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導盲犬事件背後,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殘障人士”的漠視

“哭泣”的導盲犬事件背後,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殘障人士”的漠視

近日一則,山西太原發生的一起導盲犬被司機和乘客趕下公交哭泣的事件,讓人看了心裡很不是滋味,更多的也是整個浮躁逐利的社會對弱勢群體的漠視,但凡車上有一位乘客懂的導盲犬經歷的怎樣的培訓,但凡大家空出一點時間關心一下弱勢群體生活的困難,我想也也不至於發生這般令人揪心的事,本文將通過介紹導盲犬訓練的過程,望能消除大家對導盲犬的偏見。

“哭泣”的導盲犬事件背後,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殘障人士”的漠視

很久以前,我就聽人說過,我國現有各類殘疾人總數約6000萬人,可以說不是一個小數目,但在路上我們幾乎看不見他們身影,因為我們的無知對他們的出行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直到現在似乎還是沒有引起重視,出門本就困難的人,就連坐公交都要被嫌棄了,我想這僅僅只是眾多問題中的冰上一角。現讓我們去看看這一角中一隻合格的導盲犬是如何長成的。

嚴格的選拔

大家都知道,閉著眼睛在外面走有多危險,因此要充當盲人朋友眼睛的導盲犬,任重而道遠,選拔條件也是很苛刻的,性格上不僅要溫順,還需要足夠的智力、具備善解人意的能力,因此,品種的選擇上,往往是世界名犬,像金毛巡迴獵犬、拉布拉多以及德國牧羊犬等。

“哭泣”的導盲犬事件背後,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殘障人士”的漠視

確定了狗子的品種後,還要在一群不過5—6周大的小犬中,通過一些技巧選拔出其中的佼佼者,在開始一系列高難度的培訓,這個過程往往需要一年半的時間,而這一系列的花費大概就需要10萬元,可見有多不容易。

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看看,一隻不過6周大的小狗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會被挑選上。

  • 在一群狗子面前放上一些好吃的,測出小狗們的定力
  • 放恐怖音樂,測出狗子的勇氣
  • 在狗子玩的起勁的時候,呼喚它,測試它的忠誠

因此兼具定力、勇氣、忠誠的狗子才算是具備一隻合格導盲犬該有的最基本的素質,而這僅僅是開啟嚴格訓練的入場券。

“哭泣”的導盲犬事件背後,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殘障人士”的漠視

得到了入場券的小狗,會在兩個月後送到志願者的家裡寄養,目的是熟悉人的生活環境。

一歲時,小狗們的性格基本穩定,接受、反應能力也達到了最佳,訓練師就會接它們回來訓練,訓練的過程在半年左右。

這半年間,小狗需自如地完成所有基本技術。

  • 遇見障礙物的反應。比如在樓梯口的反應

訓練師會帶小狗到樓梯口,用手拍拍樓梯或別的東西,讓小狗停下來並側過身靠著訓練師,就這樣一遍又一遍,讓小狗形成習慣,一見到樓梯就自動停下來,側過身擋住人的身體,直到成功率達到99%。

“哭泣”的導盲犬事件背後,是人們長久以來對“殘障人士”的漠視

  • 與未來主人的默契

導盲犬要和未來的主人一起進行訓練,主人要學習如何與導盲犬一起工作,如何命令,如何餵養等等。

小狗則要認識新主人的居住生活環境,工作環境。如果雙方配合默契,導盲犬才會被盲人領回家,正式開始“上崗工作”了。

綜上,可以看出。,導盲犬的訓絕非易事,我國許多法律也明文規定的導盲犬的權力,甚至本次事件的發生地,的地方公交條例中也是有記載的,可惜越是事不關己的事越不被人重視。

  • 《殘疾人保障法》第58條規定:“盲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
  • 國務院頒發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第16條也明確提出:“視力殘疾人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公共場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供無障礙服務”。
  • 《山西省城市公共客運條例》第四章三十二條第(五)項明確規定,禁止攜帶動物乘車,但導盲犬除外。

結語

不知道導盲犬的權利,不懂法律對弱勢群體保護,在人人都追名逐利的無心顧及他人的種種前提下,我能理解公交司機為了乘客安全著想的初衷,也能理解乘客不想被耽誤時間而出言傷人的情緒,以及當事人被迫下車的無奈和狗子委屈的心情,也因為理解所以我相信,當他們消除了對導盲犬的偏見時,下次見到導盲犬時大家能笑臉相迎。

而這一切的前提是,我們能夠不斷提高對殘障人士的關注,而不是一次又一次的不了了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