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士輸液怎麼才能不出錯?醫療事故怎麼預防?這項制度很重要

最近一則醫療事故引起了廣大網民的熱議,5歲患兒朱某某因病毒性腦炎入住宜興市人民醫院。護士誤將甲硝唑當成甘露醇給予靜脈輸液,後來患兒在其他醫院因搶救無效死亡。儘管甲硝唑和患兒死亡有沒有直接關係目前尚無結論,但是護理工作的嚴謹性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重視。

護士輸液怎麼才能不出錯?醫療事故怎麼預防?這項制度很重要

醫院裡護士的工作是非常忙碌的,領藥、配藥、輸液、測體溫、量血壓......小小的護士站承擔著一個科室七八十個患者的護理工作。如何在百忙的工作中做到有條不紊?怎麼樣才能做到不給患者輸錯藥?三查七對制度很重要。

三查是: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後查

具體內容為:

查藥品的有效期,配伍禁忌。

查藥品有無變質、渾濁。

查藥品的安瓿有無破損,瓶蓋有無鬆動。

七對指的是:查對床號、查對姓名、查對藥名、查對劑量、查對時間、查對濃度、查對用法。

一注意:注意藥物過敏史,注意用藥後的反應。

三查七對是護理學界的老前輩黎秀芳教授在五十年代提出來的,逐漸成為全國各個醫院的核心護理制度。

護士輸液怎麼才能不出錯?醫療事故怎麼預防?這項制度很重要

現階段“三查七對”在不同醫院有所演化,逐漸變成“三查八對”、“三查九對”、“三查十對”等等,比如“八對”把藥品的有效期納入,“九對”把過敏史納入,“十對”把性別納入。

即便在同一家醫院,不同科室的查對內容也是有所差異的。比如,精神科把患者的表情納入查對,輸血科把血型和交叉結果納入查對。

查對制度不僅在病房輸液時很重要,在手術室它演變成了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手術的安全核查由手術室護士、麻醉醫師、手術醫師三方共同完成。

護士輸液怎麼才能不出錯?醫療事故怎麼預防?這項制度很重要

麻醉實施前:對患者身份、手術方式、知情同意情況、手術部位與標識、麻醉安全檢查、皮膚是否完整、術野皮膚準備、靜脈通道建立情況、患者過敏史、抗菌藥物皮試結果、術前備血情況、假體、體內植入物、影像學資料等內容進行核查。

手術開始前:對患者身份、手術方式、手術部位與標識、風險預警等內容進行核查。

患者離開手術室前:對患者身份、實際手術方式,術中用藥、輸血的核查,清點手術用物,確認手術標本,檢查皮膚完整性、動靜脈通路、引流管,確認患者去向等內容。

過去由於核查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嚴格,手術部位錯誤,紗布塊、止血鉗遺留患者體內的醫療事故報道曾經屢見不鮮,現在由於手術安全核查制度的嚴格執行,這類醫療事故已經很少見。

隨著我國的醫療管理越來越科學,查對制度越來越完善,我希望宜興患兒的悲劇不再發生。

注:本文引用了《手術安全核查制度》(衛辦醫政發〔2010〕41號)的內容。#我為中醫藥代言#

#清風計劃##健康真相館#@健康真相官@頭條健康@微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