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衛有“關”故事

老天津衛有“關”故事

老天津地貌

老天津衛有“關”故事

北大關

天津的老人兒、老住戶介紹,遺存建築已經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樓大廈的混凝土叢林。

天津是座依河而生臨海而興的城市,依靠漕運和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北方的一顆明珠。舊有"九河下梢天津衛,三道浮橋兩道關"之說,所描繪的正是百舸爭流、漕運興盛的景況。正因水路發達,官府為了收稅往往會扼交通要地設立各種關卡,所以在天津的地名中帶"關"字的地界兒多與此相關。比如現存地名中的北大關、小關等。儘管現在這些地兒已很難找到些許和"關"相關的痕跡,但在老人們的記憶中,曾經的繁華依舊清晰。

尋跡天津各處帶有"關"的地名,就能感覺到這座城市的歷史軌跡。常說百年中國看天津,天津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開近代文明風氣之先,與洋務運動不無關係。但是,天津的發展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時間節點,那就是清朝時期天津鈔關從河西務轉移至北大關,與天津老城的發展和城市興盛相互促進。而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廷被迫與英、法列強簽訂《北京條約》,闢天津為"三口通商"口岸,次年設津海關,俗稱新關,開始了由洋人把持海關的歷史。北大關、小關等因運河而生的繁榮也逐漸消失。能從一個側面對天津的歷史進行一次回放。

北大關是天津最早的商圈,北大關的繁榮持續了差不多整整一個清代,原因是運河上的鈔關設在此處。所謂鈔關是從明代開始中央政府設在運河各重要口岸督理漕商稅收的專門機構。

要說北大關,先得從河西務說起。距京津各120裡的運河西岸,曾設有河西務鈔關,"務"就是稅務。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北運河納入京杭大運河主流,河西務一躍成為漕運咽喉。當時還設有河西驛,有津門首驛之稱。

明代海禁,京杭大運河無疑成為全國商品流通的大動脈。河西務是與當時崇文門、臨清、淮安、揚州、滸墅、北新並稱的運河七大鈔關之一。後因天津經濟與交通發展,為便於收稅,鈔關在清康熙四年(1665年)由河西務移駐天津,坐落於老城廂北門外、南運河北岸。因其在天津所有稅關中規模最大,且位於城北,俗稱北大關。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北大關處建成了由木船連綴而成且可開閉的浮橋,被稱為鈔關浮橋或北大關浮橋,即現在金華橋的位置。鈔關浮橋修建後,北大關一帶在天津的地位更加重要。乾隆皇帝曾先後兩次自圓明園來津,還留下了"浮橋策馬過河濱"的詩句。由明至清,至少有三位皇帝四五次經過北大關。

老地名"關上""關下"便以浮橋為界,沿河流走向而定。現在紅橋區的金領花園就在關上,而泰達城是在關下。北門外大街連通河北大街這一片仍被大家統稱為北大關。

小關至今已有700年清朝沿襲明制,稅關分設戶部關和工部關兩種。北大關就是戶部關,而工部關專收木稅,按船隻大小抽取,為官府造船提供原料,規模和稅種自然抵不上鈔關,所以小關便是與大關相對而言的。今天河北區中山路與元緯路交口附近,原是舊金鐘河與北運河交匯處,曾設立工部關。

關於小關的由來還有一說,就是元朝元世祖在原金鐘河賈家大橋附近設關,徵收鹽硝稅,稱"硝關",天津人叫來叫去,就把硝關諧音成了小關,並一直稱呼到現在。"小關"關卡設在何處?當地老住戶回憶,挨著賈家大橋。賈家大橋是金鐘河上的一座老橋,該橋於1953年填河築路時被拆除。今日的金鐘路和金鐘河大街就是沿當年的金鐘河而建的,而金鐘河系北運河的支流。

常關是老年間的地稅局,天津開埠後,設立津海關,徵收華洋輪船貨稅,又稱洋關。為了做區別,原設的各個關改稱常關或舊關。那時,天津地方稅務機構出現了常關、海關、釐卡並存的景象。八國聯軍強迫清廷簽訂《辛丑條約》後,規定距口岸50裡內的常關稅收也入賠款之列,只剩50裡外的常關仍由清政府管理,常關局成為天津唯一的地稅機構,分別設在老城東北角和新開河北。至1931年常關撤銷,老官銀號南側留有常關街。常關局原址曾建起五和商場和正興德茶莊大樓。今張興莊大道南端,鐵東路地鐵站以東,曾有常關局衚衕。

新關是開埠通商新海關,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闢天津為"三口通商"口岸之一。次年設津海關,俗稱新關,最初設在東浮橋,後遷至紫竹林。1878年,海關總稅務司英籍人赫德主持,指派津海關稅務司德璀琳以天津為中心,在上海等五地設海關書信館,發行大龍郵票。1888年津海關辦公樓擴建竣工。德璀琳請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賜書"津海新關"匾。

天津開埠後,西方輪船打開入海口,海運取代運河漕運。大運河沿線眾多城市日漸衰落,而居河海兩利的天津則另闢新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