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小書架,但是如果問一問孩子書架上的書都讀過嗎,那麼答案十有八九會讓父母失望,從頭到尾認真讀過的書不過少數幾本,能反覆閱讀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說,孩子的閱讀量和擁有的圖書量不成比例,這就意味著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圖書時出現了嚴重的錯位。父母認為好的書,孩子不感興趣;孩子喜歡的書,家長認為不值得讀。對於這個問題,最好的做法是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孩子喜歡讀什麼就讀什麼。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那麼,孩子們持續性的閱讀熱情會從哪裡來?其實只能來自於閱讀本身,來自於閱讀過程中的精神愉悅。成人如此,兒童也是如此。沒有充分體驗過閱讀快感、當孩子養成主動閱讀習慣,你用再多的方法鼓勵他閱讀,或者懲罰他的不閱讀,都是無濟於事的。

一般情況下,閱讀的兒童來自閱讀的家庭。培養閱讀種子的第一步就是要讓他們有親近圖書的環境和機會。家庭藏書非常重要。如果我們做一個更為細緻的調查並進行對比研究,一定可以發現,藏書越多的家庭,孩子的閱讀習慣越好,閱讀量越大。家庭應該有比較豐富的並且質量較好的藏書,而且不是被鎖在書櫃裡當作裝點,而是無處不在,書桌上、沙發上、床頭,甚至廁所裡。

如何讓孩子愛上讀書

要為兒童選擇適宜的圖書,不僅有他現在想讀的、愛讀的書,也應該有他暫時還讀不了的書,並且允許甚至欣賞兒童閱讀的“反芻”行為。大多數孩子有這樣的“閱讀反芻”。他們到了小學高年級或者中學,會偶爾翻出幼兒園或者小學低年級時讀過的一些書,重新閱讀。很多父母看到這麼大的孩子,突然捧起那麼幼稚的書讀,往往會呵斥和責備。其實對於兒童來說,這樣的時光很重要,他們其實是在享受和重溫自己的閱讀童年、閱讀的心情和閱讀的感覺。

有經驗的家長都知道,讓孩子擁有持續閱讀熱情的訣竅在於對孩子閱讀的陪伴,在於那些令人難忘的“親子共讀”時光。兒童的閱讀不是從獨立閱讀開始的,不是從自己捧起書本識字開始的,而是從聽讀開始的,從家長讀書給自己聽開始的。

大聲讀給孩子聽最適合沒有獨立閱讀能力的學齡前兒童和識字不多的學齡初兒童。孩子在快樂的親子共讀中所享受的愉悅,不僅包括從書本中獲得知識的愉悅感,更有親子交流、共同分享的深層情感愉悅。除了讀書給孩子聽,如果能和孩子就閱讀的圖書討論一些話題,將更好地激發兒童閱讀的樂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