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這兩天,謝娜、張傑被爆離婚的消息,震驚了很多人。原來,近日有網友爆料張傑謝娜現身民政離婚。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眾所周知謝娜與張傑結婚有8年了,他們一直是娛樂圈的模範夫妻。

從2018年兩人喜得一對雙胞胎女兒,一家四口其樂融融,生活美滿。但是這一次為什麼會出現在民政局呢?

這不僅讓吃瓜群眾浮想聯翩,加上最近有媒體傳聞指張傑出軌妻子謝娜的閨蜜張碧晨被抓包,還指謝娜要封殺張碧晨。

最後還是謝娜站出來在社交平臺上發佈與張碧城的聊天記錄,破謠言,然後又曬出和張碧城的合影才平息風波。

當網友拍到兩人民政局出現的照片,這時又有不少的網絡大V開始散播兩人感情不和的傳聞。

隨著事情不斷髮酵,讓外界也對兩人的婚姻產生了懷疑。

這個時候網上卻又開始出現質疑張傑和謝娜離婚的言論。

隨後,卻讓這些大V活生生的打了臉,有知情人透漏兩人去民政局不是為了辦理離婚手續,而是去補辦結婚證。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這就讓外界一臉懵逼,兩人結婚八年難道還沒有辦理結婚手續?

知情人員隨後透漏到,原來當初謝娜和張傑結婚為了保證婚姻,謝娜直接把結婚撕了。為了表達永遠相愛、白頭僧老的決心。

現在要給雙胞胎女兒上戶口需要結婚證,無奈兩人不得不重新補辦。不得不說謝娜真是一個有趣女子,總是可以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很多的樂趣。

這讓我想起1919年,民國才子林語堂對新婚妻子廖翠鳳說:“結婚證書只有在離婚時才有用,我們燒掉它吧,今後用不著它的。”

在徵得廖翠鳳的同意後,隨後一根火柴燒了結婚證,兩人卻相濡以沫57年。

張傑與謝娜真正的恩愛不在結婚證上,燒了結婚證意味著不想離婚,這次去民政局低調辦理結婚證,謝娜可能也沒有想到以後還要給孩子上戶口吧。

這種愛情不由讓粉絲們羨慕。隨後網友送上誠摯的祝福。那麼自媒體時代越來越多熱點新聞的可信度還能有多少?

在當下自媒體時代消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可信度卻越來越低,社交媒體讓普通人擁有了自由表達的權利,尤其是網絡大V的權威性更強,而這種權利時常會遭到濫用。

一些自媒體隊伍中人才良莠不齊,部分網絡大V在報道新聞時不考慮自身的社會職責,使原本報道事實變成了娛樂大眾,爭相炒作的新聞。

自媒體大軍裡總有一些“熱愛”暴力的人去指向各處。

通過各種自媒體社交平臺進行斷章取義,往往通過一些文字就能激發群眾的負面心理。

甚至有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新聞媒體將輿論引導至錯誤的方向喪失了做自媒體的道德底線。對此大家都無能為力,因為無法堵住別人的嘴。

話說這個月的熱點新聞層次不窮啊,10月15日。關於范冰冰的不雅床照在網上瘋狂流傳。

有某人爆料范冰冰為了演藝生涯,不惜用身體交換,換取資源,稱范冰冰的成名史實際上是走了捷徑。

發出的照片上范冰冰眼神迷離,熟練的拿著香菸,照片發出後,立馬發酵。

很多網友認為這樣的形象和心目的中的女神形象大相徑庭。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然而,這張照片其實某些人惡意造謠,發冰冰的反黑站早已澄清。

其實這張照片是13年拍攝《週末畫報》雜誌視頻的截圖,並不像網友描述的那樣不堪入目。

在外界都稱讚這組雜誌,是范冰冰硬照的巔峰代表之一,沒想到這組雜誌被截圖成照片被人拿出捏造,真是可惡只極。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其實在范冰冰出道的這些年來,一直有謠言層出不窮,范冰冰也一直在澄清,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拿出來,希望那些造謠者適可而止,也希望自己不再被造謠所困。

范冰冰經紀公司針對近日遭到惡性評論虛偽事實傳播導致的名譽毀損,語言攻擊等評論,將進行法律應對。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對於越來越多針對藝人的網絡暴力,很多網民想的總是,以明星的名氣收入,他們應不應該承受,憑什麼不承受。

卻不曾想過,作為個人,自己應不應該去參與。

某些網絡博主通過網絡社交平臺捏造事實蹭熱點、想火、漲粉不是這樣玩的,在自媒體時代寫什麼都要有底線。

蹭熱點就是要有道德底線,不要為了流量不顧道德底線,不要因為偏激的內容創作引發了社會輿論,引起很多用戶的情感爆發,最終喪失了一個自媒體人的道德底線,後果只能是法律的懲罰。

網警:網絡暴力,向來是互聯網的痼疾。在虛擬身份的掩護下,狠戾的惡意經由鍵盤傾瀉而出,傷害著無辜的受害者,也汙染著我們珍視的網絡輿論空間。網絡之地,並非法外之地,網絡暴力放任下去,必將釀成更多的悲劇。

文字語言的力量是強大的,它可以激勵一個人,也可以直接或間接毀了一個人。

2019年10月14日,年僅25歲的崔雪莉在京畿道城南市的家裡被發現身亡,韓媒確認崔雪莉於家中身忙,曾患有嚴重的抑鬱症。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當天崔雪莉微博癱瘓了。網友們鋪天蓋地刷著‘′當你死去,全世界都開始愛你”,"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諸如此類的話語。

其實有很多人都發現,崔雪莉的各種反常,早有徵兆。

早在2017年2月,雪莉在ins上發了一張斷頭斷手斷腳的洋娃娃的圖片:並配文:“你的一部分,請走好”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過了幾日,雪莉又在ins上發了一張斷頭斷手斷腳的芭比娃娃的照片:一個完整的洋娃娃被掰去了腦袋,四肢。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我們現在去想想她也許拿洋娃娃和自己做的對比。那時的雪莉已經不對勁了,然而無論是媒體還是網友都沒領會到,只是在罵她“變態”。

很少有人注意到,她發出的照片手腕上有傷疤,可能是曾經割腕的痕跡。

惡意的揣測性報道、謠言四起,讓一個年僅25歲的花季少女獨自承擔。

當網友罵她蕩婦、不知檢點、神經病時,或許都是導致她抑鬱的一個原因,甚至是往她身上捅的最後一刀。

一個人罵她可能是沒什麼那要是一萬個人甚至更多的人罵她,你知道這種傷害會有多大嗎?

你可以討厭她,覺得她醜,自私這都是正常的,你說出來,也算理性表達。但是用文字進行人身攻擊, 是另一碼事好吧。

崔雪莉的崩潰,崔雪莉的抑鬱,她經受的痛苦以及她最後的自殺,或許不是網絡暴力直接造成的呢?

那間接因素呢?鋪天而來的謠言也許淹沒了幕後真兇。

那麼,這時候,我們就聯想到了另一個原因:韓國娛樂圈的潛規則、

大家還記得當年的張紫妍案件嗎?會不會有一定的關聯?張紫妍的慘案至今仍然未得昭雪,我們對韓國娛樂圈的黑暗現實,也是心有餘悸。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在韓國維基百科“自殺”這一欄目下,有統計韓國各種不同職業自殺的原因。其他職業有工作壓力大,失業找不到工作等。

但在藝人這一欄裡,維基引用《體育首爾》的話,是這麼說的:曾經有人權機構去韓國進行調查,發現韓國演藝界60%的藝人曾受到過性交易壓力。

其中,240多名新人女演員中,有五分之一曾被迫性交或接受要求,一半被強迫喝酒。三分之一曾遭遇不情願的身體接觸和性騷擾。

我們希望韓國的記者們,這次可以找出更多真相。

當今熱點娛樂新聞中網絡暴力早已屢見不鮮,被網絡暴力抹殺的也不僅僅只是一個張傑、謝娜,一個范冰冰,一個崔雪莉了。

在網絡暴力的構成中,不乏一些陰謀者,一些為了某些個人利益而蓄意製造的。

但還有不少人是被誤導的良善大眾們,原本良善,卻被誤導,淪為暴力的一份子!

其實,面臨網絡熱點時,保持一份冷靜,保持一份甄別的熱點事件真假的意識。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降低網絡暴力的發生。

所以我們不要輕易給事和人下定論貼標籤。無心之語會引起眾人群起而攻之,最後給當事人帶來不可磨滅的痛苦記憶。

面對熱點事件時,很多人成了道德衛士,但是如果人云亦云,不擦亮眼睛,可能就變成了劊子手。

羅志祥就自己寫過一首歌《夠了》專門就是反對網絡暴力的,其中歌詞“按鍵傷人”一語雙關。

MV最後寓意,你現在網暴別人,某一天也許就會被網暴。而且最後鍵盤後面的不知道是人還是隻“猴子”

“自媒體平臺、熱點事件”有多少人為了流量與收益,淪為了劊子手

人的價值不能僅僅以你所看到的畫面作為評斷,打開你的頭腦,用你的智慧看見沒看見的事。

自媒體時代是一份人人都看好的工作,簡單輸出內容就能換取更多收益所以人人都覺得自媒體門檻很低還能賺錢。

好文筆可以自由地抒發自己的感情,可以在文字的世界中尋找到一種無法言語的歡樂。

但是隨著運營競爭激烈,運營就不再單純,很多運營者為了博人眼球創作變得不再單純,而是摻雜一些目的性,那就是流量和收益!

為了流量收益虛構造謠、“抹黑”、“蹭人血饅頭”、媒介審判、暴露個人隱私、網絡暴力……挑動渲染情緒等各種自媒體亂象也層出不窮。

“人人都有麥克風,人人都能當記者”,這就是自媒體時代的主要特徵。“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做自媒體不能為了熱度,為了利益,散步不實言論而放棄社會責任的理由。

今年就有很多不同平臺的自媒體賬號被封,原因就是內容創作引發了社會輿論,引起很多用戶的情感爆發,最終賬號被封。

這樣的內容創作方式雖然是成功吸引眼球了,但是最終也是沒有任何意義,連最基本的賬號安全都不能保障,有再多的流量又有什麼作用呢?

最後越來越多自媒體道德倫理突破的亂象,讓傳播的底線被一次又一次降低。互聯網不是垃圾場、不是負面情緒的宣洩場。自媒體時代,更需要守住各自的“道德底線”

(心靈設計師:感謝你的閱讀,感恩的心送給你。在這浩瀚的網絡裡,我會一直堅持正能量的導向。或許微不足道,但您的關注和留言支持就是小編的全部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