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旅游全域化+文创产品化

丹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这里古称齐乐郡,14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源远流长;

这里是中国桔橙之乡,柑橘种植历史上千年,西汉《史记·货殖列传》有记。

这里是成语“登大雅之堂”典出地,城南边笔架山上的“大雅堂”是近千年来尚学之士追捧之地。

这里有宛若世外桃源的”四川最美古村落”——幸福古村……


丹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幸福古村


这里,是眉山市丹棱县。

如今,这座有着诸多美名的县城,又再次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依托“长在农业、优在生态、特在文化、都市近郊”的县域优势,以农业为基础、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丹棱县整合资源,科学布局,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构建起“文化+创意+销售+体验”的文创空间,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丹棱人,也在文旅融合之路泽被下尝到了甜头,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丹棱县共计接待游客402.37万人次,同比增长11.53%;实现旅游总收入36.94亿元,同比增长15.7%。


全域旅游 见山见水留乡愁

一幢幢土墙青瓦的川西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布满岁月痕迹的石板路串起村庄的阡陌交通……

丹马盐铁古道,布满青苔和脚板印痕;古道曲径通幽,溪水潺潺而流。

走进眉山市丹棱县幸福古村,感受到的是古朴、静谧、祥和,宛若世外桃源。

这里,曾是上世纪80年代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外景拍摄地。如今,古村以其独特的古村落资源,成为全国特色村庄、全国绿色村庄、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入选首批“四川最美古村落”、四川乡村旅游精品村寨。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承载的是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依恋与渴望。‘老屋、老树、石板路’标记的是一段难以磨灭的记忆。丹棱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人文风光。我们将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大力实施旅游腾飞行动,全速推进全域旅游化,加大项目建设。让近者悦,远者来,在丹棱见山见水留住乡愁。”丹棱县委书记宋骥说。

作为全国首个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试点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丹棱县近年来以全域旅游为突破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大”处着眼,强调全空间大拓展、全产业大融合、全领域大布局;从“小”处着手,将举措具体落实到一个小村、一个景点,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顶层规划作牵引。对标“五美五有”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对古村按照“严格保护、尊重传统、适度开发、产村相融”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规划引领、整合资金、示范打造、招商引资”,实现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项目工程为抓手。今年1月7日,丹棱与陕西汉华产业集团成功签约幸福古村——齐乐桃源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该项目是丹棱县成功引进的首个投资100亿元的重大项目。


丹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幸福古村


目前,幸福古村“保持原貌、呈现乡愁”的提质升级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充分盘活丹棱县梅湾湖景区、幸福古村周边旅游资源,引领带动全县文化、旅游、养生、农业等多个关联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激发丹棱县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的新活力,助力丹棱成为未来成都南线的旅游集散地,并形成以“四区八景”为重点的全域旅游空间布局。

在丹棱县齐乐镇龙鹄村“桔橙小镇”项目建设现场,数名工人正在进行房屋内装及外墙装饰。“桔橙小镇”项目地处丹棱县国家乡村公园旅游环线入口,项目充分挖掘龙鹄山水林道等自然资源,以桔橙元素为特色,未来将建设集民房安置、博览休闲、民宿体验为主题的文农旅融合先行区。

丹棱有着“中国桔橙之乡”美誉,自古就有着种植柑橘的历史。西汉《史记·货殖列传》《上林赋》、西晋《蜀都赋》、清《丹棱县志》乾隆版中物产篇,地理志以及现存于丹棱龙鹄山的唐代石刻《松柏之铭》碑中,均有描述。

立足现有自然、文化资源优势,聚焦文旅融合攻坚,丹棱在激活旅游资源上提速突破。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项目带动。据了解,今年1到3月,丹棱县33个文旅项目正加紧建设。

目前,丹棱正着力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旅游示范点,力争成为眉山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的“西翼之星”,建成中国西南地区乡村度假、绿色养生、高端会务“首选地”。


文化为魂 文创产品渐入佳境

大美丹棱,传承着近千年文脉。

“非大雅之人不能登大雅之堂为余师友,非大雅之作不能登大雅之堂与余神交。”自黄庭坚写下这句话后,大雅之堂便成为后世近千年来尚学之士追捧之地。

作为成语“登大雅之堂”典出地,丹棱以“大雅文化”为核心,以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深入推进文旅融合,推动丹棱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在规划上,丹棱依托大雅堂博物馆、大雅堂公园、白塔公园、齐乐公园,通过丰富文化研学活动与文教业态,创建研学旅游基地,打造集文化体验、生态科普、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雅文旅产业综合体。

在路径上,丹棱将目光瞄准了有千年历史的桔橙文化,通过构建“文化+创意+销售+体验”的文创空间,开展异业结盟,联合本土果酒、桔橙、脆红李、枇杷、葡萄等企业和农场,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用文创为文旅融合发展赋能。

春末时节,四川威兰特食品有限公司果酒灌装生产车间里,10余名工人正娴熟地进行着封箱、打包等工序。作为眉山市首家桔橙类发酵果酒生产基地,自今年1月14日投产以来,果酒销售持续向好。


丹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精深加工业——果酒


“3月公司果酒销量约50万瓶,销售额突破500万元,一季度签单量达到3000万元。”公司负责人倪伟介绍到,从目前来看,果酒销售已超过预期的3倍以上,预计今年产值将超过8000万元。

桔橙类果酒及相关产品的研发打造,打开了丹棱桔橙精深加工的大门,这也是丹棱桔橙产业在深加工方面的首次尝试,进一步完善了丹棱桔橙产业链,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进一步拉长并完善产业链,威兰特还尝试与旅行社展开合作,将公司纳入旅游环节,进一步擦亮“丹棱桔橙”这张牌,促进桔橙产业精深加工更好地良性发展。

在发展桔橙精深加工之外,对于“桔橙文化”的开发,丹棱有更大胆的尝试。

去年底,一个圆滚滚、胖乎乎的身影出现在成都市宽窄巷子东广场上,它憨态可掬的动作、幽默风趣的语言,引得游客们笑声不断。它正是丹棱桔橙吉祥物“桔宝”。

“我们将‘桔宝’作为丹棱桔橙的形象吉祥物,主要是希望让大家看到‘桔宝’的同时,就想起丹棱的桔橙。”丹棱县文广旅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丹棱县正围绕“桔宝 ”,打造一系列产品。“现在已推出桔宝系列漫画故事,以及抱枕、体恤衫、书签等50多种周边。未来我们希望,能将‘桔宝’这个IP打造成为熊本熊一样的品牌。”

多处发力,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丹棱县还利用优势农业产业,依托唢呐、迎亲、牛儿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举办各类文化旅游节,宣传城市品牌,发展文旅观光项目,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玩。


产业反哺 文化院坝创新乡村治理新模式

4月底,阳光灿烂,张场镇小河村德祥文化院坝里,村民们正在排练为“七一”准备的节目。

自2014年开始建设以来,这个有传统的舞台、卡拉OK厅和配上了电脑和无线网络的文化院坝,成为了村里老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文化院坝满足了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如果没有产业支撑,文化也不容易长久。”德祥文化院坝创办人文德祥说,为促进文化与产业融合,他将文化大院和水果专业合作社有机融合,借助自家文化大院的知名度,打开合作社的市场和销路,果不其然,前来接洽水果供销兼参观文化大院的客商络绎不绝。“去年,我们村人均增收六到八千元。”

文化院坝助推产业发展,产业发展带来的收益又反哺文化院坝。这样的良性循环,使德祥文化大院更具活力朝气,也将一批新生代年轻农民聚在了一起,齐心协力发展产业,群策群力开展文化活动。


丹棱: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

文化院坝


市场有需求,政策也给力。近年来,丹棱县通过设立“引导专项资金”30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3600余万元参与文化院坝建设,建成民间众筹文化院坝100个,通过“院坝+合作社”搞销售,“院坝+公司”搞加工,“院坝+农家乐”搞旅游,文产碰撞激活“美丽经济”。

依托文化院坝,丹棱大力打造“大雅新农民·快乐新农村”“乡村春晚”“党群集中活动日”三大品牌,全县每年举办文艺演出、各类活动1200余次,受益群众达12万余人次。

此外,丹棱还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开展“丹棱榜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实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践站、实践传习点建设,创新实行“道德超市”“文明信用社”等以德换得模式。张场镇万年村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成功入选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公示名单的村。

将文化繁荣植根于传统沃土之上,用创新创造激发文化活力、汇聚发展力量,加快县域高质量发展步伐,渐入佳境的丹棱,正向打造中国美丽乡村典范、建设“大雅家园·幸福丹棱”目标奋力前进。

(余友 程欢悦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梁鹏 常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