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以家人之名》自播出以來一直備受關注和熱議。

大家從劇中幾個家庭的教育情況對比自己的生活,或多或少都能夠找到相似之處。

這也是這部劇深入人心的地方。

除了主人公李尖尖的感情歸屬之外,讓我最受感觸的就是幾個家庭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的根源,不可替代地浸潤著孩子的一生。

記得有本書裡曾說過:

“父母的愛是一種智慧,是陪伴兒女一生最寶貴財富,也是今後無價的遺產。”

01、好的教育能夠給孩子力量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劇中,李尖尖是個性格莫名其妙樂觀的女生,她上躥下跳,嘻嘻哈哈,似乎永遠無憂無慮。

同時,李尖尖還有很強的同理心,她深夜和小哥賀子秋說:“你不是拖油瓶。”

也能在唐燦最失意的時候,伸出手問她:“吃火鍋不?”

另外,李尖尖在事業上還十分謙虛和認真,她不允許別人拿她的成績大肆宣傳,她低調做著雕塑,不張揚,不浮誇。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李尖尖身上有一種吸引人的魅力,她獨立、能幹,樂觀又善良,沒有動輒就怨天尤人的情緒化問題。

她不需要別人的認可也能夠獨當一面,這種深入骨髓的安全感都是李爸給她的。

儘管從小身邊就有兩個出色的哥哥,可李海潮從來沒有因為成績而拿李尖尖和哥哥們對比,最多也就是無奈地說:“你呀你……”

李尖尖說:我爸對我期待特別低!

實際上是李海潮不願壓抑她的天性,所以最後我們能夠看到,高中時期倒數第二的李尖尖成了夢寐以求木雕師,從壞小孩變成了成功人士。

李尖尖自信的背後,是李爸溫暖厚實的愛。

在看被親生母親拋棄的賀子秋,從小寄養在李爸身邊,他膽小、膽怯、缺乏安全感,僅僅因為初次見面李爸的溫柔,就欣喜地叫道:“爸!”

儘管從小到大身邊的無數好事之人都在提醒賀子秋,你是個沒人要的小孩,你寄人籬下,可子秋還是成長得很好,他堅信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因為李爸對他說:“你跟小尖一樣,都是爸的孩子,爸怎麼捨得給你送走呢?”

在賀子秋因為親生父親出現,煩惱不已時,李爸說:“沒事,凡事有爸在。”

一字一句,充滿力量。

就像親子心理學裡說的那樣:

和善的父親能夠讓孩子成長過程中感受到堅定的力量,並更加有安全感、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更強。

李尖尖和賀子秋,都在李爸的教育下,成為了這樣的人。

02、錯誤的教育是孩子的枷鎖

劇裡最讓觀眾反感的大概就是陳婷家的女性三代人了。

陳婷因為出門打麻將將兩個孩子反鎖在家裡,結果女兒被核桃卡住咽喉窒息而死,哥哥凌霄拼命敲門求救,卻仍然沒有挽回妹妹的生命。

陳婷在失去女兒後,情緒和心理發生了極大的波動,她把所有過錯都推卸到凌霄身上,她把自己的不幸歸咎於丈夫的忙碌。

因為無力承擔生活的重量,陳婷拋家棄子離開了。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後來,我們又見識到了陳婷母親的難纏和神奇的三觀,不由感慨,媽媽三觀不正,孩子真是悲劇不斷。

陳婷的女兒小橙子,在長大後被陳婷的反覆無常折磨得暴躁、易怒,小時候和凌霄說話天真爛漫,長大後滿是不耐煩和怨氣。

凌霄在新加坡和陳婷生活的那段時間,抑鬱症、焦慮症等心理疾病全部爆發出來。

有句話說:

一個不會教育的家庭,毀掉孩子簡直輕而易舉,因為家庭教育是無孔不入的慢性毒藥,漫天揮灑,日日浸染、時時洗腦,最終令孩子無處可逃。

再看唐燦的父母,母親飛揚跋扈,父親懦弱膽小。

唐媽媽否認了唐燦了未來,也撕碎了唐燦的曾經。

她趾高氣昂地對唐燦說:“當初是你說要養我們的!”

唐燦的痛苦,來源自家庭。

她的不自信,來源自家庭。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齊明月說唐燦戀愛腦,談戀愛時就給男方各種花錢,這種在他人身上尋求安全感的方式,正是從小缺愛的表現,所以需要通過別的男人來獲得價值感。

都說在愛裡成長的小孩,會擁有最踏實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而唐燦的家庭只希望女兒能給他們帶來豪宅和高檔轎車。

03、家的力量

在劇中有一個情節,尖尖談戀愛後,凌爸和李爸說:“你要不去管管尖尖的戀愛?畢竟是女兒第一次談戀愛。”

結果是遭到李爸一個大大的白眼。

他不是不關注女兒的戀愛,而是知道最好的父母子女關係,也要注意界限。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這是李爸的教育哲學,在孩子年幼時給予最濃烈的愛和親密感,在孩子長大後,微笑著後退,並建立起和孩子的界限感。

李爸知道就算是自己養大的孩子,也不是誰的附屬品,所以就算不捨,他也微笑著和孩子告別。

反觀陳婷,將凌霄和小橙子牢牢拴在自己身邊,毫不客氣地說,她讓凌霄的童年破碎,又讓凌霄的現在窒息。

而李爸從小就不限制尖尖的愛好,也不會說木雕是不務正業,長大後他不去幹涉女兒的私生活,而是定期將尖尖和子秋的房間收拾乾淨,等著在外面闖蕩的孩子們回來了,吃一碗最愛的糖醋排骨麵,在溫暖的環境裡重新充滿力量。

為人父母,一定要知道,自己只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引導者,而非命令者。

但很多父母總是混淆這個概念,他們以愛之名控制孩子,最終讓孩子迷失自我,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像劇中的齊明月,在媽媽權威似的教育下,不會點菜,不會買衣服,甚至連自己的未來都左右彷徨。

心理學家阿德勒就曾說過:

在家庭生活裡,最不需要的就是權威。

俗話說:“厚德載物,厚德養家。”

一個家庭對孩子最大的饋贈,就是用愛澆灌的力量,這力量源源不斷,並且能披荊斬棘,乘風破浪。

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擁有這力量。

《以家人之名》:父母會教育,孩子幸福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