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股香起來了,上車嗎?

下圖是今年7月那波行情見頂以來上證50和創業板的K線走勢圖,期間,代表中小盤、成長風格的創業板指跌了9%左右,而代表大盤、價值風格的上證50漲了4%。

大盤股香起來了,上車嗎?

另外,上證50今天的收盤價正好創了年內新高,另外一個大盤風格的代表性指數:滬深300,早在本週一的時候也創了年內新高。

再看看最近這幾個月的主要規模指數的股價表現:

大盤股香起來了,上車嗎?

顯然,大盤股香起來了!

要知道,上證50指數指數已經跑輸創業板指2年了。

站在目前這個時點來說,大小盤風格是否就此逆轉,還不得而知,但是方向選擇的事情,要考慮了。

下面這幅圖中,藍線是創業板與上證50的價格之比,也可以稱為相對價格,紅線是相對價格的120均線

大盤股香起來了,上車嗎?

從歷史上看,大小盤風格在A股市場是長期存在的一個現象,而且很明顯,在大多數時間裡,上證50(大盤)和創業板指(小盤),總有一個比另外一個強勢很多。

很明顯,大小盤風格持續的時間總是很長,一般都有1~2年,也就是說,相對價格的長期趨勢很明顯,120日均線正好可以度量它的長期趨勢。

比如2016年初到2018年底是大盤股佔優的行情,所以從圖中看,代表藍線的相對價格在絕大多數時間內都處於均線之下。

2019年初至今是小盤風格佔優,相對價格一直處於它的均線之上。

不過站在現在這個位置,相對價格已經跌破了它的均線,按照右側入場的邏輯,我們現在無疑應該選擇站在大盤股這邊。

總是選擇和更為強勢的一方,這樣可以確保自己不會站錯隊,站錯隊是很痛苦的一件事,別人天天漲,我天天跌,雙重傷害。

站在現在這個時點,我覺得風格風格逆轉也是合乎情理的。

疫情邏輯已經走到了尾聲,而創業板裡多的是受益於疫情邏輯的醫藥生物和科技類股票,上證50則多的是疫情中受損的行業與公司。

醫藥生物與科技,也包括很多消費股,基本面邏輯確實好,但是好東西也要有一個合理的價格,泡沫化的高估值,背後往往要有一個偉大的故事來支撐,對於這種故事,說實話,我看不懂,也不想信。

所以,做這類股票或ETF,乾脆只看趨勢,不看基本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