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我們總是能聽到這樣的話。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孩子不愛學習那是因為學習太過枯燥”,“一定要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但是,真正的老師可不是興趣。

興趣只是讓你願意入門的引路人,而成就感才是學習真正的老師。

興趣會被困難磨滅,而成就感會迎難而上

大家應該都有過被興趣領進門的經歷,見識過興趣帶給人的強大力量,若非如此,也不會如此認可它。

其實,我們上大學挑選專業時,就是這麼一個例子。

那些深奧的知識我們不懂,一開始也並不能理解,我們挑選專業時選的不是知識,而是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我們或許見過那些學成後的能人,看他們將那些知識隨手拈來,講得出神入化;或許是因為看到那些知識變現後能夠讓人站到的高度;又或是看到了這些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讓你眼前一亮,如此奇妙的現象,竟是由這個專業的知識轉變而來的。

這一切的一切都會變成興趣,引領你入門。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但真正進入專業學習後,你會被一開始那些與專業毫不相干卻又為其基礎的東西絆住腳步。

那些我們想要學到的專業知識,註定只能在你瞭解基礎知識後才能學習,而興趣,會在那些枯燥無味的基礎中慢慢磨滅。

但成就感不同,當你踏了這條路後,無論你還愛不愛它,成就感能滿足你的驕傲,讓你自信,能讓你迎難而上,生生創造出學習的興趣。

如何培養成就感

如何培養興趣,想必這麼多年的經驗裡大家都有著各種各樣的方法,那麼,如何培養成就感呢?

01,找到一個“好老師”。

這個“好老師”並不僅僅侷限於人,還可以是輔導資料,是筆記,是網絡,等等。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好老師”的作用是帶你全面地去了解,

你需要學什麼?你為什麼要學它?你學了可以把它用在什麼地方?你要怎麼學它?

所有的學習,都必須要先弄清這四問,然後再進入學習。

02,做計劃表

相信有很多人都做過計劃表,但可能大多數都堅持不了多久便放棄了。

為何?無非是嫌麻煩且沒用,沒有成就感。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做計劃表是要專門花時間去做的,記在腦子裡不是更省事嗎?而且有時候我們要做的根本就完不成,如果沒什麼效果,那隻能是浪費時間自然會放棄。

如果你總是感覺沒辦法按時完成計劃,然後後面的也會全部打亂,那麼你可以這樣試試。

首先,一定不要把計劃表做成按時間段的形式,一定要做成任務形式。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時間段形式

如上圖就是時間段形式,而任務形式是指只寫出要完成的任務。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每天我們要做的事都有所差別,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無法預料的事,如果我們用時間段法來做計劃表,先不論你能否堅持,一旦有外力打亂你的計劃,那麼剩下的你也會沒有動力去完成了,當計劃一次又一次被打破時,你會再也不能按計劃行事了。

而任務型計劃則不同,它的活動性大,而且花費的時間也少,畢竟沒必要讓做計劃耽誤你過多的時間。

同時再列幾個需要長期堅持完成的每日任務,剩下的多餘時間可以去做一些小任務,或是額外培養一些技能,例如畫畫,ps等。

而這時你做的一切都是在已經完成計劃的基礎下做的,你會非常有成就感,覺得自己這一天下來完成了很多任務,那麼,你也更能夠堅持下來了。

03,學會“撕書”。

此“撕書”非彼撕書。

撕書是指將你計劃表上這一天要學習的內容從一大本書上脫落下來。

在這裡,我真正想說的是要把學習內容分化好,一本書太厚,無論你一天看多少,你都只會感嘆,哎,還有那麼多沒學。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而撕書則可以讓你看到每一天要完成的內容,撕下來,把它學完,然後就可以放到一邊。

這樣,一天學下去,你會看到自己今天已經學完的內容。

一天一天地學下去,你會發現沒學的那部分越撕越少。

成就感,由此而生。

04,做題

想要培養成就感,做題必不可少。

你背再多的知識點,你腦海中也只能有個大概印象,不僅理解得不一定準確,還容易忘,做題可以幫助你培養調動知識為自己所用的能力。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不,成就感才是

且做題是大部分老師們考驗學生學習成果的方法,那麼為什麼你自己不能檢驗一下自己呢?

它能讓你在前面的學習中更認真,也能在完成後看到自己的成績變得更有成就感。

成就感才是學習真正的老師

上面我列舉了一些能夠培養成就感的小辦法,這些東西看似是學習方法,其實歸根結底目的都是為了提高你的成就感,讓你能更有動力去學習,更有毅力去堅持。

成就感能做到的這些是興趣做不到的,興趣只能給你一時的動力和毅力,卻給不了你永久的堅持和發自內心的熱愛與對知識的渴求。

所以,成就感或許才是學習真正的老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