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近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张照片,根据照片所配文字,说是在日本川越市的一条河流的岸边,堆着许多破碎的陶瓷罐。仔细一看,这些陶瓷罐根本不是普通的陶瓷罐,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日本四式手榴弹的弹体。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社交媒体出现的图片

1944年底,日本元气大伤,丧失了发动攻击的实力。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的美军各型号轰炸机蜂拥而至,轰炸着这个弹丸小国,并寻找着一切可能的目标:港口、铁路、军事设施、工厂和机场。此外,盟军还通过海上封锁,切断了日本通向外界的供给线,无数美军潜艇就像狩猎一般,将那些试图冲破封锁的日本船只送入海底。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从美军潜艇潜望镜中观察到的日本船只,照片拍摄后不久后,该船便被击沉

从战略上来看,盟军的目标非常明确:即通过“蛙跳战术”,加快逼近日本本土的速度。发动大规模战略轰炸、封锁海上交通线,逐步削弱其战斗力,最后(在必要时)对日本本土发动进攻。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战争期间,土浦市国立学校的大门被拆下,用于战争

在这一情况之下,日本开始为将要爆发的“本土决战”着手准备。当时日本国内的各种资源已经相当的匮乏,特别是用来制造武器弹药的金属。虽然根据《金属类回收令》(1941年8月12日第667号法令),小到金属纽扣、锅碗瓢盆,大到城镇金属路灯杆、雕塑、大门等,都被收集起来用于战争,但那些都只能算作是九牛一毛。四式手榴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1942年,静冈市立安西小学,收集金属日用品

四式手榴弹的起源、结构及使用方法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四式手榴弹

关于四式手榴弹出现的具体时间,现已无从查证。根据相关资料记载,最早开始生产这种装备的,是名古屋一家陶器作坊,之后在有田町、波佐见町、备前这些拥有大量陶器作坊的城镇,开始大规模批量生产。上述地区的作坊,只负责生产四式手榴弹的陶瓷弹体,随后会交给旧日本海军工厂和另外一家私营企业,由他们去填充炸药、安装引爆装置。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四式手榴弹

因为制造弹体的作坊非常多,而且每家作坊的制作手法也不一样,所以四式手榴弹的形状、尺寸、颜色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区别。总体上,四式手榴弹的弹体为卵型,直径80毫米左右(便于握持),重量在453克左右,内部填充有90至130克的卡里特炸药。四式手榴弹的整体结构,就和咱们小时候玩的擦炮差不多,只不过大很多:在陶瓷弹体的顶端,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引爆装置,它由一个带4至5秒延时的雷管,涂有化学物质、质地非常粗糙的木块构成。在引爆装置的外部,为了防止受潮进水,扣有一个橡胶制成的盖子,在这个橡胶盖中,有一片涂有一层摩擦起火化学物质的木片。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四式手榴弹底部,应该是制作它的作坊留下的标记

在使用时,需取下安装在引爆装置外的橡胶盖,然后取下涂有化学物质的木片,与引爆装置顶端的木块摩擦,引燃带4至5秒延时的雷管,最后将其投掷出去。

杀伤力及存在问题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四式手榴弹的陶瓷弹体

相较于那些拉弦、拔保险销的常规手榴弹,四式手榴弹使用起来较为麻烦,而且其陶瓷弹体,无法承受炸药爆炸产生的压力,在炸药爆炸时会立刻破裂,所以其杀伤力要低不少(相较于那些常规金属制成的手榴弹)。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四式手榴弹的陶瓷弹体,话说,就这么一个破陶瓷罐,现在都能卖到140至150美元,折合人民币900多

另外,由于陶瓷有着硬度高、耐磨、但比较脆容易碎的特性,所以四式手榴弹在携带时,很容易一不小心就磕碎。可以想象一下,在弹雨横飞,枪炮齐鸣的战场上,拿着非常容易碎的陶瓷罐是个什么概念?很大概率是,还没来得及使用,就磕碎了。退一步,就算是被成功的投掷出去,也很容易出现在还没飞到目标位置前,就提前摔碎。

日本为决战准备手榴弹,很大概率还未使用就碎掉,现在能卖近千元

“国民义勇战斗队”竹枪训练

四式手榴弹在出现后,被大量配发给日本本土的“国民义勇战斗队”,准备在盟军对日本本土发起的进攻作战时(“没落行动”)使用。另外,有资料显示,也有部分被送往前线,在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中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