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點滴——糧食篇

疫情之下,妖魔亂舞。關乎民生基本米麵糧油,似乎有人想漲漲價。先是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缺糧危機,隨即多國宣佈禁止糧食出口。頗具危機意識的人們繼屯菜後,又開始了屯米。大家不要笑話,畢竟老一輩人吃了很多苦頭。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雲表示,疫情發生以來,

“目前為止,沒有動用過中央儲備糧,除了個別市縣,絕大部分地區也沒有動用過地方儲備糧。”就家庭糧食儲備問題, 秦玉雲:“在家裡大米、麵粉保管不好容易生蟲,放久了品質、口感都會下降,因此建議消費者朋友根據家庭需要適量購買。”


生活點滴——糧食篇

中國人缺大米??????


生活點滴——糧食篇

為了家操碎心的可愛老人們

對於現在的我們,似乎對於饑荒沒什麼印象。那麼糧食安全究竟重要到什麼地步呢?2005-2007年,全球糧食歉收,大概導致了全球千分之2的糧食缺口,主要集中在非洲,於是國際小麥價格就直接從291漲到了1334(單位:蒲爾/美分),翻了4倍多。更麻煩的是,價格和缺口並非等比例,而是指數性質的爆發。缺口越大,價格越飈。基辛格有名言:“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國家,而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人類。”

生活點滴——糧食篇

國手基辛格

先講一講我們的進口糧食吧。我們每年進口約9000萬噸大豆,1000萬噸左右的大麥高粱,1000萬多噸左右的油菜籽木薯玉米酒糟,加起來有1.1億噸,此外還有我們國內生產的大豆玉米,它們最主要的用途都是作為飼料糧,提供給我們的養殖業。大豆多是加工成豆粕,豆粕主要加工成飼料給牲畜、家禽和水產養殖業使用。其中養豬大約佔40%,禽類水產大約佔50%,其他佔10%。而不同行業的飼料配比會有變化,但豆粕基本都是主要的配料之一,大約佔20%左右。大麥和高粱除了釀酒,最主要的用途也是用作飼料。

國內的糧食價格,一直遠遠高於國際糧價,大概貴30~50%,但國家始終照單全收,從而確保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中央糧食儲備倉庫,明面賬戶上的容量高達6.7億噸,簡易倉容量為2.4億噸。這十幾年我們的糧食總產量一直在增長,但增幅在逐漸趨緩,最近幾年一直都維持在6.5億噸左右。中央糧食儲備一直面臨的問題是怎麼把5年到期的陳糧不虧太多的賣出去,好收儲新糧。至於究竟囤積了多少……我們只需要知道,本朝立國之初,核心思想就是備戰第三次世家大戰。然而,糧儲在我國糧食安全體系中,只是先鋒。

生活點滴——糧食篇

儲糧倉庫

建國時期,我們有過各種開荒的活動,著名的有南泥灣和北大荒。從90年代年開始,中國就意識到過度的開墾土地並不能有效提高農作物的產量,相反還會引發洪水和泥石流。於是停止了開墾種植,並開始了“退耕還林”、“退耕還湖”的政策,低產量的土地被強制要求不再耕種而換成種樹(當然,國家會給與這些失去土地的農民同等價值的補償)。“綠水青山”帶來的不僅僅是優美的生活環境,更是可持續發展政策的堅實基礎。良好的水土保護,也讓農業進一步擺脫的靠天吃飯的局面。更別說被沿岸各大省虎視眈眈的黃河母親——總算不會斷流了。

生活點滴——糧食篇

齊河縣黃河大橋:看這委屈巴巴的水流

那麼我們真正該做的是什麼呢?勤儉節約,避免浪費。


生活點滴——糧食篇

前朝饑荒,時尤未遠

中國的糧食產量,是中央花了大量真金白銀補貼出來的。除了前文提到的高額收購,更有直接的經濟補貼。土地租金成本、勞動力成本、化肥、農藥、農機、灌溉等成本在不斷提高。耕地減少、水資源不足、農業汙染嚴重、耕地瘠薄化,以及將來出現的種種調整,都會帶來不確定因素。同時,我們對於糧種培育(比如雜交水稻和鹽鹼稻)等等政策扶持,都是實打實的花錢。

勤儉節約,浪費可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