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这件事

文/yoyo

小宝去上学了,这周是她第一周,每天上学都要嚎上两嗓子,这似乎成为她每天的必修课。这么小的宝宝,嚎起来还挺惊天动地的。看着宝宝们日渐长大,我们渐渐变老,不知怎么的突然有点惶恐。近来总是能想起我们的小时候。

长大这件事

小时候要过年之前的热闹总是很能打动我,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包送灶粑粑,从早上起来和面拌馅然后包粑粑再蒸熟了吃,小时候大人们总说:"吃一个送灶粑粑就长一岁了。"那个时候我们傻傻的就说吃一个长一岁,那吃好多个是不是长好多岁。于是七八个七八个这样吃。小时候对年龄大有一种痴迷的追求,总想争着当哥哥姐姐,可是尽管我们吃了许多的粑粑把小肚子撑得鼓鼓的,我们依然还是那么小。过了二十三就开始要掸尘了,家里家外要打扫得一尘不染,打扫完之后再看家里那就真的是焕然一新,整个都有过年的气氛了,然后开始要炸年货,锅巴,各种各样的圆子,如藕圆子肉圆子糯米圆子豆腐圆子五花八门总也说不尽。大人们在炸年货我们就要在旁边吃的,吃得很是心满意足。到了年三十那天,我们整天也只吃一顿饭,大人们从早上起来就要忙碌一年中最重要的那一餐饭,小朋友们从起来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玩,买烟花放,买擦炮放吓得别人哇哇叫才高兴。饿了的话就让大人用炖了许久的汤下一碗面吃。到了下午三点多就开始要吃年夜饭了。吃年夜饭之前爸爸们会先把家里的每扇门都贴上门联。大门总是在吃饭之前才贴。当妈妈喊着要吃饭了,爸爸会先去把大门门联贴上,然后走到大门口去放炮仗,而每当放炮仗的时候我都会躲在厨房把耳朵死死地捂着,心里怕的要死,这时候爸爸就会笑话我,说我胆小。放完炮仗就要吃年夜饭了,一大桌子的菜是妈妈辛劳一天的成果,小时候家里穷,吃不上什么菜,但是过年的时候我们能吃到很多平时吃不上的菜,所以过年对我们而言充满了幸福感。吃过饭妈妈会给我们发压岁钱,不多每个人只有十块钱,但是对那时候的我们来说这也是巨款了。但是这钱也只是在我们手上过一过而已,最后妈妈会说:"钱给我,我帮你们拿着。"然后便再也不见压岁钱的影儿了。即便如此心里也高兴。吃过年夜饭,我们便迫不及待地去洗澡换上自己的新衣服新鞋子新袜子,因为爸爸告诉我们说从初一到十五是不能碰水洗澡洗头缝衣啥的,如果洗头就一年洗到头,缝衣服就一年缝到头,还有从初一开始家里的垃圾也不能往外倒不然把财气也倒掉了。小时候爸爸说的那些话我都深信不疑,现在长大了回过头来看其实都是些迷信罢了,但是这些迷信的信仰却让过年这件事变得很神圣。

长大这件事

长大了,年过得越来越不知味,很多东西都只剩下一个形式在却丧失了灵魂。所以我在同龄人之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越来越没有年味了。"可是年味是什么呢?是放鞭炮的热闹?是家人团聚的欢欣?是收到压岁钱的喜悦?还是那个我们再也回不去的愉快的童年?时间就像水蒸气挥发了就没有了,从我们出生那天起我们的人生就在倒计时,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变得丰富多彩而有意义这其实并不容易。很多时候我在问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其实我自己也不知道答案,日子依旧糊里糊涂地过着,从期待到等待再到不待,我们长大变老,新的生命诞生,这应该就是周而复始的循环吧,不问意义何在,就这样盲目地往前走,也许便也没有那许多的纠结苦痛。

小时候,我们傻傻的,作业没写完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儿,因为怕被老师打,幸福也很简单,可能一盘红烧肉就能让我们喜笑颜开。长大后,我们变聪明了,我们能在社会上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我们能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可是聪明的你能告诉我吗?为什么我再也找不回当初那一盘红烧肉的幸福感?为什么越长大越觉得格格不入?

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