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病毒從哪裡來

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它可以利用宿主細胞中的物質和能量完成生命活動,按照它自己的核酸所包含的遺傳信息產生和它一樣的新一代病毒。第一個已知的病毒是菸草花葉病毒,最早於1899年由荷蘭科學家馬丁烏斯·貝傑林克發現並命名。雖然病毒最早發現於1899年,但是病毒導致的傳染性疾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比如天花、脊髓灰質炎等傳染病。

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據估計,在鳥類和哺乳動物中有超過160萬種未知病毒,這些未知病毒造成人畜共患疾病的風險有待評估。與細菌不同,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它必須依賴於細胞才能生存,要在細胞或動物體內才能完成它的生命里程。

自然界中有的動物能夠長期攜帶病毒,而並不發病,即為病毒的自然宿主。比如野鳥是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H1-16,N1-9亞型流感病毒均可以在野鳥中分離到。能夠引起流行性出血熱的漢坦病毒,則是以老鼠作為自然宿主。此外,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是蝙蝠,目前科學家已經在蝙蝠中分離到多種冠狀病毒。

病毒如何從自然宿主傳播給人

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直接接觸。有些病毒能夠直接從動物傳染給人,比如,人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攜帶漢坦病毒的老鼠而感染漢坦病毒。

中間宿主。許多病毒由自然宿主向人類的傳播過程中需要中間宿主。譬如禽流感病毒一般可以通過家禽或者家畜等傳染給人類,SARS病毒通過果子狸傳染給人類,MERS病毒通過單峰駝傳染給人類,埃博拉病毒通過大猩猩或黑猩猩傳染給人類,尼帕病毒通過豬傳染給人類,亨德拉病毒通過馬傳染給人類,馬爾堡病毒通過非洲綠猴傳染給人類等。

病毒變異傳播。一般來說,不同宿主的細胞特性有區別,病毒入侵和複製所需要的受體、輔助因子等也不盡相同。因此,動物病毒感染給人,並在人群中引發流行,需要突破一定的宿主限制。

以禽流感病毒為例,人可以通過直接接觸高濃度的禽流感病毒而感染,但是病毒在人群中引起大流行還需要進行一系列的變異。為了實現跨種傳播,甲型流感病毒需要改變其宿主感染特性以適應新的宿主類型。而在這一過程中,無論是病毒自身還是宿主細胞因子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流感病毒的高變異特性是病毒實現跨種傳播的遺傳學基礎。由於流感病毒的RNA 聚合酶缺乏校對功能,所以病毒RNA複製時容易出錯而引起突變,如禽流感病毒可通過基因點突變獲得對哺乳動物的適應能力。此外,由於流感病毒為分節段的RNA病毒,可以發生基因重配現象,當兩個或兩個以上具有不同遺傳背景的病毒粒子同時感染一個宿主細胞時,其基因片段可以隨機互換重新組合,從而產生新毒株。

病毒就是通過這種高變異特性,實現在人群中的傳播流行。

為什麼自然宿主攜帶病毒不致病

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近些年來,科學家從蝙蝠體內分離到多種病毒,冠狀病毒如SARS樣病毒等,等絲狀病毒如埃博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均能在蝙蝠體內溯源。一項研究顯示,在蝙蝠身上發現的137種病毒中,有61種為人畜共患病原。蝙蝠是名副其實的病毒攜帶者,但是奇怪的是,雖然蝙蝠身上攜帶著許多病毒,但它自身通常沒有任何症狀。科學家對此也很感興趣。

目前針對蝙蝠攜帶病毒不致病的原因有幾種觀點:

其一,蝙蝠作為能夠飛行的哺乳動物,運動量極高,高能耗的飛行運動能夠使蝙蝠的體溫維持在40℃。這種高溫體徵極大地抑制了病毒的複製。

其二,獨特的免疫系統也是蝙蝠抵禦病毒的重要方法。科學家通過對比發現,蝙蝠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NK)受體和Ⅰ型干擾素基因具有獨特的特性。此前也有科學證實,蝙蝠體內總是保持了一定量的干擾素表達。干擾素是一個很關鍵的抗病毒蛋白,如果它在身體中總是保持“低量”,就相當於動物本身具有“全天候保護”的防禦機制。

如何減少人類感染病毒

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傳染病的防控包括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三方面。

病毒從動物傳到人的過程中,含有病毒的動物即為傳染源,人類直接或間接接觸該類動物均有可能發生感染。為了保護動物的多樣性以及維持生態環境的穩定,我們不可能消滅所有攜帶病毒的動物。因此,科學家們致力於檢測野生動物攜帶的病毒,為防控疫情提供預警預測。

公眾也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並儘量減少與該類動物的接觸。要知道,食用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都使得人類與野生動物的接觸機會增多,為病毒由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為了減少傳染性疾病的發生,我們應該保護野生動物的生存環境,禁食野生動物。

傳染病沒有國界,一旦某些地區出現傳染病的流行,病原體極易通過傳播媒介進行高速傳播,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不論人們身處何國、信仰如何、是否願意,實際上已經處在一個命運共同體中。因此,傳染病的防控需要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民攜手,共同保護野生動物,保護野生動物棲息的環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 施一

編輯:李君

審核:吳衛紅


病毒是這樣從動物“跳”到人身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