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農信聯社:著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廣闊舞臺上實現雙贏

——林州農信聯社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實踐與探索

林州市農村信用合作聯社理事長 賀東廷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是關係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全局性、歷史性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總抓手。

深化改革風正勁,鄉村振興正當時。緊密結合農信社實際,以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把準信貸投放方向,真正扛起服務“三農”的重大政治責任。這無疑是農信社改革發展的好時代。林州農信聯社作為林州轄內法人金融機構,更應立足當前形勢政策,站位長遠,堅定目標,創新思路,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為地方經濟發展持續注入活力,為農信社謀求更好的發展機遇。

深耕本土 專注主業

林州農信聯社作為農村金融主力軍的實踐

長期以來,林州農信聯社作為地方農村金融主力軍,堅決貫徹執行國家經濟金融政策,迴歸本源,專注主業,堅持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本地經濟發展特色,始終堅守支農主力軍地位,為林州的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小微企業和“三農” 等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優質便捷的金融服務。

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全力服務實體經濟

林州農信聯社始終以“服務三農、助力小微、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為己任,持續推進“三大工程”建設,主動對接政府相關部門和市屬重點企業項目,積極支持朝陽產業、第三產業發展,被地方政府授予“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紅旗渠精神獎”和“脫貧攻堅紅旗渠精神獎”,在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實現了貸款投放的有力增長。截至2019年5月末,我社各類貸款餘額117億元。

堅定“支農支小”市場定位不動搖,一是明確各類貸款投放目標任務,對於政府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建築及鑄造等小微企業,居民個人貸款,扶貧及普惠金融貸款進行全方位支持,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二是創新對公信貸產品,因地制宜開發了支持支柱產業“建築貸”和小微企業“流水貸”,堅持“一次授信、隨用隨貸、循環使用、餘額控制”的授信原則,且實行利率優惠政策。 三是開通了“金燕快貸”業務,設立獨立審批人制度,實現“金燕快貸”貸款線上獨立審批,無需報送紙質信貸資料,切實提高貸款審批效率。

創新普惠金融發展,提升金融綜合服務

普惠金融聚焦於“三農”、創業創新和脫貧攻堅領域。林州農信聯社將119個營業網點、81個金融自助服務站、6個惠農支付點都作為普惠金融基礎服務網點,並將27個主社作為普惠金融信貸發起特色網點,進一步增強普惠金融綜合服務能力。

林州農信聯社:著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廣闊舞臺上實現雙贏

講黨課、弘揚新時代紅旗渠精神

完善綜合服務機制,創新推出普惠金融產品和服務,完善普惠金融服務機構網點和渠道,滿足普惠金融客戶差異化、多層次、多樣化普惠金融需求。一是針對公職、貧困戶等多類群體推廣信用貸款“自助貸”和“五通十四貸”特色信貸產品,利率低、審批快,加大了對小微企業、“三農”、扶貧產業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解決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二是推行減稅降費政策,林州聯社多次下調貸款利率,讓利1.05個百分點。有效為企業減輕負擔,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三是利用“三夏”期間,全轄各信用社開展了送金融知識下鄉入戶活動,按照不同客戶群體進行差別化產品宣傳,針對農戶重點宣傳非法集資、假幣識別、防範金融詐騙等,針對商戶和創業群體,重點開展小額貸款知識宣傳,收回小額貸款諮詢表,為下步信貸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

推進金融精準扶貧,踐行社會責任擔當

林州農信聯社始終堅定金融精準扶貧的決心不動搖,將金融資源重點向貧困地區傾斜。一是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專項貸款,截至2019年5月末,累計發放各類扶貧貸款6.87億元,佔我市金融扶貧貸款投放總量的86 %以上,其中:重點企業扶貧貸款3.65億元,光伏產業扶貧貸款3.15億元,四類經營主體扶貧貸款780萬元,建檔立卡貧困戶38.5萬元。二是穩步推進扶貧小額信貸工作,與林州市扶貧辦、林州市國信中小企業擔保有限公司簽定了扶貧小額信貸合作協議,對意願貸款且符合扶貧小額信貸條件的帶貧經營主體和建檔立卡貧戶,做到應貸盡貸。

全面助推鄉村振興,強基固本創新發展

上世紀五十年代,林州人民靠著一根扁擔,翻山越嶺,全力服務農民的生產與生活,走出了一條服務三農的陽光大道,鑄造了影響一代又一代的“扁擔精神”。一直以來,林州農信聯社依靠自身網點遍佈城鄉的特有優勢,全方位助推鄉村振興,致力於打造林州金融紅旗渠,讓金融服務連接三農,讓農信服務流入千家萬戶。一是進一步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投放力度,竭盡全力助推我市經濟發展。二是選派2名駐村“第一書記”奔赴石板巖大堖村、橫水鎮小崔腦兩個貧困村助力脫貧攻堅工作,充分發揮中層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深入扶貧一線,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服務。三是金融資源更多向貧困地區傾斜,持續加強農村偏遠地區“普惠金融服務點”建設,逐步實現全轄行政村金融資源、金融服務全覆蓋。

勇擔使命 扛牢責任

林州聯社在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探索

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既是農村金融機構的使命和擔當,同時也為服務三農和自身發展實現“雙贏”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在支農惠農路上,林州聯社不斷髮展探索,致力於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里,真正實現金融服務與農民農村“零距離”。

依託信用社及分社營業網點,做優常規金融服務,重塑農信新形象

做實做優廣大農村金融服務,是農村金融機構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良好的企業形象,是提升農信社改革發展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我們要抓好新一輪農信社大發展的機遇,持續強化服務“三農”功能。

目前,在林州市實現了鄉鎮網點全覆蓋,居民中心村莊有機構,能夠滿足全轄居民有常規化金融需求。下一步,我們要做的是:一是要持續提升金融服務的標準。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農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單一的產品服務無法滿足客戶與日俱增的需求。因此,我們要緊貼服務“三農”市場,圍繞客戶做好服務,不斷強化形象意識,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通過良好的形象提升客戶的認同度。二是通過推進整村授信,加強宣傳貸款特色產品,為客戶承諾“一趟式服務”,提高辦貸效率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金融服務覆蓋面和金融供給質量。三是提升服務水平,進一步加強員工服務禮儀、業務技能的培訓和考核,通過提升員工良好的服務態度和精神風貌,全面提升對外新形象。

依託信用社農民自助服務點,把櫃檯設在村裡,把服務送到農家

林州農信聯社依託81個金融自助服務站,為附近百餘村的鄉親提供了惠農存取款等基礎服務,持續提升普惠金融覆蓋面和服務水平。

下一步,我們要以金融自助服務“村村通”為目標,實現基礎金融服務不出村,綜合金融服務不出鎮為目標,一是要不斷提高金融自助服務點覆蓋率,逐步實現人口集中的行政村自助服務點全覆蓋,著力打造具有農信特色的品牌金融服務點。二是要充分發揮金融自助服務站的優勢,持續做好宣傳金融知識下鄉入戶,開展防範金融詐騙知識講座,真正把普惠金融服務送到農家。

目前,我們已選取省級貧困村、林州市產業扶貧示範村——廟荒村,計劃打造普惠金融服務特色示範點。通過設置廟荒村農民金融自助服務點,解決當地農民糧補、養老資金使用不便和社保繳費等常規業務,填補農村金融服務盲區。同時將“金燕e購”電商平臺延伸到農村,設置特色農產品展示櫃,通過特色鄉村旅遊推介黃豆、黑豆、小米等本土特產,為該村鄉村旅遊項目及農業種植合作社提供專項服務,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進一步提高金融服務在鄉村振興中的便利,為新農村建設作貢獻。

依託農信社靈活機制,量身定製特色信貸產品,扶持鄉村產業發展

農村信用社是獨立的企業法人,在經營管理上具有機制靈活、自主性強的特點,基於這一優勢,我們可以依據地方經濟產業結構,自主創新、量身定製特色信貸產品。

林州作為“中國建築之鄉”“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同時也是全國最大的汽車配件生產基地。在助推地方經濟發展上,一是創新特色信貸產品,全力支持產業振興、地方特色優勢產業的發展,創新和推廣支柱產業“建築貸”和旅遊業特色信貸產品,加大對建築鑄造業、特色旅遊業、種植養殖、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信貸投放力度。二是利用旅遊發展的黃金期及汽車配件等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依託農信社大客戶群體資源,為投資企業與農村產業“牽線搭橋”,帶動鄉村產業振興。鄉村振興首先是產業興旺,地方特色產業的發展除本身具備的條件外,資本注入、技術支持、管理經驗等都是發展必備要素,將大客戶群體資源與鄉村產業項目對接,企業資本與地方資源有機結合,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流動,讓農村好山好水轉化為農民的“聚寶盆”。

依託河南農信金燕e購平臺,拓展電商業務,讓農產品出村進城

河南農信手機銀行APP金燕e購平臺是集特色產品地方館、特產水果、特色工藝品、日常生活用品等於一體的電商平臺,銷售產品均由官方推薦,農信保證。

林州農信聯社:著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廣闊舞臺上實現雙贏

為扶貧產業農產品謀求新銷路

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推廣銷售,為扶貧產業農產品謀求新銷路。一是利用金燕e購平臺,將林州盤龍山花椒、東崗核桃、茶店菊花、東姚洪河小米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入駐金燕e購電商平臺,推進具有林州地方特色的“土字號”“鄉字號”農產品走出去。二是在鎮中心社、金融自助服務站打造金融超市試點平臺,讓各類金融服務在金融超市豐富起來。利用春節、中秋等特殊節日舉辦農產品展銷會,向城市居民宣傳林州本土特色農產品,把產品推出去,把資金引進來。三是把貧困村貧困戶的農產品貼上“扶貧標籤”,廣泛宣傳,專項推銷,讓貧困戶有收益,讓消費者榮耀,每一份消費,都是在為“脫貧攻堅”做貢獻。

依託聯社駐村扶貧專幹,扛實精準扶貧責任,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林州農信聯社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向扶貧村派駐駐村扶貧專幹,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優勢,落實金融扶貧政策,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

林州農信聯社:著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廣闊舞臺上實現雙贏

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作用

一是創新對定點幫扶貧困村的幫扶形式,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政策。石板巖大堖村是林州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四面懸崖,交通不便。該村黨支部書記許存山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大堖,下一步,我們要幫助村支部打造黨建紅色教育基地,委派黨員幹部關係轉入村裡,扶持該村黨支部組織振興;全力推進產業扶貧,搭建特色藥材購銷平臺,幫助村民銷售百餘種野生中草藥,讓綠水青山成為農民脫貧致富的金山銀山;利用山村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風光,資金和技術支持村民建設特色旅遊民宿,吸引更多自駕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觀光,以發展鄉村旅遊帶動脫貧攻堅。全力協助橫水鎮小崔腦村委辦好農業合作社,結合我社駐村第一書記做好技術政策幫扶與信貸資金支持,提高合作社經營實力和產品競爭力,通過農信社搭建的服務銷售平臺,將合作社產品推向市場。二是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做好金融扶貧政策的宣傳,對創業意願的貧困戶發放專項扶貧貸款,做好脫貧資金支持。同時要做好對“三支一扶”高校畢業生創新創業的信貸支持,完善鄉村創新創業支持服務體系。三是持續做好公益性捐助,把履行好社會責任扛在肩上。助力脫貧攻堅,做好“教育捐贈”,為希望小學捐贈桌椅、圖書,將知識送進校園;做好“文化捐贈”,為農村文化廣場捐贈文化用品、黨建圖書,豐富農民生活;做好“物品捐贈”,為留守老人、貧困戶捐贈生活用品,全面提升農信社服務“三農”的良好社會形象。

依託農信社離退休員工,打造懂三農金融隊伍,讓普惠金融惠及農家

林州農信聯社現有離退休員工418人,其中黨員38人。這些人員雖然按年齡都已退休或居二線,但是,一方面他們都有豐富的金融從業經驗,另一方面他們身退心不退,始終心繫農村經濟發展。

林州農信聯社:著力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廣闊舞臺上實現雙贏

構建“黨建+業務”發展模式

通過構建“黨建+業務”發展模式,不斷強化黨建引領作用。一是與市扶貧辦、監管部門等聯合推進“雙百工程”,打造一百個金融服務自助點,選派百名金融助理駐百村,打造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培養和配備年輕大學生深入鄉村,利用包村駐村的方式,做好專業技術、金融服務政策等知識的實地傳播與運用,解決村民所需,全力支持鄉村振興戰略。二是選派離退休黨員幹部任基層掛職幹部,設置薪酬激勵與業務考核機制,每週固定時間為村民提供專項業務諮詢和服務。讓退休職工繼續發揮服務“三農”的餘熱,尤其是發揮退職黨員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將黨組織關係轉入村委,經常參加組織生活,與農民融為一體,利用紮實的群眾基礎,帶頭在鄉村組織振興上積極作為。

支持鄉村振興戰略,對農村金融機構來說,既是新時代新徵程的使命擔當,也是農信社深化改革發展的歷史機遇。對於林州農信聯社來說,全力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是硬任務,也是第一責任,需要我們克難攻堅,久久為功,為之不斷探索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