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在文學作品或者影視劇裡,我們經常能看到,古人很能喝酒。“李白斗酒詩百篇”,唐朝時的斗大概合今天的兩升,也就是說李白喝4斤酒就開始作詩了,現代人喝這麼多估計只能“尿溼”了。還有困惑了我多年的武松,喝了18碗酒,還上山打老虎呢。古代人為什麼會有這麼高的酒量呢?其實奧秘在於酒,古代人喝的酒和我們的酒不一樣。

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到古代的時候,最早喝的是釀造酒,用大米,熟米等穀物為原料,發酵而成。因為古代沒有嫻熟的釀造技術,所以這種酒一般都含有很多雜質。所以一般都很渾濁,這就是為什麼有句古話叫“濁酒一杯喜相逢”。

再加上那時候釀酒也沒有無菌技術,所以不光有雜質,還有很多微生物。有人猜測那時候的酒很可能是綠色的。除此之外,表面很可能還會有一層白色的漂浮物,好像白色的螞蟻,所以通常也有“蟻綠酒”之稱。

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這種酒特別容易變質,所以古人喝酒都習慣先煮,像煮酒論英雄的時候,很可能不是為了情調,而是為了殺毒。

在唐代以前的酒,如果用今天的什麼去對比的話,就是醪糟,酒精含量應該就1%,也就是一度左右。

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而酒坊裡賣的酒,往往技術會相對成熟一點,會把雜質進一步過濾。這種酒一般被稱為清酒,技術最好的度數可能會達到5度左右。跟現在的啤酒差不多。所以說李白喝的酒最多就5度,李白那一斗酒就相當於現在能吹4瓶啤酒的你。

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而等到宋代釀酒的技術比之前有所提升,酒精度最高能到10度。這武松喝的18碗酒,最多應該就是這個度數。如果換算成現在50多度的白酒的話,武松應該是喝了一斤。這酒量就算放在現代,也很厲害。不過考慮到武松老家是山東的,在山東,能喝酒的漢子也不難找。

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從元朝開始釀酒的技術有了跨時代的革新。這種技術的改變主要來源於北方有牧民族的影響,因為元朝的建立者是蒙古人,在此之前,北方還陸陸續續存在過遼金等其他民族的政權,因為北方冬季又長又冷,所以他們喜歡喝高度酒取暖禦寒。比如我們熟知的戰鬥民族,他們就喜歡喝伏特加。在元朝時候,歐亞大陸大多數都被蒙古人佔領。他們從阿拉伯俄羅斯波斯那裡學會了蒸餾技術,然後結合中國傳統的釀造工藝,終於造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高度蒸餾酒。

這種手法制出來的酒,酒精度一般都能到40度,最高能達到60多度。我們今天喝的白酒就是蒸餾酒。

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不過關於蒸餾酒的起源時間,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有人認為是在宋朝或者更早的時候就有了蒸餾酒,但是主流觀點還是認為在元朝。看現在那些著名的白酒品牌,如“國窖1573”,他們誕生的年代都沒有比元朝更早的,而且大多數集中在明朝。

古代的人酒量咋那麼好,動不動就十八碗?其實你穿越回去你也行


所以說,不管是李白也好,還是曹操也好,他們喝得再豪邁,也不算真正的能喝。畢竟那時候的酒度數很低,你要是穿越回去,說不定也能喝倒他們。但是碰到武松就不好說了…

大宇明天見,大宇天天見。喜歡探索,宇宙,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大宇茶館,每日最少三更。

【圖片內容來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