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追求完美是成功的阻礙:我們該如何消除完美主義的“詛咒”?

之前“佛系”這個詞曾一度大火,它代表了一種看淡一切、不隨波逐流,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的人生態度,因此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而這種看似很“喪”的想法,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批評。

批評的人往往帶有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態度,覺得在奮鬥的年紀為什麼要選擇安逸,越是年輕越要努力追求最好的。

他們可能不明白,“最好的”這三個字,其實是一場多可怕的噩夢。不去努力確實不會成功,但是,如果過度追求完美主義,也只會離成功越來越遠。

現在,在社會的壓力下,在他人的期待下,在自我的要求下,許多人開始陷入“完美主義”之中無法自拔,它像鬼魅一樣如影隨形,對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工作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那麼,我們該如何消除完美主義的“詛咒”,營造一種健康的追逐成功的心態呢?

過度追求完美是成功的阻礙:我們該如何消除完美主義的“詛咒”?

什麼是完美主義和完美主義者?

想要消除完美主義的“詛咒”,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弄明白到底什麼是完美主義,什麼是完美主義者。

我上初中時我們班有一名男生數學成績非常好,幾乎每次考試都是滿分或者接近滿分,我們都特別羨慕他。有一次數學考試他考了118分,班級第一名,可是我卻在走廊的角落撞見他偷偷地哭。

我嚇壞了,以為他遇到什麼事了,趕緊遞上紙巾問他到底怎麼了,他一邊哭一邊說,自己的數學考試考砸了,只考了118分。我簡直震驚了,因為那次考試試卷很難,全年組上110分的同學都不多。可是他說,只要不是滿分,就意味著失敗。

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他,只好說,沒關係,下一次你一定可以考滿分的。而他的反應也出乎了我的意料,我以為他不會理我不痛不癢的安慰,沒想到在我說完之後他猛地站了起來,要趕緊回班級做題,

還自言自語道,如果刷完了三本習題,下一次應該就一定會考滿分吧。

在《克服完美主義》一書中,作者對完美主義下了如下定義:“完美主義指的是一種不計後果地追求強加給自己的高標準的人格特質,並且僅憑目標的完成情況來評價自身的價值。”而所謂的完美主義者,則是在那些這種完美主義的指導下,事事力求取得最佳結果同時不斷制定高標準並努力追趕它的人。

我的那位同學,幾乎全中。事事力求取得最佳結果——每一次數學考試都想得到滿分;僅憑目標完成情況評判自身價值——認為只有考到了滿分才算是好的成績;不斷制定高標準——想要刷三本習題保證自己取得滿分。

說起來,他應該算我遇到的最早的完美主義者了吧。最初我很佩服他這樣的嚴要求和毅力,後來見多了他的歇斯底里與焦慮,我就好慶幸自己沒有成為那樣的人。

過度追求完美是成功的阻礙:我們該如何消除完美主義的“詛咒”?

完美主義者有哪些主要特點呢?

事實上,我們必須得承認,完美主義並不是一無是處,某種程度上它確實激勵著我們的成長,但是同時它也對身心健康提出了很大的挑戰,而這種巨大的壓力與失望甚至可以擊垮一個人。

張笑恆在《戒了吧!完美主義》一書中,總結了完美主義者們的特點。

首先,具有完美主義的人總是非常渴望讓別人滿意。他人的評價對其來說十分重要,如果得不到社會外界的認同,即使已經完成最初設置的目標,他們也會陷入巨大的失落中,甚至會開始自我懷疑。

並且,這些完美主義者總是在非黑即白的想法裡掙扎。他們認為只要不是最好的,那就是最差的。就像我那個同學,認為只要數學沒有考到滿分,那就是失敗。這些完美主義者會因為這種極端的想法而對自己進行十分嚴苛的要求,

這種過於高的評價標準,會讓他們經常陷入焦慮和抑鬱的情緒當中。

另外,具有完美主義的人往往有強烈的拖延症。他們會因為對於完美的要求,而不允許自己犯錯誤,但是犯錯誤才是人生的常態,因此他們往往會因為想要追求完美而拖延,甚至還會對很多事情采取逃避的態度。

還有,這種完美主義不僅體現在其自身,還體現在他們對別人也要嚴格要求。因此,完美主義者不僅會讓自己的情緒陷入崩潰之中,還會影響周圍人的情緒,為他們造成很大的壓力。

最後,完美主義者做事十分竭盡全力,甚至到了病態的地步。一道題不會,他們可能會做幾十遍;一個動作不標準,他們可能會練習上百次;一個定義不清楚,他們可能會背誦很多遍。這種努力固然可貴,但他們往往只執著於練習,而不重視效率,導致往往適得其反。

過度追求完美主義,勢必會讓人無法按時完成工作,還會對人造成巨大的壓力,甚至會使其失去信心,影響正常的生活。這就是完美主義對我們所下的“詛咒”。

過度追求完美是成功的阻礙:我們該如何消除完美主義的“詛咒”?

我們該如何克服完美主義?

知道了完美主義的定義與特點之後,我們就可以瞭解,到底通過哪些方式,能夠幫助我們順利克服完美主義,從而能夠保持一個健康的心態,面對成功有一個更加正確的態度。

克服完美主義的第一步就是,必須認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可以用寫日記的方法,記錄自己的問題,同時還要寫下完美主義導致的各種情緒及其誘發行為。只有真正認識到自己行為的不當之處以及完美主義對自身與生活產生的嚴重後果,才能使完美主義者下定決心,從而改變自身行為。

第二步,就是找出完美主義的真相,克服自己的極端思維。是否訓練越勤奮取得的效果就會越好?在我們的努力中,到底什麼是事實什麼是假象?完美的標準又是由誰定義的,或者說真的存在所謂完美的概念嗎?另外效率與風險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什麼作用呢?

完美主義者思考這些問題時很容易會陷入誤區,或者對他人的說法不信任,這個時候可以採取調查問卷還有及時反饋的方式,通過科學性的數據分析讓完美主義者認識到完美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另外,也要讓他們明白,任何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在事物中是存在 “連續體”這個概念的

,即兩個極端間的連續狀態。並非只有兩條路,還有兩條路的“中間道路”。

第三步就是重建重建一種正確的認知。首先要讓他們明白做事不必十全十美,事實上這個世界根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完美,甚至在哲學的角度看,極度的完美也屬於一種缺陷,因此我們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完美也是我們的美麗之處;同時要讓他們認清自我評價不受個人成就的影響,如果只從成就去判斷一個人,太過片面了,因此要學會從不同方面公正地評價自己;最後還要引導他們把對自己的絕對要求變為指導建議,不要好高騖遠一味追求更好的目標,而要制定靈活併合乎實際的目標。

過度追求完美是成功的阻礙:我們該如何消除完美主義的“詛咒”?

黛比·福特曾經在其書《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中說過,“我們必須原諒自己的不完美之處,因為不完美原本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萊昂納多·科恩也曾經說過,“要相信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沒有完美主義,只有一個支離破碎的世界、受傷的心靈和雜亂的生活,但是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選擇逃避。相反,必須在這種環境中堅持住並高喊‘哈利路亞’。”

與其迷信完美,不如腳踏實地走好每一步,先完成,後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