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最大農商銀行頻吃罰單,給農信機構什麼警示

一個月時間內,合計被罰近300萬元!資產規模過萬億的最大農商銀行——重慶農商銀行近期以另類方式,引起市場廣泛關注。

這家全國第一實現“A+H”股上市的農商銀行,9月10日領到了一張罰單。銀保監會官網信息顯示,重慶農商銀行因“未嚴格監控貸款資金流向致部分貸款被土儲機構使用”“個別關聯企業未落實統一授信要求”“違規辦理票據轉貼現業務規避信貸規模管控”“對同業業務風險管理審查不到位,資金投向監測管控措施不足,導致同業投資資金用途違規”“部分理財資金、自有資金相互混用”等“5宗罪”,獲罰180萬元。這也是一個月之內,繼8月11日因“貸款資金被挪用”等3項違規事實被罰90萬元後,重慶農商銀行再次領受監管方開出的罰單。

重慶農商銀行一個月內兩次被罰,給農信機構怎樣的警示?

首先,農商銀行應當心無旁騖,支持實體經濟。

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部分企業出現了經營困難。在這個需要銀企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的重要時刻,農商銀行應當高站位,顧大局,講實效,全力以赴、緊跟國家政策和監管指引,心無旁騖,通過對普惠金融單列信貸規模、實行內部資金轉移定價優惠,加大續貸支持、提高信用貸款佔比等多種方式,切實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不斷加大對經濟社會發展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滿足實體經濟有效金融需求,全面做好“六穩”工作,進一步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然而,從違規情況看,重慶農商銀行不僅存在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問題,也存在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現象。此前,銀保監會表示,深入開展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依法嚴厲打擊資金空轉和違規套利行為。當前特別要強化資金流向監管,規範跨市場資金往來和業務合作,嚴禁銀行保險機構違規參與場外配資,嚴查亂加槓桿和投機炒作行為,防止催生資產泡沫,確保金融資源真正流向實體經濟中最需要的領域和環節。雖然農商銀行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但仍需對照監管要求,更加嚴格規範自身行為,在支農支小、破解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融資難題方面多花功夫、多下力氣,把寶貴的信貸資金用到當前最需要澆灌的實體經濟領域,切實為經濟增長貢獻更多農信力量。

其次,農商銀行應當規範運作,不得違法違規經營。

近幾年,在監管機構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出的各類罰單中,農商銀行佔比較大。2019年,包括銀保監會及其各地分支機構在內的銀保監繫統,針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出了約2900張罰單。其中,農商銀行以及農信社在內的眾多農村金融機構,因各類違規收到的罰單1548張,佔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罰單比重的53.3%,罰單金額佔比35.13%。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金融機構共收到銀保監會系統開出的罰單1461張,累計罰沒4.13億元。其中,農商銀行以537張罰單、1.2億元的罰款金額成為監管處罰的重災區。

農信機構獲領罰單較多,固然與其小法人機構數量多的特點有關。但也不可否認,從農信社轉型而來的農商銀行,不僅揹負了農信社時代的不良資產包袱,也沿襲了農信社時代很多不規範做法。事實上,從目前已改制的農商銀行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商銀行來看,法人治理機制不健全、“三會一層”制度未真正落實的情況並不少見;部分機構甚至包括一些改制多年的農商銀行,在很多工作上仍然沿用原農信社時代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表現為“換湯不換藥”“穿新鞋走老路”,未能真正實現向現代商業銀行的轉變。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近期表示,“銀行保險機構外部性強、財務槓桿率高、信息不對稱性嚴重,公司治理的缺陷往往成為其風險的主要誘因。今年是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的收官之年,通過加強公司治理監管推動銀行保險機構健全公司治理機制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為此,銀保監會近期印發了《健全銀行業保險業公司治理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根據方案,今年需要完成的任務是深入整治股權與關聯交易亂象,同時著力完善大股東行為約束機制。而在《2020年銀行機構市場亂象整治“回頭看”工作要點》中,公司治理也是重要整治內容之一。農商銀行應當對照工作要點,根據方案指引,不斷完善公司治理機制,防範類似重慶農商銀行“個別關聯企業未落實統一授信要求”這類關聯交易的出現,切實發揮監事會的監督作用,通過內部約束制衡機制,確保運作規範。

再次,農商銀行應當重視風險防範,不能為了利潤最大化而劍走偏鋒。

農商銀行作為商業性機構,追求利潤增長本無可厚非。特別是,隨著越來越多的農商銀行改制上市,對利潤增長的追求更加迫切。

重慶農商銀行2010年12月1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2019年10月實現A股上市,今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淨利潤同比下跌9.89%。重慶農商銀行淨利潤下降的情況並非個案。2020年上半年,10家上市農商銀行合計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淨利潤138.61億元,同比回落6.87%,盈利能力下降;從淨利潤增速看,雖然7家農商銀行歸母淨利潤增速為正,但多數銀行同比增速較2019年同期顯著下滑,3家農商銀行歸母淨利潤增速為負,依次是重慶農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九臺農商銀行,分別為-9.89%、-14.09%、-24.50%。為了讓財報指標好看一點,一些農商銀行不惜劍走偏鋒,或脫實向虛,或資金空轉,或違規套利。而要想賺熱錢和快錢,只能鑽政策空子,讓資金遊走於灰色地帶。這樣做,或許短期內會獲得不錯回報,財務指標也會有所改善,但卻將銀行信貸資金置於高風險之中。一旦政策變化或者出現突發金融事件,銀行資產質量將會急劇惡化。毫無疑問,罔顧風險的違規經營,不顧一切地追逐利潤,都與商業銀行在經營中必須保證資產安全、避免風險的“安全性原則”背道而馳,也是監管層所明令禁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