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後股之憂”,輕鬆復工

近日,59歲的李女士(化名)找到了湖北省中醫院肛腸科主任林愛珍教授,“我屁股長了個痔瘡,坐著疼,站著也不舒服,而且越來越嚴重了。”檢查發現,李婆婆情況危急,林愛珍團隊為李女士手術治療,李女士轉危為安。林愛珍提醒市民,疫情期間活動量銳減,肛腸疾病易發,不少患者未能及時就醫導致病情加重。

李女士在3月初發現自己肛門長了個包,以為是痔瘡,過段時間會自愈。沒想到過了幾天疼痛感越來越劇烈,膿包越來越大,走路會疼,坐著更是疼痛難忍。在疫情期間出門不易,李女士決定自己吃點消炎藥再忍一忍。“後來膿包越來越疼,有的地方發熱,用手按都有點麻木,精神狀態也比往常差了許多,我才意識到,這不是小病,不能再拖了”,李婆婆在家人的陪同下,到家附近的湖北省中醫院肛腸科就醫。

林愛珍仔細檢查後,確診李婆婆為深部肛周膿腫,需趕緊入院手術。在排除新冠肺炎感染後,住院部醫生立即安排李婆婆完善術前檢查,檢查結果顯示李婆婆凝血功能及心衰指標極高,超出了正常值數倍,白細胞也高達2萬7!病情非常危急,經過多學科會診後,林愛珍團隊為李婆婆在全麻下行急診肛周膿腫切排手術,術後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案。經過醫護的精心治療和照顧,李婆婆脫離危險,各項指標逐漸恢復,即將出院。

林愛珍介紹,由於疫情的原因,許多市民在家久坐不動,增加了肛周膿腫、痔瘡的發病率,加之未能及時治療,使得解封后肛腸病的患者病情大都較嚴重。目前復工在即,建議市民及時就醫,解決“後股之憂”,輕鬆上陣。

林愛珍強調,為了保證患者及家屬的安全,所有入住肛腸科的患者及陪護都需先經過肺部CT、新冠肺炎抗體以及核酸的檢測,排除新冠後才會收治到病區,所有醫護必須進行核酸檢測等全面健康體檢後才能上崗,確保醫患安全。(文/杜燕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