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地產項目五證不全售房?住建局:重點監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保定一地產項目五證不全售房?住建局:重點監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近日,有網友質疑,保定雲水灣項目五證不全仍在售房。具體情況究竟如何,施工工地是什麼階段,是否證件齊全,如果市民有簽訂相關購房協議,是否具有法律效益……河北青年報記者對此進行多方走訪調查。

■調查

項目地塊:拆遷工作大部分完成,暫無施工跡象

根據保定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下發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記者找到了位於蓮池區北三環南側的雲水灣項目現場。其周邊有河西營、東良、譚莊等村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中提到,該項目位於一條"規劃六路"東側。目前,規劃六路暫未修建。此外,該證件中提到,"雲水灣"項目建設規模23.8萬餘平方米。

保定一地產項目五證不全售房?住建局:重點監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項目地址大致方位)

記者在該項目所在地周邊的譚莊村看到,裡面大部分的拆遷工作已完成。現場已安裝藍色圍擋,場內土地已經基本平整,裸露土地也被黑色苫布所覆蓋,但暫未看到進一步的施工跡象。在現場,還有相關人員向市民指引介紹該項目情況。

保定一地產項目五證不全售房?住建局:重點監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項目現場)

接待人員:項目沒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4月14日,記者以市民身份對該樓盤銷售情況進走訪調查。在云溪九城接待處,一位接待人員在沙盤前向記者介紹雲水灣項目的總體規劃和區位佈局等情況。他介紹,目前2號樓、5號樓還有6號樓在排卡。開盤後,誰先排卡誰先選房,排卡還有(高層)1萬抵2萬,(洋房)5萬抵7萬的優惠政策,目前已到120多名快130了。如果沒選上,可以退錢。

保定一地產項目五證不全售房?住建局:重點監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當記者詢問該樓盤相關證件辦理情況時,該接待人員表示,目前下來了三個證件,第四個證件已向保定市行政審批局提交了,但是暫時還沒下來,也沒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同時他還表示,可能週六日開盤,但那時沒有商品房預售許可證。

4月19日,記者再次以市民身份前往云溪九城,當日該處聚集著不少前來看房諮詢的市民。接待人員向記者介紹到,雲水灣項目已於4月18日開盤,賣了100多套,主要針對排卡用戶。

而近期,在網上記者也發現不少關於雲水灣開盤、選房等相關信息的抖音視頻。而朋友圈中,還有不少中介在發佈關於雲水灣項目銷售信息。

保定一地產項目五證不全售房?住建局:重點監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回覆

開發商:該項目沒有進行排卡、開盤以及銷售

據瞭解,雲水灣項目建設單位為保定市隆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在天眼查信息中,保定市中翔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翔地產)為其大股東,持股100%。

為此,記者聯繫到雲水灣項目所屬的保定市中翔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項目證件不全,並未進行排卡、開盤以及銷售。云溪九城裡,只是雲水灣的展示。

保定一地產項目五證不全售房?住建局:重點監管,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而對於在云溪九城中,所遇到的多名向記者介紹推銷雲水灣房子的接待人員,該負責人稱,不知道是不是他們的工作人員,有可能是經銷公司。

同時,他還表示,在裡面的排卡、銷售,有可能是一種無權的行為。如果在裡面發生了排卡、開盤、銷售的行為,無論跟誰籤的合同,是無效的。

住建局:重點監管該項目,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記者從保定市行政審批局瞭解到,目前雲水灣任何樓棟都沒有辦理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而記者也未在保定市行政審批局官網查詢到雲水灣的預售證信息。

隨後,記者聯繫到保定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而開盤售賣,屬於違規行為。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對這個項目將會重點監管,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嚴肅處理。

■專家

律師:五證不全房子購買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對於五證不全的房子存在的風險,記者聯繫到一位在保定從業多年的律師。他表示,如果購買了這類房子,購買者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同時,其房屋購買合同有可能導致合同無效,最終會按無效合同處理。無論合同有效、無效,一旦出現糾紛,合同目的可能不能實現,購買者的合法權利得不到保障,為此他呼籲不要購買五證不全的房子。

相關鏈接:

2018年2月14日保定市人民政府公佈實施《關於進一步規範主城區房地產市場秩序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嚴格預售許可。房地產開發企業在依法取得預售資格後,方可進行廣告宣傳。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之前,嚴禁以高息誘惑等方式進行非法融資,嚴禁以發售VIP卡等方式變相預售,嚴禁進行各種形式的銷售廣告。"

據新華社消息,2018年河北省住建廳、國土廳等多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建立健全房地產開發領域違法建設防控治理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河北將對房地產開發中發現的各類違法行為實施嚴厲處罰,對擅自預售商品房的企業一律依法沒收違法所得並處已收預付款1%的罰款;將建立"黑名單"制度,名單中的企業和人員,5年內將不得進入該市場。

本報記者 萬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