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樂觀,抗挫折能力弱,學會這三招,養育高情商和高挫商孩子

受到疫情的影響,使得我們的孩子開學後無法覆校,在線教育被前所未有的推到了教育的頭號陣地,全體學生上網課,這也使得父母承擔了絕大部分孩子教育的監督工作,正因如此,父母全面接管孩子的學習情況及進程等。

很多父母反映,孩子表現出各種不適應,教學方式改變,孩子無法及時調整,知識吸收效果不佳;手機無法被監管,掛著網課打遊戲;作業無法按時完成;上課狀態不佳等等,親子關係也變得緊張,甚至個別極端的新聞出現於各大媒體平臺。原來一切都好的孩子,好像突然變得問題重重。

這便折射出一個應該被我們家長所看到並高度重視的問題,面對突然發生的變化或挫折,孩子是否具有良好地抵抗變化和挫折的能力。

這應該是比孩子學業成績更重要的事,也是一個平時要有意識培養的方面。缺乏了這種能力,輕則表現出愛鬧、愛哭、無法集中精力學習,重則過度焦慮、抑鬱甚至做出極端選擇。在心理學上這種能力被稱為“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是個體能夠承受高水平的破壞性變化並同時表現出儘可能少的不良行為的能力,指人能從自己面臨的境遇和犯過的錯誤中吸取經驗,時刻學習新東西,隨時調整方法,在困難面前從不躲閃,也不會在挑戰前退縮。這是積極心理學中的一個核心詞彙,是一種積極的能力和品質。


孩子不樂觀,抗挫折能力弱,學會這三招,養育高情商和高挫商孩子


一、現代人的心理韌性為何會降低

也許是網絡媒體的發達,使得如今孩子選擇極端行為結束生命的事件經常在各大媒體或者父母的圈子裡流轉,搞得父母們有些焦慮和擔憂,也不禁會問,為什麼有些孩子如此看待生命,有一些甚至看上去都只是和家人簡單發生一些爭吵。

我不想在此文去探討這麼沉重的話題,因為這些孩子內心早已經不是表面上看到這麼簡單,我們無法感同身受他的某些處境,但現代人心理韌性降低卻是有著社會因素的。

就如託德·卡什丹和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在《黑暗中的曙光》指出我們有一種“舒適病”,生活在便捷之中,人們會因為一個極小的問題而感到沮喪。

更快、更高效、更富有的生活的確帶來了很多收益,然而也學也剝奪了我們很多幸福的感受,就比如,快遞雖然更快了,可是我們無法體會到等待幾周才能收到包裹的驚喜,學會等待也是人生的必修課;大量的電子產品充斥生活,排隊買個冰激凌的空擋也要拿出手機刷刷視頻或者新聞,我們已經無法忍受“無聊”這兩個字,包括孩子,如果沒有豐富的活動內容,就會大呼好無聊好無聊,靜下來發個呆的時間都不給自己。

我們一直被這些生活的瑣事訓練著,可是真實地情況便是等待、享受孤獨、遭遇挫折這些都會經常光顧我們的生活,而我們被訓練得沒有心理準備,常常為此焦慮,為此憤怒。


孩子不樂觀,抗挫折能力弱,學會這三招,養育高情商和高挫商孩子


二、影響孩子心理韌性的因素

雖然社會的發展讓我們增強心理韌性的鍛鍊越來越少,可是這不能代表現代人的心理韌性就普遍很差,那我們看一下有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心理韌性呢?

1、固定型思維or成長型思維

固定型思維就是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認為自己不能學會其他技能,永遠只能處於目前的水平。成長型思維則是自己的能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培養,即使先天在才能、資質方面有所不足,也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去改變。

固定型思維會讓孩子面對變化的能力減弱,他也不適應變化,一切按部就班、一切照舊對於他來說才是最好的,發生改變,他便會不適應並開始焦慮。面對挑戰的第一反應可能是我從來沒做過,我不行。

成長型思維的孩子認為成功來源於儘自己最大努力做事,來源於學習和自我提高,挫折可以給人動力,挫折可以告訴我們很多,它是一記警鐘。

2、解釋風格

解釋風格便是指你對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情的習慣性解釋方式。解釋風格有三個維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性化。

永久性屬於時間上的維度,當你的解釋風格為面對困難只是暫時的,會過去的,你便容易樂觀的解釋風格,心理韌性自然也就提升了。

普遍性屬於空間上的維度,當你認為問題的發生都只會特定情況下的事件,而不是普遍的事情,比如某科目老師不喜歡自己,你只會認為這個老師可能不公平,而不是所有老師都不好。

人格化則是當不好事情發生的時候,容易悲觀的人很喜歡把所有的過錯都放在自己身上,樂觀的人則會將過錯分攤到別人或者環境的身上,雖然對於某些家長看來,這樣孩子是不是屬於擅長狡辯,但能頂嘴的孩子可能比低頭流淚聽著捱罵的孩子心理要強大一些。

3、家庭養育風格

上面談到的孩子是固定型思維還是成長型思維,是樂觀解釋風格還是悲觀解釋風格,其實都跟我們家庭教育的養育風格很有關係。

家庭養育風格是積極的、容易看到孩子的優點和優勢,適當忽略一些無傷大雅的錯誤和劣勢;家庭養育風格是寬鬆有度的,讓孩子不會長期處於一種高壓和被控制的環境中;家庭教養風格是民主的,孩子能夠更自信、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這樣的養育風格中成長的孩子,其心理韌性會有所增強,他獲得來自家庭的支撐和抱持要多一些。


孩子不樂觀,抗挫折能力弱,學會這三招,養育高情商和高挫商孩子


三、三個技巧,幫你提升孩子的心理韌性

通過上面跟你的描述,我想你一定能夠理解,心理韌性這個能力是可以被培養的,家長如何來幫助孩子提升他的心理韌性了,下面給你介紹三個技巧。

1、讓孩子學會反駁

讓孩子學會反駁便是教孩子看出問題都有它自身的原因,對於自己所導致的問題應該負責任,對於無法控制的事情,則不用責怪自己。

第一步 教他認出自己責怪的風格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責怪風格,有些孩子會喜歡推卸一切責任,而有些孩子容易包攬責任,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對於孩子和事實來說都是不可取的,所以讓孩子學會反駁的第一步就是教會孩子認出自己的責怪風格,讓他自己體會他是總推卸責任還是總包攬責任,亦或他能夠全面的看問題,有自己的問題也有別人的問題。

比如,孩子因為某件事情被老師狠狠地批評,那麼孩子跟你描述事情的原因便可以讓你幫他看到他的責怪風格,有孩子可能這樣說:“老師太壞了,上次某某也這樣他就沒有罰他。”也有孩子可能會哭得十分傷心,默默接受懲罰,同樣也有孩子會說:“我因為XX做錯了,被老師懲罰了,但是上次某某也這樣他就沒有懲罰,他還是有些不公平。”

第二步 觀察孩子將問題歸咎於自己的行為還是個性

父母要觀察孩子喜歡把問題的發生歸因於行為還是個性,如果發現孩子喜歡歸因於自己的個性父母需要適當地引導,歸因於個性容易讓孩子發展為習得性無助,簡單理解就是:哎,我就是這樣個性的人,把自己的某一次行為普遍化。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動物時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卻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比如,孩子的學習成績不佳,歸因於個性的孩子會產生這樣的信念:我腦子沒有其他同學好,比較笨。一旦產生這樣的信念,不只是影響學習,接觸和學習任何其他東西,他都會受到這種信念的影響,而無法產生好的表現。但歸因於行為的孩子他的信念可能是:我學習不是很努力,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太枯燥,你看我喜歡歷史,這個我就學得很好。歸因於行為的孩子常常會認為,調整我的某些行為,我就會變好。


孩子不樂觀,抗挫折能力弱,學會這三招,養育高情商和高挫商孩子

2、樂觀教養ABCDE法則

樂觀教養ABCDE法則,A代表不好的事;B代表對不幸事件的看法和解釋,才會引起某種特定的後果;C代表後果,不愉快的事情之後的感受和行為;D代表反駁,指反對自己想法的辯論;E代表激發,就是反駁帶來的精神和行為的結果。

舉一個例子:

A:初一的麗麗發現,她的兩位好朋友婷婷和小雅相約好了週末去遊樂場玩,卻沒有來約她,麗麗對此有一些難過。

B:麗麗覺得婷婷和小雅不喜歡跟自己玩,所以才會不約她一起去。

C:麗麗對此感到失望也有些難過。

其實A事件帶給麗麗什麼樣的影響,取決於B,也就是麗麗對此的想法和看法,所以要扭轉C的結論,我們要教會孩子如何去使用D。

D:麗麗想:平時在學校都是我們三個人一起,關係很好,肯定不是刻意不找我,她們知道週末我要練習鋼琴,可能說了媽媽也不會讓我去。

E:我也要跟媽媽說一下週末給我一些自己的時間,這樣我就能跟朋友一起去玩了。

當有了D的出現,孩子對於A事件的想法就會發生改變,最終產生E的結果。對於初一的麗麗來說,青春期的孩子是很看重朋友的,因此,友情不暢通帶來的影響是極大的,經過D的反駁,這件事情對於麗麗的影響也就下降了。

孩子不樂觀,抗挫折能力弱,學會這三招,養育高情商和高挫商孩子

3、讓孩子學會與人相處

母需要協助兒童學習解決問題及社交技能,社交技能發展較好的孩子獲得來自同伴的認可較多,內心更充盈富有力量,對於其心理韌性的提升也有幫助。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應該遵循三項原則:

原則一,不要為孩子解決任何問題;

原則二,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你就不能對他解決方式過分苛求;

原則三,你自己要示範有彈性的問題解決策略。

在遵循這三個原則的基礎上,父母可以通過下面五個步驟去教會孩子解決社交衝突:

第一步,放慢腳步,告訴孩子在採取任何行動之前要停下來想一想,將“暴躁思維”轉為“冷靜思維”。

孩子如果當下情緒很糟糕,是很難期待孩子有很好解決辦法的方式的,可以告訴孩子:可以通過深呼吸的方式幫助自己的調節,或者允許的情況下,暫時離開,按一個暫停鍵。

第二步,提取觀點,告訴孩子,瞭解對方行為的最佳方法就是從對方的角度看待事情。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學會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當自己和對方的立場自己都想過以後,孩子會改變最初對於事情的理解。

第三步,建立目標,目標就是孩子想要發生的事情,讓孩子朝著目標盡力去做。

讓孩子定一個解決這件事情的目標,後面的行為便針對這個目標去發展。

比如,孩子因為矛盾和小朋友發生了爭吵甚至打架,經過冷靜和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的引導後,他可能會想要跟小朋友和好。那麼就讓他定下和小朋友和好的目標。

第四步,選擇途徑,孩子列出目標後,就可以選擇哪一條路徑可以實現目標。

比如,孩子定下和小朋友和好的目標,便讓孩子想哪些方法可以實現呢?如果是自己的過錯,去主動道歉;拿一個玩具主動去分享.....讓孩子自己去思考,然後選擇一個方法。

第五步,是否有效,如果解決方法無效再試一種。

經過這5個步驟的訓練,孩子的社交能力會逐漸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提升,而且孩子不盲從,不是簡單聽話的孩子,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幫助孩子培養心理韌性,是在養育中為孩子埋一顆信念的種子,這顆種子告訴他: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可以應對!

給孩子多多提供嘗試機會也是實施挫折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嘗試的機會,也就等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也不可能邁向成功之路。

——德國著名教育專家舒馬赫


我是蜜糖媽媽,樂於分享積極的育兒心得和技巧,深耕積極心理學、正面管教和優勢教養育兒,歡迎有空和我一起聊聊育兒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