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网约车98天后重启:去见老朋友、给孩子打疫苗、大吃一顿

武汉网约车98天后重启:去见老朋友、给孩子打疫苗、大吃一顿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黄永进)疫情突然而至,改变了很多人的出行计划,也意外地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轨迹。两个多月过去,武汉网约车重新启动,人们的出行和生活终于按下“重启键”。这些日子,他们经历了什么?对生活的理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网约车复工后最想去哪里?五位乘客讲述了他们的故事和出行愿望。

武汉网约车98天后重启:去见老朋友、给孩子打疫苗、大吃一顿

叔叔患新冠去世她仍守在一线:疫情让我更珍惜亲友

疫情期间,潘秀娟的叔叔患新型冠状肺炎去世了。知道这个消息后,潘秀娟当时就傻了,脑袋一片空白,记得年前他还邀请父母一起吃饭。“那时我正在武汉做志愿者,给各医院及单位配送物资。我的家人知道后,都非常反对,特别是我妈妈。疫情早期由于物资紧张,我经常给家里送些菜,但我妈都直接扔了,说怕有我带的病毒,气得连续吃了几天救心丸。”潘秀娟回忆道。

潘秀娟说道,自己之前已经做了二十多年公益,家人的阻拦并没有让她放弃。但是叔叔去世对她内心冲击特别大。“得知消息的那天,我暗暗下决心,为了父母,为了孩子,我再也不出去了,谁再叫我出去,我就骂他。”可是第二天,一打开微信群,看到志愿者群里在分配任务,潘秀娟还是忍不住出去了。

很多朋友听说潘秀娟在武汉一线做志愿者,都把他们的好吃好喝的,以及防护物资寄给她。一个在意大利的朋友给潘女士寄了很多维生素C。意大利疫情也很严重,潘秀娟问她口罩够不够用。她说:“潘姐,我只要不出门,口罩都够用。”后来潘秀娟才知道,她其实是把口罩一个不留地寄给到了武汉。还有一位三十年没有联系的朋友,知道潘秀娟在做志愿者,不管她回不回信息,每天早上一定道早安,确认她活着,后来潘秀娟每天发条朋友圈,让所有亲友知道她活着。“等疫情完全结束之后,我要经常组织家庭聚会,也要多去拜访朋友。经历这些事后,突然变得特别珍惜亲友,敬畏生命。”她说道。

武汉网约车98天后重启:去见老朋友、给孩子打疫苗、大吃一顿

疫情期间作为医生不慎发烧:希望生活能恢复正常

王珩在武汉儿童医院工作,在疫情期间为远程会诊提供技术支持。武汉儿童医院是武汉市唯一一个接受新冠患儿的定点医院。

疫情初期,一周的远程会诊数量相当于过去一个月。工作量也倍增。王珩的排班,从开始时一周三个白班、一个夜班,到后来每周有四五个白班加一个夜班。“疫情期间,我都在工作,爸妈在家都特别担心,但是没办法,这是我的基本职责。”他说道。

1月21日,王珩发烧了。“中午感觉不适,午休之后仍然发热,体温计一量,37.3度。当时心里有点紧张,但在同事们面前还是强颜欢笑,说发热正好是自己白细胞在努力工作的证据。”王珩回忆起来还是有些余悸。当天,领导让他拿药回去自行隔离,回到家,王珩赶紧吃了各种药。同事们也纷纷打电话过来询问情况。“当时自感觉尚可,但一晚上体温却不断波动,最高时接近38度,有生以来头一次畏寒,出了被子就打哆嗦,上下牙都在打架。”

第二天早上量体温发现恢复正常了,王珩说自己真是深刻体会到人世间最美妙的成语“虚惊一场”。随后,他赶紧同领导汇报,经过14天自行隔离,终于又被安排去上班了。

4月4日公祭日,早上10点在防空警报响的刹那,王珩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不知怎的眼泪就下来了。“疫情期间听说过不少悲惨的事,感觉自己作为幸存者算是幸运的,能挺过来。武汉复工,我也不想一定出去做什么,就是希望生活恢复到正常就好。”他认真的说道。

武汉网约车98天后重启:去见老朋友、给孩子打疫苗、大吃一顿

新手妈妈参加多个公益组织:希望孩子长大做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白洁是一名衣橱管理师,疫情期间,参与了好几个公益组织,主要的两个,一个是民间公益车队,一个是社区志愿者组织。在封城那天,车队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接送医务工作者,定点向医院送物资。白洁是团队的微信群管理员之一,负责为车队成员每天打卡体温、发布任务和反馈执行情况等信息。

“我做公益很多年了。以前都是匿名,不希望别人来感谢我,因为这是我自己想做的事。但现在,我都用真名,为的是给宝宝做一个榜样。”白洁的宝宝在2019年9月出生。白洁希望通过自己言行影响他,让孩子成长为一个善良、有大爱、有担当的男子汉。

去年怀孕起,白洁就特别注意出行安全。由于怀着孕开车出门风险高,乘坐公交车或者地铁,经常遇到同乘的人为她让座,白洁心里总有些过意不去,所以一直都是在美团上打车。“我希望武汉快点完全恢复成以前的样子,也希望全世界尽快恢复正常,让生活回归应该有的样子。等一切好转后,我第一件事就是要带着宝宝外出打疫苗。他是生命的延续,亦是未来的希望”白洁说道。

武汉网约车98天后重启:去见老朋友、给孩子打疫苗、大吃一顿

疫情期间吃了一百多顿番茄炒蛋:解封一定要去大吃一顿

疫情期间,连电饭锅都不会用的90后程序员龚玺,学会了人生第一道菜——番茄炒鸡蛋。在随后两个月里,她每天两顿,吃了一百多顿,最后因鸡蛋吃得太多,肚子坏了。

“我家在湖北省孝感市,离武汉很近,坐高铁不到1个小时。回家前一天,我让朋友把电脑和猫先送回老家,打算参加完公司年会就回去,结果当晚喝了太多酒,回家倒头睡着了。”凌晨三四点,朋友给龚玺打电话,提醒她武汉即将封城,但龚玺没接到电话。等她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十点多,武汉已经封城。

龚玺告诉记者,自己在外头工作4年了,但连电饭煲都不会用。疫情刚开始,她买了一堆零食,吃了好几天,实在扛不住了。最后只能网上买菜和大米,自己学习做饭。除了吃饭,一个人在家没人说话,也没有电脑上网,感觉特别无聊,也不知道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很焦虑,真的像蹲监狱。“武汉终于解禁了,我第一件事要打车出去大吃一顿,最好油炸的或者火锅。”龚玺开心地讲道。

武汉网约车98天后重启:去见老朋友、给孩子打疫苗、大吃一顿

疫情期间在社区当起小管家:比起环保项目这不算特别难的事

余长润一直在做环保项目——循环农业,武汉封城前,余长润计划交接完工作后,赶回湖北省洪湖市老家跟家人团聚。封城之后,就没回去,留在武汉。

疫情初期,什么物资都紧缺,余长润带着小区的居民和业主,组建了一个疫情服务小组,帮助大家购买生活必需品,比如酒精、消毒液、口罩等。另外还建了蔬菜群、肉类群、干货群、医药群、水果群六个微信大群,帮助社区居民分类解决基本的生活所需。

做志愿者的时候,余长润中途还生病了。因为每天采购完物资回来,都要等所有居民拿回去,从联系送货、卸货,到居民拿回去,从早上忙到凌晨。“生病后,社区很多人给我送来药,让我感觉很温暖。”余长润说道。

2月23日是余长润生日,很多志愿者在群里发来祝福,有的甚至还发了红包,虽然没领但特别感动。余长润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下来还是好人多“等疫情彻底结束后,我想去旅游,约几个好朋友,出去好好放松一下。”

来源:楚天都市报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