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實施一二三產業“百千”增產增效行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快推動和有序推進我省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日前我省出臺《實施一二三產業“百千”增產增效行動方案》,把工作重心落到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上,支持推動優勢特色產業和優勢企業滿產超產,引領產業上下游聯動發展,培育發展新動能,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行動方案》明確,實施“百個以上農業特色產業和企業”增產增效行動、“千個以上製造業優勢產業和企業以及建築業企業”增產增效行動、“千個以上服務業重點產業和企業”增產增效行動的重點任務和工作措施,進一步支持優勢產業和企業發揮潛能,做大做強,力爭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為加快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提供有力支撐。


實施“百個以上農業特色產業和企業”增產增效行動


全面推動滿產超產

確保重點農業特色產業和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年內新改擴建一批重點項目。


加快產業集聚發展

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全面推進安溪鐵觀音等1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和武夷巖茶等8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建設,為實現今年十大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突破2萬億元提供有力支撐。


加大技改提升力度

實施一批重點企業技改提升項目,提高鄉村特色產業全產業鏈增值能力。


著力打響優勢品牌

新認證一批“三品一標”農產品,推進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福建名牌農產品創建,構建“福”字號優質農產品品牌集群優勢。


深化農村三產融合

推進種植與養殖融合,發展農牧統籌、稻魚共生、林下種養。推進農業與流通融合,大力推廣中央廚房、直供直銷等。推進農業與文化、旅遊、教育、康養等產業融合,發展創意農業、功能農業。


完善聯農帶農機制

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組織方式,打造一批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廣“訂單收購+分紅”“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模式,讓農民分享更多產業發展紅利。


實施“千個以上製造業優勢產業和企業以及建築業企業”增產增效行動


推動企業達產滿產超產

支持製造業優勢企業實施兼併重組、研發創新、技術改造、智能製造、綠色製造項目等。支持建築業大型施工企業、重點項目建設單位與主要材料供應商對接,保障建設需要。


加強分類指導推進

電子信息產業重點拓展柔性顯示、化合物半導體、芯片設計、封裝測試等領域。機械裝備重點突破核心基礎零部件等領域。石油化工重點延伸烯烴、芳烴等上下游鏈條。紡織服裝、製鞋、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實現數字化、綠色化、品質化、集群化轉型。支持建築業優勢企業與央企對接組建聯合體投標,共同拓展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工程。


培育壯大產業集群

開展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試點,帶動形成計算機和網絡通信、集成電路和光電、高端裝備、石化一體化等20個產值超千億元重大產業集群。


支持企業改造升級

鼓勵優勢企業加快更新改造,帶動實施500項以上省重點技改項目,引導傳統產業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實施升級改造和“機器換工”。支持優勢企業開展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建設一批智能製造樣板車間、數字化工廠。


提升產業創新水平

推動優勢企業參與產業創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工業設計中心等創新平臺建設,引導上下游企業加快構建協同創新體系。


實施“千個以上服務業重點產業和企業”增產增效行動


推動商貿服務業持續發展

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達到一定規模的商貿企業給予獎勵。大力發展“互聯網+”消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擴大地方名特優產品消費。推動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經營發展。推動步行街改造提升。對利用電商平臺實現實物商品網絡年零售額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給予獎勵,對服務電商企業年業務量達到一定規模的快遞企業給予獎勵。


促進旅遊業加快復甦

對成功創建國家5A、4A級景區,國家級、省級旅遊度假區和生態旅遊示範區,以及獲評國家、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進行獎勵。扶持一批研學旅行示範基地、標誌性產品項目及文旅融合產業示範園區、文旅惠民項目等。適時組織“全福遊、有全福”主題消費活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單位發放旅遊消費券。


支持現代物流業做大做強

推動更多企業獲評國家A級物流企業。繼續組織實施物流園區提升工程包。繼續創建省級示範物流園區。完善冷鏈物流體系。推動“互聯網+”數字物流發展。


培育發展軟件信息和科技服務業

積極創建福州、廈門中國軟件名城。加快拓展5G網絡覆蓋面和5G技術應用領域。加快培育建設一批國家和省級技術轉移機構。支持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帶動省內其他高新區建設一批創新創業服務載體。


引導體育服務業創新發展

推動體育培訓業開發“體育+互聯網”生態體系,發展在線健身培訓服務、個性化定製培訓服務等增值服務產品。推動體育用品製造企業擴展服務業項目。積極打造新的一批全國性體育旅遊目的地和精品線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