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万一咬到人我怎么负责?”“我就问你下不下!”“让你不要坐,非得耽误大家时间” 面对公交车司机的质问,一名女子无奈带着导盲犬下了车。

4月24日,山西太原的女交警莉姐扮盲人体验生活,但在乘公交时遭到司机的拒绝和部分乘客的不满,被赶下车后,导盲犬委屈地哭了。而根据《山西省残疾人保障条例》第41条规定:残疾人凭残疾人证优先购票、优先搭乘各类公共交通工具,免费携带辅助器具和导盲犬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这段记录了“被赶”过程的视频在网络上曝光,引起无数网民关注,截至27日14时,#交警扮盲人带导盲犬坐公交被赶#话题引发3.6亿阅读和8.1万讨论,艰难前行的盲人群体和屡屡遭拒的“导盲犬”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导盲犬乘车遭拒,网民“悲”“愤”交集


根据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显示,截至27日12时,话题的全网相关信息量达5.1万条,来自普通网民的信息量达4.4万条,“导盲犬上公交遭拒”引起了网民的热议,给导盲犬一个宽容的环境也成为不少网民的呼声。

在全网信息的地域分布中,广东、北京、江苏三地网民发声强烈,对事件的关注程度最高;事发所属地山西省的舆论声音则相对较弱,本地网民对这则社会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观察事件在微博传播过程中的网民情绪,“泪”“悲伤”是网民在转发、评论时使用最多的两个表情,盲人在社会活动中一般处于弱势地位,这次的上公交遭拒事件尽管是一次事先设计的“体验”活动,仍然很大程度上赢得了网民对导盲犬的理解与心疼“怒”“心碎”表情则折射出网民对“赶人(导盲犬)下车”的司机和个别乘客的不满。一方面,网民对公交车司机和态度恶劣的乘客给予谴责;另一方面,导盲犬尴尬的现实处境令网民痛心。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公交车司机出于对其他乘客的安全考虑,保持一定的警惕心理无可非议,但“赶下车”做法折射出的,是部分公众对“导盲犬”这一工作犬的认知不足、接受程度不高。

27日,太原公交公司回应称,带导盲犬乘坐公交要出示残疾人证和导盲犬资格证,司机没有要求乘客出示且态度有问题,会予以处理,并加强相关培训。


导盲犬出行阻力尚存,政务官微积极声援


如今仍有不少人会将导盲犬视作宠物犬,还存在“导盲犬会攻击人”的想法,加上一些地方在“导盲犬进入公共场所”管理层面的空缺,使得“导盲犬”遭拒现象屡屡发生。

就在几个月前,有媒体报道,安徽合肥一女子想带导盲犬进海底捞,被拒绝。尽管女子称导盲犬属于工作犬,且有证件,相关规定可以进出公共场合,但仍被拒绝。多日后,该店店长称培训不到位,已道歉。

时间再退回到2019年11月,武汉的王先生带导盲犬进地铁同样遭到拒绝;2019年5月,合肥首只导盲犬Evay乘坐交通工具被拒;2018年5月,盲人歌手周云蓬入住上海酒店导盲犬被拒;2017年,导盲犬珍妮与她的主人陈燕多次被拒上地铁......尽管每一次新闻报道、大v发声都在“导盲犬”的出行阻力上给予强调,但社会整体氛围似乎还在原地踏步。

近日太原再次发生公交司机赶导盲犬下车事件,再次引爆舆论。

根据铀媒统计,参与事件微博传播的各类型政务账号中,检察院、公安、政法委等政务账号参与程度较高,积极声援让“导盲犬”畅通出行。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但总体来看,残联引发的阅读量和互动量最高,传播效果最好,涉及到视障人群及导盲犬的出行阻力议题,残联发出“不让导盲犬再哭泣”的呼声;如@中国残联 发布微博对“《导盲犬》国家标准”进行解读,赋予公众更加严肃的认知。同时,事件还影响着团委、公安、检察院、政法委等部门对“导盲犬出行环境”这一重要问题的认识和判断。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在我国,每只导盲犬的培训成本可达20万元,而淘汰率却在70%至80%。培训成本大、淘汰率高,每一只为视障人士提供服务的导盲犬都来之不易。公共场所被拒绝进入、工作中被打扰、被当成宠物犬等阻力,都严重干扰着导盲犬的工作和生活。

为视障人群及导盲犬的出行创造包容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素养,更是构建社会文明的必经之路。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人文、制度层面渐成共识,导盲犬能否顺利出行?


为保证导盲犬顺利进入公共场所和搭乘公共交通,一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已经出台管理细则、办法规定等,为其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如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第16条早已作出明确规定:“视力残疾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公共场所的工作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残疾人保障法》第58条规定:“盲人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安徽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于近日发布,规定5月1日起,

视力残疾人可依规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及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应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供无障碍服务。


新浪舆情通大数据平台统计发现,全网相关信息的关键词云中,网民对导盲犬的属性和性格特征等的提及频次较高,“聪明”“训练有素”“温顺”“工作犬”正逐步刷新着部分公众的认知。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就在“太原女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事件”曝光的同时,全网掀起一股“与导盲犬同行的”舆论热潮,如相关微博话题均引发大量网民参与传播表态。

交警带导盲犬上公交被赶,“与导盲犬同行”成社会呼声

在已有管理条例、规定的情况下,导盲犬相关知识的全民普及也需提上日程,让社会各界对视障人群和导盲犬的出行多一些

理解和尊重。在导盲犬顺利搭乘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之前,先温和地进入公众认知,无意识排斥带导盲犬乘车的现象才能加以矫正。

*数据说明:本文由新浪舆情通撰写制作,数据来源于新浪舆情通、微热点、铀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数据产品,部分引用外部公开数据与资料。欢迎引用及转载本报告,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