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丹村”的名字與銅川市藥王孫思邈的關聯

北京市豐臺區西南四環,豐臺大橋繼續向南,有一座立交橋名為“看丹橋”,“看”是一聲。聽上去有些奇怪。

“看丹村”的名字與銅川市藥王孫思邈的關聯


而此橋得名,是因此地過去為豐臺花鄉的一個村,名字就是“看丹村”,但這個名字的來歷,也是有一番說法的。

“看丹村”的名字與銅川市藥王孫思邈的關聯

西四環南路看丹橋下


話說東漢至北朝間,漯水(今永定河)從該村所在地之南轉向東北流去,再往下大致即今天涼水河河道。

到了明代,該河“穿西山,入宛平界,東南至看丹口分為二:其一由通州高麗莊入白河;其二南流霸州,......曰盧溝河,亦曰渾河。”

正是因為歷史上的永定河從該村之南長期流過,並留下了廣闊的河灘,因此,《宛署雜記》中將該村名記作“看灘村”。

而“看灘村”又什麼時候變成了“看丹村”呢?這就要說到我國曆史上著名“藥王”孫思邈了。

在豐臺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傳說,在唐朝,漁陽和薊城一帶發生過一次瘟疫流行,漁陽指的是現今的密雲一帶,而薊城主要是就是今天的豐臺一帶了。

恰好一日孫思邈路過薊城,得知當地疫情蔓延,立即就地採藥,煉製丹藥,救治病人,藥王出手果然不凡,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拯救了眾多黎民百姓。

當地百姓感念藥王恩德,於是集資修建了“藥王廟”,香火供奉,並把村落的名稱改為“看丹村”,就是看守丹藥的意思,所這裡的“看”讀一聲。

“看丹村”的名字與銅川市藥王孫思邈的關聯

豐臺看丹藥王廟


到了明朝正統年間,宛平知縣捐資在看丹村擴大規模正式修建了藥王廟,隨後清乾隆年間及民國年間都曾再次對藥王廟進行重修。

圍繞著藥王廟,在當地還形成了一些民俗,每到農曆四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民間傳說藥王孫思邈的生日,“看丹村”周圍十里八村的善男信女都來藥王廟為藥王慶生,並進香祈福,在此開廟三天,熙來攘往,香客絡繹不絕。

“看丹村”的名字與銅川市藥王孫思邈的關聯


還有一種風俗,一些人家把自家的男孩送到廟中當和尚侍奉藥王爺,等到了結婚年齡,在老和尚的主持下,燒香磕頭以後,從牆裡跳到牆外,就算是還俗了。

這一民俗,被稱為“跳牆和尚”,說是侍奉藥王爺,沾沾仙氣藥氣,可以保佑全家無災無難。

此外,藥王廟裡還有娘娘殿,供奉三元聖母,很多婦女想要孩子就去給送子娘娘磕頭;自己的孩子得了眼疾就去向眼光娘娘祈禱;得了天花就去向痘疹娘娘跪拜。

藥王廟香火日盛,成為舊時代北京西南第一大民眾祈願場所。新中國成立後,豐臺藥王廟廟會一度改為物資交流大會。

看丹村也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的拆遷改造,舊村老房也早不見蹤影,原村大部分地區圈劃在中關村科技園豐臺園區域內,成為北京西南的一個科技創新高地,著名的“總部基地”正是建在這個園區中。

“看丹村”的名字與銅川市藥王孫思邈的關聯

豐臺科技園區設計師廣場


從看丹橋向南向西一片,還屬於花鄉看丹村管轄,目前也正在舊村改造過程中,看丹公園座落其中。

“看丹村”的名字與銅川市藥王孫思邈的關聯


可以預見,數年之後,“看丹村”將徹底隱沒於繁華的都市建築中,那時,恐怕只能靠那座以“看丹”為名的立交橋和小公園,來保留這個充滿著傳奇色彩的名字了。


相關鏈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