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掉进必读书单的陷阱里,记住这三点,让你找到受益终身的书单

去年618,看到某宝上畅销的励志心理学书籍,5本才十几块,果断买了。包含:《鬼谷子》、《墨菲定律》、《羊皮卷》、《狼道》、《人性的弱点》5本书籍。

不要掉进必读书单的陷阱里,记住这三点,让你找到受益终身的书单

结果到现在,就翻了《墨菲定律》的前几页,发现有点大道理的感觉,实在看不下去,就放着。前几天搬新房,果断扔给室友了。

仔细想想,我在买书的路上,可真勤奋,买了很多畅销书、必读书籍,但是大部分都没有看完,甚至有的书都没拆封……(太惭愧了)

现在才明白,那些所谓的必读书单、畅销书籍,真的不适合所有人。

就像买化妆品,我以前总是喜欢跟风买一些网红产品,结果买回来才发现根本就不适合自己的肤质,就忍痛扔掉垃圾桶。

读书,其实也是一样,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必读书单。

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单?

1、衡量它对自己的价值是多少

前段时间,参加了朋友组建的一个读书群活动,群总共20多人,一起读同一本书,每天打卡写读书笔记,为期21天。在挑选书的时候,群主选择了一本比较经典的书籍——《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不要掉进必读书单的陷阱里,记住这三点,让你找到受益终身的书单

说实话,我是硬着头皮看完的。不是说没有收获,而是相对于其他书籍,这本书对我的价值顶多打40分,都不能及格。

为什么?

因为书中所说的内容,其实是我或多或少看过的、或者经验所得过得。对我启发并不是很大。

但是,群里有的小伙伴却跟我截然相反。看他们的读书笔记和复盘,感觉他们收获颇深,并疯狂为这本书打call,还在朋友圈推荐给他们的朋友。这本书对他们来说,价值就可以值100分了。

你看,同一本书对不同的人的价值就是不一样的。

再比如,我刚毕业那会,喜欢看鸡汤书。那时,我刚入社会,在职场失意的时候,看看鸡汤,能安抚我的心灵,让自己有力量重新出发,那个时候,鸡汤书对于我的价值就值100分。现在,我已经有足够强大的内心,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去处理事情的时候,我就不需要这种鸡汤了,所以现在它对我来说,反而没什么价值了。

书还是原来的书,我已经不是当时那个我。所以当我们选书的时候,就不能看网上或者朋友推荐的各种必读书单,年度书单等。要选择真正对现阶段自己有价值的书籍。

不要掉进必读书单的陷阱里,记住这三点,让你找到受益终身的书单

2、正确的找书方法

以前,我想看书了,怎么找书呢?

去豆瓣上搜下年度书单、十大畅销书单,或者去筛选豆瓣评分8分以上的书籍,挨个看。结果跪了……根本看不完,太多了。反而让我产生了焦虑,这难道就是人们常说的,越读书,越觉得自己无知吗?

不不不,这是没有找到正确的选书方法。

这里跟大家分享下我的选书方法,非常实用。

首先,不要去读什么必读书单。去把最近困扰自己的问题列出来,带着这些问题去找书。

这样找书的好处就是,杜绝了找书的盲目性,同时让你在读书的时候,活学活用,印象更加深刻,也解决了目前困扰你的问题。那些说读书都会忘记的人,大都是因为读的书远离了自己的实际生活。

带着问题去找书,这只是第一步。你还要在找到的这些书中进行二次筛选。去看看目录和简介,你是否感兴趣;再看看书评,是不是你想找的那本书。通过一番简单的了解,你大概也就能预估,这本书对于你的价值是多少,并且确保了你是对它感兴趣才去读的,而不是被动地去读各种自己并不感兴趣的必读书单。

不要掉进必读书单的陷阱里,记住这三点,让你找到受益终身的书单


3、真的没有必读的书单吗

如果非得说有,我会说是故事小说类书籍。

为什么?

我们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比如我小的时候,每晚都期待爸妈睡前给我讲故事,喜欢看《安徒生童话》,不喜欢听父母天天唠叨的大道理。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无法通过智力去影响别人,而情感却能做到这一点”。通过故事,更容易产生共鸣,降低了我们阅读的难度,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书中表达的道理。

比如跟我相差十岁的弟弟,他就非常感谢我,在他小的时候经常给他买故事书,就是从故事中他明白了很多道理,还培养了他阅读习惯。要知道,阅读习惯真的是一个很宝贵的习惯。我以前都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怎么逼自己看书都看不进去,后来也是从读小说开始培养起来的。让自己能做到坐着安安静静地看一本书。

不要掉进必读书单的陷阱里,记住这三点,让你找到受益终身的书单

看到这里,你应该知道了,为什么你总是买书,却翻不了几页的原因吧。

下次选书的时候就要记住这三点,让你不读无用书。

1、衡量这本书对于自己的价值是多少,不要盲目跟风看一些必读书单;

2、带着问题去找书,再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那一本,效果最好;

3、如果真的要说必读书籍,我推荐小说故事类,因为它更容易让你理解书中的道理,影响你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