是主動的。管理是別人要求的,激勵是自己要求的。人性的特點是不喜歡為別人做事,卻願意為自己做事。如果一個管理者還是把過去幾十年的管理方法來管理現代的員工,那隻會把員工管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穩定性不強,那企業老闆一定要先反思自己,別一味指責別人。

沒有利益的趨同,就沒有思維的統一!!別因為工資設計的不合理,而喪失員工心甘情願為你拼命的機會,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老闆必看!四個維度幫老闆解決員工績效管理問題


分享是一種美德,希望每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也期待你的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