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在成功“坑掉”一眾中概股在美信譽後,瑞幸能否全身而退?

  忙碌的週一剛剛開始,一張關於瑞幸“被全面接管”的截圖即流傳開來,這也讓瑞幸總部遭遇多家媒體“蹲守”。此後,網上各種消息不斷傳出,包括市場監管部門前往、監管部門協助調查等等。

  在劇情不斷髮酵之際,瑞幸官微現身回應稱,“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經營相關情況的瞭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不過,對於“市場監管部門”的範疇,瑞幸並未予以準確說明。

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4月27日晚間,證監會對瑞幸造假相關問題給出最新回應。證監會表示,自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以來,證監會第一時間對外表明嚴正立場,並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中國證監會一向對跨境監管合作持積極態度,支持境外證券監管機構查處其轄區內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

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瑞幸:正在積極配合

  在各類負面消息中,“財務造假”和“被接管”往往最能點燃關注者的神經。而對於財務造假被不斷深挖的瑞幸來說,在監管部門不斷現身發聲之下,也同樣難逃“被接管”的猜測。

  4月27日,一則瑞幸“被接管”的消息流傳於坊間,有“知情人士”在公佈的一張微信截圖中稱,瑞幸已被“接管”。但關於“接管”的說法,截至記者發稿時,仍未能獲得證實。

  對於這一消息,據報道稱,有接近瑞幸董事會的人士表示,26日上午約10時,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前往瑞幸北京總部調查,查閱賬目等資料直到傍晚離開,但並未取走資料。

  在消息瘋傳之後,位於北京聯想橋附近的瑞幸北京總部在4月27日也迎來大量媒體圍觀。27日下午,瑞幸總部停車場停靠有一涼印有工商執法的汽車,被多家前來拍攝的媒體圍觀。此外,瑞幸總部大廈也以疫情的理由,不接受對外開放,現場保安不允許外人進入。

  在劇情不斷髮酵之際,瑞幸官微現身予以證實,稱“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瑞幸咖啡經營相關情況的瞭解,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不過,對於“市場監管部門”的範疇,瑞幸並未予以準確說明。

  事實上,對於瑞幸而言,其目前的一舉一動都可以實現輕鬆上熱搜的效果。這對於自推出之際即極熱衷於營銷造勢的“小藍杯”來說,顯然頗為諷刺。然而,與其他問題企業不同,瑞幸在一眾消費者中仍未喪失信任。如此一則並不算誠懇的配合調查消息,即引來微博上大量網友的喊話“打氣”,希望瑞幸“挺住”。

  當然,與其是希望瑞幸挺住,不如說是希望便宜飲品和打折券的持續供應。“被接管”傳聞發酵之外,還有媒體曝出,部分供應商已對瑞幸取消合作。

  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瑞幸各地的門店或許尚未受到直接影響。在券商中國記者隨機走訪的瑞幸咖啡門店中,除個別因疫情尚未開門,其餘大多處於正常營業狀態。

  而在瑞幸官方公眾號中,5.5折的優惠券仍可隨意領取,更低折扣的優惠券在合作方的平臺上也並未撤下。不過,已有客服人員提示稱“最好儘快使用”。

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從4月2日瑞幸自曝22億元的財務造假至今,時間尚不足一個月。而對於瑞幸及其投資方、中介機構乃至二級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新消息的不斷湧出令這一個月顯得尤為漫長。

  在自曝造假當日,瑞幸股價開盤暴跌逾80%,並觸發熔斷暫停交易,市值瞬間蒸發300億,令大量投資者損失慘重。4月5日,瑞幸官方發佈道歉聲明,稱涉事高管及員工已被停職調查,將在第一時間公佈調查結果,並採取一切必要的補救措施。

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4月7日,瑞幸咖啡盤前宣佈停盤,股價也停留在了4.39美元/股,與其今年1月股價巔峰時期的51.38美元/股相去甚遠,目前市值僅餘11.05億美元。

  證監會:支持境外證券監管機構查處

  在消息發酵一天之後,4月27日晚間,證監會對此次風波給出了官方說明。

  針對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引起市場對跨境監管合作的關注的問題,證監會表示,自瑞幸咖啡自曝財務造假以來,中國證監會第一時間對外表明嚴正立場,並就跨境監管合作事宜與美國證監會溝通,美國證監會作出了積極回應。中國證監會一向對跨境監管合作持積極態度,支持境外證券監管機構查處其轄區內上市公司財務造假行為。

  在國際證監會組織(IOSCO)多邊備忘錄等合作框架下,證監會已向多家境外監管機構提供23家境外上市公司相關審計工作底稿,其中向美國證監會和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提供的共計14家。此外,2019年10月中美雙方對香港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存放在中國內地的在美上市公司審計工作底稿調取事宜也達成了共識,目前合作渠道是暢通的。

  在上市公司監管審計方面,中國證監會積極推進與境外審計監管機構的合作。對於美國PCAOB要求入境檢查在PCAOB註冊的中國會計師事務所,雙方合作從未停止,一直在尋找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檢查方案。2018年以來,雙方為繼續推進審計監管合作保持溝通,中方參考國際審計監管合作的慣例,多次向PCAOB提出對會計師事務所開展聯合檢查的具體方案建議,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3日。證監會表示,“我們期待儘快得到回應並與PCAOB進行進一步的合作”。

  最後,證監會指出,企業跨境上市有利於豐富當地資本市場投資選擇和提升投資收益,實踐證明是共贏的選擇。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是各國監管機構的共同職責,深化跨境監管執法合作符合全球投資者的共同利益。證監會始終抱著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風險、敬畏投資者的監管理念,願意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境外證券監管機構加強合作,共同打擊跨境違法違規行為,依法保護各國投資者合法權益。

  事實上,對於瑞幸財務造假而言,其將中概股在海外多年苦心經營的企業形象可算是砸的粉碎。作為一家註冊地在開曼群島、經境外監管機構註冊發行證券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市場上市的公司,中國監管機構能否對其進行相應監管?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4月3日,證監會官網掛出聲明稱,證監會高度關注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 Inc。)財務造假事件,對該公司財務造假行為表示強烈的譴責。不管在何地上市,上市公司都應當嚴格遵守相關市場的法律和規則,真實準確完整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

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彼時,證監會表示,將按照國際證券監管合作的有關安排,依法對相關情況進行核查,堅決打擊證券欺詐行為,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

  4月22日,銀保監會同樣就瑞幸事件作出表態。銀保監會副主席曹宇介紹,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性質惡劣、教訓深刻,銀保監會將堅決支持、積極配合主管部門依法嚴厲懲處,對財務造假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的態度,共同維護好良好的市場環境。

  此外,曹宇還介紹稱,目前瑞幸咖啡在相關銀行機構有信貸關係,但是授信額度不大,真正的貸款餘額量更小,銀保監會已督促相關銀行加強風險監測和貸後管理。關於董責險的問題,瑞幸咖啡在上市前買了董責險,總限額2500萬美元,涉及境內外十幾家保險公司,銀保監會將督促相關保險公司依照保單的合同規定依法合規妥善處理。

  瑞幸造假寫入造假“教科書”

  實際上,在今年1月底渾水公佈匿名做空報告之後,國內賣方機構即開始眾說紛紜。不過,在瑞幸“自曝”之後,此前各家券商研報的溢美之詞隨即一掃而空,開始三緘其口。

  在深挖瑞幸背後的資本運作、團隊配合、利益群體等問題之外,仍有部分券商研報迴歸財務造假本質,對企業造假的動機和套路進行詳細分析。

  例如,國泰君安固收團隊即分析稱,無論是虛增收入、少計成本,還是虛增資產、少計負債,造假的主要動機即是美化業績和滿足融資需求。除了業績和融資目的以外,滿足監管要求虛增資本也會使得部分公司鋌而走險,安邦就是典型案例。

  具體而言,美化業績要達到的主要目的是拉高股價或實現業績對賭承諾,抑或是為了避免持續虧損引發ST或退市風險。融資角度主要是因為融資的成本和規模與公司大小息息相關,以房地產企業為例,造假企業會通過明股實債、操作子公司並表等一系列手段來進行造假,進而隱藏負債。

  此外,雖然券商分析師大多選擇不再發聲。不過,券商中國記者發現,近日已有部分高校教授以公開課的形式,對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進行點評及延伸。

  例如,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教授朱蕾通過公開課直播的形式,對瑞幸咖啡造假事件進行點評,並以瑞幸作為案例介紹識別財務報表造假的方法。朱蕾表示,財務報表由於各個科目存在著緊密的勾稽關係,牽一髮而動全身,再隱蔽的造假也會留下蛛絲馬跡。正如“法國福爾摩斯”的埃德蒙·羅卡所言: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

  此外,朱蕾介紹,瑞幸造假之所以能在美國被識別出來,與美國金融市場成熟且完善的機構、市場、政府“三道防火牆”密不可分,通過提供事前、事中、事後全方位監督,最大程度的減少美國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目前我國金融市場價值投資的理念並未完全普及開來,且做空機構仍未發展成熟。因而要進一步建設牢固可靠的市場防火牆,

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講座教授,副院長施懿宸也從ESG(環境Environmental、社會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視角,詳細分析瑞幸事件。他表示,瑞幸造假令中國企業數據公信力遭受質疑,且直接侵害員工、消費者、投資者、供應鏈企業等多方利益。

  另外,施懿宸表示,基於此次瑞幸事件,監管層面需加快ESG信息披露體系的建設,並逐步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查核體系與配套機制;逐步減少境內外市場的監管壁壘,增強對中概股品質的把控和監管。投資者也應關注企業品質與可持續性,規避投機的商業模式 。

瑞幸22億造假繼續發酵!證監會支持境外監管機構查處

  在瑞幸事件及其帶來的影響不斷被深入研究之際,其內部調查結果遲遲未能出爐。瑞幸最終“後事如何”?市場將翹首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