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

现在的家长普遍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少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小书架,但是如果问一问孩子书架上的书都读过吗,那么答案十有八九会让父母失望,从头到尾认真读过的书不过少数几本,能反复阅读的就更少了。也就是说,孩子的阅读量和拥有的图书量不成比例,这就意味着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图书时出现了严重的错位。父母认为好的书,孩子不感兴趣;孩子喜欢的书,家长认为不值得读。对于这个问题,最好的做法是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

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

那么,孩子们持续性的阅读热情会从哪里来?其实只能来自于阅读本身,来自于阅读过程中的精神愉悦。成人如此,儿童也是如此。没有充分体验过阅读快感、当孩子养成主动阅读习惯,你用再多的方法鼓励他阅读,或者惩罚他的不阅读,都是无济于事的。

一般情况下,阅读的儿童来自阅读的家庭。培养阅读种子的第一步就是要让他们有亲近图书的环境和机会。家庭藏书非常重要。如果我们做一个更为细致的调查并进行对比研究,一定可以发现,藏书越多的家庭,孩子的阅读习惯越好,阅读量越大。家庭应该有比较丰富的并且质量较好的藏书,而且不是被锁在书柜里当作装点,而是无处不在,书桌上、沙发上、床头,甚至厕所里。

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

要为儿童选择适宜的图书,不仅有他现在想读的、爱读的书,也应该有他暂时还读不了的书,并且允许甚至欣赏儿童阅读的“反刍”行为。大多数孩子有这样的“阅读反刍”。他们到了小学高年级或者中学,会偶尔翻出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时读过的一些书,重新阅读。很多父母看到这么大的孩子,突然捧起那么幼稚的书读,往往会呵斥和责备。其实对于儿童来说,这样的时光很重要,他们其实是在享受和重温自己的阅读童年、阅读的心情和阅读的感觉。

有经验的家长都知道,让孩子拥有持续阅读热情的诀窍在于对孩子阅读的陪伴,在于那些令人难忘的“亲子共读”时光。儿童的阅读不是从独立阅读开始的,不是从自己捧起书本识字开始的,而是从听读开始的,从家长读书给自己听开始的。

大声读给孩子听最适合没有独立阅读能力的学龄前儿童和识字不多的学龄初儿童。孩子在快乐的亲子共读中所享受的愉悦,不仅包括从书本中获得知识的愉悦感,更有亲子交流、共同分享的深层情感愉悦。除了读书给孩子听,如果能和孩子就阅读的图书讨论一些话题,将更好地激发儿童阅读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