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约派词人你更欣赏哪一位?谈谈你的理由?

月语拂心


先说答案:晏殊。

叶嘉莹先生说晏殊词有一份理性在其中,这份理性就是对于愁绪的自我消解。

文坛领袖:婉约派代表作家

晏殊这一生大概写了一万首词,但留下来的却只有可怜的136首,全都收集在了《珠玉词》中。

珠玉这样美好的词来形容晏殊的作品再好不过。他自己就是个温润如玉的人,这些特点反映在他的作品上,就形成了“哀而不伤”的典雅感。

他的这种典雅感不是高冷的,而是充满生命力的温热。

他的这种温热,好似春风荡开的涟漪,一圈圈慢悠悠抚进你的心弦。总是那么恰到好处不急不缓,像是熏香飘过留下无尽的回味。

浣溪沙

宋 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有宋一代的文学必以词称颂,宋词简单来分有豪放婉约,以篇幅分有小令慢词。

晏殊显而易见是婉约派,写的都是小令。所谓小令就是篇幅短用字少。就像诗中的绝句,常常是意在言外。

晏殊的小令,情感都是深藏于景物之中,需要我们用心摸索。

他的词,不似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般直接热烈,让你读之就能感受到作者强烈的内心。

晏殊的词是一段绵长的琴音,要慢慢体会。

这首词没有名字,《浣溪沙》只是词牌名。众所周知,宋词都是可以唱的,电视剧中的晏殊就是在雨中唱这首词。

“小阁重帘有燕过”这一句最重要的景有两处,一是重帘、二是燕过。重帘是说词人现居的环境是幽闭的,燕过则点出现在是春季。

词人晏殊居家中,凌空而来的燕子打破这股宁静,敏感多情的晏殊眼光跟随燕子而去,岂料那燕子飞的太快,忽然之间就了无踪迹。他一眼望出去,看到的却是“晚花红片落庭莎”。

词人看见燕飞,或许以为还是烂漫温暖的春季。但是看得到这落满地的碎花,才知道已是暮春。“庭莎”指的就是莎草,这个地方读suo,一声。晏殊有一句“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说的就是晚春初夏时红花由多到少,绿草由少到多的变化。这里的红片落庭莎就是这个意思。

一年中美好的春季就要离去了,而我却还没有细细观赏。于是晏殊起身来到帘外,想要在春逝之前再好好看看。但看到的却是“曲阑干影入凉波”。

院中池边的栏杆倒映在水中,这水是凉的,一如现在词人的心一样。因为还未来得及观赏美丽的春天,所以心生凉意,已有淡淡的哀愁渐起。

这上阙的三句没有一句正面说词人的感情如何如何,但我们却能从“燕过”“红片”“莎草”“凉波”这些景物中体会到词人淡淡愁绪。

这时一阵好风吹来,星星雨点打在荷叶之上。晏殊被这好风好雨唤醒了,一股自然的凉意油然而生。自己本就孤独在家中,加上此情此景的衬托,词人就倍感“酒醒人散得愁多”。

帘外之景清冷,帘内之人孤独。

由景到情,由情到景,到可见词人的哀愁。

但是词人的哀愁却是淡的,他没有大肆渲染自己如何愁如何难过,只是将这股惜春愁意融进了自然景物之中。自然而然就达到了“哀而不伤”的典雅。

读完这首词后就如同喝了一杯香茶,杯中茶虽尽,但齿间却依然留有淡淡茶香。

哲思:不如怜取眼前人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这首词同样是《浣溪沙》但是在情感比之刚刚那篇更具有哲理的韵味。

“一向”就是一晌,片刻一会儿的意思。“年光”年华中最精彩的那段时光。“有限身”有限的生命。词的开头就说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而人的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光更是短暂。对于古代的女子无非就是豆蔻年华那几年,对于男子而言金榜题名洞房花烛。

“等闲”平常的意思。让人绝望的是,离别是很容易的事,每日都会发生,我们生命中大多时光都在离别。所以普普通通的一次离别足以让人“销魂”。南北朝时的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离别很痛苦,所以酒桌之上你就不要推辞,我们该喝就喝,因为可能“西出阳关无故人”所以我劝你多喝一杯而不要拒绝。

“念远”就是怀念远行之人。“空”字很有意思,这说明作者知道“念远”是没用的。我怀念你,可是不是不会回来的。下句的“更”字也是如此,我怀念的春天逝去了就回不来了。作者知道这些,知道有些东西无法挽回,可他依然有着“念远”“伤春”的感情,即便那是“空”是“更”。我觉得这很好理解,人身上就是有着情感说不清楚。比如我们看到街上的流浪猫狗自然而然会有一种怜惜的情感,看到弱者就会同情,不知道为什么反正就是有。

晏殊知道“念远”“伤春”没有用,所以要“不如怜取眼前人”我在这里悲伤有什么用呢,不如及时行乐吧。晏殊在面对离别时的做法就是珍惜今天,记住昨天,迎接未来。

其实不只是面对离别,我们在面对人生中的困境时都应该抱有这样的态度。


来者可追


自从残唐五代花间派开创以来,经两宋发展而为婉约派到达顶峰,随后元摧残而明复兴,满清民国乃至近现代,宗之学之者俯拾皆是。大师以及超级大师在所多有。

唐温韦起,五代李氏父子以及冯延巳,北宋大小晏、张欧柳周秦李贺等,后来元好问,陈子龙,纳兰性德尽皆各领风骚。而其中尤其以北宋时成就最高,各人名篇佳作甚多,高下难定,只能说后人各有所喜罢了。

婉约一派,作品可喜者很多,然而作为词人,非要说更欣赏哪一位,那就是晏殊了。

晏殊,字同叔,江西临川人,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累官秘书省正字,右谏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集贤相,以观文相出知永兴军。死后赠临淄公,谥元献,后世称晏元献。

晏殊以词著称,尤其擅长小令。风格婉丽、中有沉郁,不流于轻浮,为当时词坛所重。传柳七拜见晏殊,晏不喜,问柳:俊彦作曲子么?柳答:一如相公亦作曲子。晏回:殊虽作曲子,不曾道“彩线慵拈伴伊坐”,柳遂退。虽不喜柳,但又识才荐才,范文正,欧阳文忠,都是出自他的门下。

晏殊处在北宋发展最高峰的时段,一生显贵,做过二十年太平宰相。作品旖旎欢愉中孕育着沉郁悲戚。比起前面“花间”诸子,显得青出于蓝。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这一联对仗工切,音韵温婉,出句伤春光之流逝,对句感怀旧之归来。率为千古名句。

满目山河空念远,

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

以晏殊之身份,如此“念远”“伤春”,笔力沉重,格调高健却不失之温婉,实乃晏殊词中别出一格。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

这三句朴实无华,不做修饰,不见一字伤离却道尽离别滋味。

一场愁梦酒醒时,

斜阳却照深深院。《踏莎行》

好梦无愁却因酒醒,斜阳返照庭院深深,一场暮春浓睡起,引却淡淡哀愁。

无情不似多情苦,

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

只有相思无尽处。

只这四句,道尽了人间相思苦,纵是天地有涯,相思也无尽头。


梅苑俗客


柳咏一一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

本篇是刘永的代表作,词人在倾吐难以割舍的离绪时,也发抒了他终身失意的感慨。作者游学京都,曾出入歌楼舞榭,由于他精通音律,教坊乐工每有新的曲谱,便请他填词。他曾自豪他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宋仁宗看了他这首《鹤冲天》,认为他品质恶劣,不让他中进士,反而挖苦说:"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去填词!"从此刘永一生不得志。他穷愁潦倒,传说死后无钱下葬,还是妓女们出钱合伙儿把他收葬的。

不难看出,这首词融进了他的不幸遭遇,反映了他不得不离开京师远走他乡时的抑郁心情,包括心灵上失去慰藉时的痛苦。

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名篇,主要还在于它的艺术性。首先是它善于铺叙。这首词是长调,这首词采取由外到内,由近及远的艺术手法,层层推进,步步深入,天然浑成,不露痕迹。

刘永他具有组织长篇的才能再加终生填词,经验丰富,技巧纯熟,能够"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煦《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