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风云之,沓中之战

公元263年,司马昭在洛阳誓师,兵分三路,征伐西蜀。

司马昭心里清楚,蜀国那些将领中对魏军最有威胁的人,就是大将军姜维,姜伯约。曾经姜维率军数次伐魏,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也杀的魏军胆寒,同时让魏国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而姜维的指挥才能也让魏国很多将领包括司马昭又是佩服又是忌惮。

这时,机会来了,姜维为躲避黄皓等人的陷害以屯田为由远去沓中避祸。(沓中,古地名,众山环绕的盆地,约在今甘肃省舟曲县)。因此,司马昭要趁此良机,起兵伐蜀。

两晋风云之,沓中之战

司马昭的战略布局是兵分三路,首先,必须要牵制住在沓中的姜维所部。使其不能东顾汉中。因此,命姜维的老对手征西将军邓艾邓士载率兵三万由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到沓中进攻姜维所部。另外,司马昭又怕邓艾牵制不住姜维,又命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部三万,进攻武都(今甘肃成县西北)以切断姜维军的退路。最后命镇西将军钟会率兵十余万进取汉中。而这三路大军都由司马昭在后方统一调度指挥。

而蜀国方面很快也得到了这个消息,特别是姜维,当他知道消息以后,马上给蜀主刘禅上表,告诉刘禅,魏国近日会大举伐蜀,让刘禅做好防备。另一方面,姜维也算到魏军必会进攻沓中来牵制他的所部,所以,马上命令全军做好准备撤离沓中。

两晋风云之,沓中之战

而邓艾由于常年与姜维作战,因此,他不但深知姜维,更清楚姜维的谋略与用兵之道,同时,邓艾明白,如果姜维知道魏军伐蜀,肯定会算到魏军头一个目标就是他姜维,他肯定会做好准备,提前撤离沓中。所以,必须要赶在姜维撤退前,将其堵住。因此,当邓艾接到司马昭命令以后,马上集结大军,从狄道沿着洮水河以急行军的速度向沓中快速进军。

当邓艾率军赶到之时,正遇姜维所部。邓艾马上下达作战命令,分兵三路。命天水太守王欣率部攻打姜维的营地,另派陇西太守牵玄率军进击姜维前军,又令金城太守杨欣带兵进攻甘松,堵住蜀军沿北麓的洮河撤退之路,以期将姜维全军合围。

同时,邓艾另有打算,按司马昭的军令,只是让邓艾围住姜维,然后占据有利地形,以防守的战法让姜维攻不破防线,这样就能很有效的拖住姜维,使其无法抽身回援汉中。但是邓艾认为,把姜维所部合围,敌军必乱,如果这时候全力进攻姜维所部,一定会重创蜀军,甚至将其歼灭。这样,岂不是大功一件。所以,邓艾并没有完全按照司马昭的命令去办,而是对蜀军采取主动进攻。但是,全军如果主动进攻,防线必然会有空隙出现,这样,无形中就给姜维提供了一个能够跳出包围圈的机会。

两晋风云之,沓中之战

姜维见到魏军杀来,迅速稳定住了军心,同时,率军与魏军展开一场激战。但是,姜维知道汉中危在旦夕,所以,无心恋战,想要摆脱魏军,引军东去,驰援汉中。而魏军这时又将蜀军死死的缠住,使姜维全军无法脱身。这时,牙门将赵广(赵云之次子)主动请缨,愿率军掩护主力撤退。姜维依计而行,率三万余主力撤退。而赵广率所部数千将士拼命的阻击魏军,最后,全军覆没,赵广也战死沙场。但是,也为主力部队的撤退赢得了时间。

邓艾看到姜维率军撤出包围圈以后,急命杨欣等将在后火速追赶,一直追到漒川口,将蜀军赶上。姜维命主力继续前行,亲率后军回头迎战魏军,最后不敌,败退。

败退后的姜维率后军与主力汇合,继续向东而行,终于到达了阴平。不过,一到阴平才发现,魏军已经占据了这个地方,并且将唯一的通道阴平桥牢牢的守住。原来,这支魏军正是司马昭三路伐蜀大军中的一路,雍州刺史诸葛绪所部。司马昭给诸葛绪的命令是攻取武都,占据阴平,阻挡姜维回援。

两晋风云之,沓中之战

这时候的姜维可以说处境相当危险,前面有诸葛绪的三万精兵拦截,后面有邓艾的数万大军追赶。如果不马上突破诸葛绪的防线,快速通过阴平桥,等到邓艾军赶上来。人家前后夹攻,蜀军就容易全军覆没。

因此,姜维命全军对魏军展开进攻,夺取阴平桥,结果数次进攻均以失败而告终。姜维一看战况不利,忽然,心生一计,马上命各军停止进攻,改道向北,往雍州方向而去,同时,做出一副要攻取雍州的姿态。

看到姜维如此,诸葛绪心里没底了,因为,雍州是他的辖区,如果雍州有失,司马昭还不得剁了他。当然了,一开始,诸葛绪没认为姜维能放弃汉中不救,去打雍州。不过后来一想,阴平这个地方,姜维如果过不去,别说救援汉中了,能不能保住命都不一定。为了全军的生存,姜维放弃汉中,打雍州也是极有可能的,

两晋风云之,沓中之战

另外,如果姜维打雍州,就能够很有效的达到,吸引汉中地区的魏军主力救援雍州,从而减轻汉中方面蜀军压力的战略目的,这招叫做围魏救赵。想到这,诸葛绪马上命令军队让开阴平桥向北回防雍州。当诸葛绪率部退到三十里以外之时,姜维突然命全军火速掉头重返至阴平桥头。当诸葛绪发现中计了,率军赶到阴平桥时,姜维已经率军过了阴平桥,与桥那头前来接应的廖化所部汇合。

而诸葛绪这时想追又怕中了蜀军埋伏,无奈之下只有与前来的邓艾所部汇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