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來,安徽8位科學家新當選“兩院”院士 - 安徽 - 安徽財經網

安徽財經網訊:市場星報、安徽財經網(www.ahcaijing.com)、掌中安徽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在過去的五年時間,安徽地方財政科技撥款佔地方財政支出比重從“十二五”末的2.8%增加到2019年的5.1%;全省累計有效發明專利74812件,增長1.87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1.8件,增長1.76倍;國家級研發平臺突破200家,較“十二五”末增長39%;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50億元,增長137.6%;我省區域創新能力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人造太陽”取得國際核聚變重大突破

據安徽省科技廳廳長羅平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實驗室創建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相繼獲批建設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開展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在此基礎上,安徽著力打造“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啟動建設14家安徽省實驗室和14家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構建科技創新先鋒隊。

依託“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和重大科學基礎設施,安徽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今年,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創造世界最高水平。被稱為“人造太陽”超導託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多次刷新等離子體運行世界紀錄,取得國際核聚變重大突破;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竣工交付;自主研製的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成功交付。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超薄電子玻璃屢創記錄,今年成功研發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30微米柔性可摺疊玻璃。

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增長1.1倍,今年有望超8500家

“十三五”以來,安徽持續防範化解科技領域重大風險,圍繞新興產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產業及高新技術產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科技需求,實施906項科技重大專項和1388項重點研發計劃,財政支持經費達201390萬元。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產業體系已經成為安徽的嶄新名片:長鑫公司自主研發的動態隨機存取存儲芯片實現量產;合肥京東方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第10.5代線正式量產,蚌埠玻璃院自主研發的8.5代超薄浮法玻璃基板成功國產;應流集團研製的航空發動機用單晶葉片打破國外壟斷,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機誕生……

五年來,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增長1.1倍,2019年累計達到6636家,今年有望突破8500家。全省省級以上高新區達20家,實現全省16個市全覆蓋。全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加值比2015年分別增長78.9%、73.5%,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40%。高新區和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安徽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尤其是在今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已建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09家

“十三五”以來,安徽省建成運行安徽創新館,建設安徽科技大市場,著力打造“政產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科技成果交易市場。深化科技金融工作,組建運行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已累計決策設立6支子基金、投資11個項目,總投資額2.66億元,省科技融資擔保覆蓋所有縣域,累計完成科技擔保23.75億元、服務企業461戶。

實施科技企業孵化器質量提升行動,全省已建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09家、其中國家級32家,眾創空間202家、其中國家備案53家。先後舉辦大院大所科技成果對接會、“抓創新、抗疫情、促六穩”科技成果發佈暨線上交易會,發佈科技成果1900多項,簽約項目254個。2019年,全省吸納、輸出技術合同成交額分別為610億元、452.7億元,吸納輸出技術合同交易總額首次突破1000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穩定實現“進”大於“出”,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活躍度日益增強。(記者  祝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