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不可能打工”!流量追捧下的“網紅文化病”咋治

有人說,每個人都有15分鐘的成名時間。

對周某來說,他的成名就在2012年因偷電動車被抓獲時,說出“這輩子不可能打工”這句話的一瞬間。然而,如此出名的荒誕劇,數年後竟仍在上演。

人民日報:“不可能打工”!流量追捧下的“網紅文化病”咋治

這幾天,周某刑滿釋放,接他的除了家人,還有不少網絡直播公司。據統計,有30多家網紅經紀公司、直播平臺公司與周某家屬接觸,甚至有人提出過二三百萬的簽約價。雖然周某目前並未“簽約出道”,並表示已有生活規劃,但是“被追捧”的狂歡真乃咄咄怪事,令人大跌眼鏡

熱度是流量,流量是價值,這是網紅世界、網紅經濟裡的一層邏輯。無論周某曾經做過什麼說過什麼、在服刑期間如何改過自新、未來將如何發展,作為被追捧的“網紅”,他都顯得有些“被動”。即便有“流量潛質”,也不應被惡意消費。正如人們所擔心的,一些直播平臺倘若借“不打工”的梗來營銷炒作,傳播“坐享其成”的扭曲觀念,豈不貽害無窮。這樣的“網紅”,我們不需要;這樣的熱度,更應該涼一涼。

不是什麼熱點都能蹭,不是什麼流量都能追。疫情期間,就有人推出“新型冠狀病毒仿妝”,甚至cos“肺炎&醫生”,把傷害當娛樂,引發很多人的“不適感”。諸如此類,

將災難娛樂化、將行為低俗化、將價值扭曲化的言行,縱然能抓住“眼球”,也不可能換來“回眸”。互聯網高速發展時代,網紅興起、流量洶湧並沒有必然的“原罪”,而為了紅、為了火、為了利卻突破底線、毀壞三觀,則是在“縱惡”。對此,人們應該警醒、警惕並給予警示。

“網紅”需要流量,更要有文化。其實,“網紅”這一龐大群體,紛繁蕪雜、參差不齊,有的誇張怪異,有的譁眾取寵,有的則有真才實學。近年來,不少腹有詩書氣自華的“知識人”“文化人”被追捧為“網紅”,傳遞知識、見識與才識,在很大程度上是有品位、有格調、有價值的典範。在鐵打的網絡、流水的網紅之間,在流量與變現之間,那些得以存留下來的、被記住的並非是什麼商業能力而是彌足珍貴的文化魅力。只有守正且創新、身正且行直、懷珠且抱玉的人,以文化“賦能”,“網紅”才會變“常紅”。

我們不僅需要有文化力的“網紅”,而且呼喚營造有生命力的“網紅文化”。這既是一個行業健康發展所需要的良性氛圍,也是“網紅經濟”“互聯網經濟”賴以生存的肌體生態。這就要警惕互聯網之下的大眾狂歡淪為突破底線的盲目瘋狂,也要避免商業逐利的需求對網絡發展趨勢形成裹挾。人們想看到的肯定不是審醜、窺探、炒作、衝擊公序良俗的種種不堪,而是分享、協作、鼓勵、創新、超越的可能性與可塑性。即便是流量,也請“為湖北拼一單”“給白衣天使加油”“借美食給傳統文化打個‘call’”的正能量更多一些。

抵制網紅世界裡的“文化癌變”、涵養健康發展的精神氣質,需要從每一個作品、每一份創意、每一點責任做起,更需要每個互聯網平臺不作助攻,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

出獄後的周某對過往所為直言“後悔”,以後想在家種地。希望他不會在短暫的“被追捧”中迷失,而是能用勞動為自己贏得精彩,走好接下來的人生之路。

來源:人民日報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刊發此文只為了傳播信息,不用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