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我們知道,日本在一些高端技術領域是非常厲害的,甚至在某些領域一直位列世界最前列,如精密製造加工,電子技術,機器人以及新材料等等。

日本的創意設計也是讓人眼前一亮,有的時候甚至可以說是奇葩。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他們總能腦洞大開的搞出很多新玩意兒,偶爾還能搞出些黑科技出來,這不,又有日本公司弄出來了一款便攜式充氣電動車,讓人不得不佩服,有網友就評論到,“在玩充氣產品這一塊日本人還是厲害”。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可摺疊便攜式充氣電動車是由新山實驗室和 mercari R4D公司合作開發的,電動車名字叫“poimo"。

這個mercari R4D公司是一個專注於研發區塊鏈,量子技術以及量子互聯網的十多人研發團隊,其“R4D”中“R”的意思是研究(Research),四個“D”分別是,設計,開發,實時和破壞,旨在快速研發和投入使用。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現在,不管是什麼產品都在向著小型化和便攜式方向發展,而你見到過的電動車是什麼樣子的呢?笨重而且超大。

你能想象嗎,“poimo"能像充氣墊一樣摺疊後放在揹包中,方便攜帶。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並能隨時組裝,需要使用時只需要拿出來,用充氣泵或者打氣筒充氣後,就能變成非常可愛的電動車。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整個電動車是由扶手杆,轉型系統,電池組,充氣式車身,充氣閥門以及四個車輪組成的,作為整個電動車最主要的驅動系統,馬達被巧妙的安裝在車輪內了。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車身全部使用的是一種,由織物與樹脂複合而成的滴針織物材料,這種材料的特徵是在充氣後能夠足夠堅固,承受一個人的重量完全沒有問題,同時這種材料還非常的柔軟,這也就非常有利於摺疊後攜帶。

電動車底部安裝了只有一本書厚的電池組,重量有5.5公斤,充一次電就能續航16公里。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要想電動車身保持平衡,就需要內部的氣壓超過41kpa,才能正常行駛,所以在這個壓力值下,即便騎行者體重達到了80公斤,充氣車身也能承受得了,並能正常行駛。

因為整個車身和坐墊內部都是充氣的,所以駕駛者坐在上面也將會是非常的舒服。

“poimo"只是mercari R4D公司開發出的,第一款充氣式便攜電動車,也就是初級款吧。

後來又開發出了更高級的,可根據人體身高,坐姿來定製出最適合你的一款便攜式電動車。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這款便攜式電動車所使用的材料與初級款都一樣,但它結構更復雜一些,是由不同的七塊充氣部件組合而成的。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首先需要駕駛者在設備前,通過一套交互式設計系統,只要做出自己最舒服的騎行姿勢。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就能夠通過掃描,讓電腦軟件獲得各項數據,從而計算出最適合的電動車部件尺寸,還可以選擇自己偏好的顏色,從而實現定製便攜式移動交通工具。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這款電動車是由小型無刷電機和鋰電池驅動,最高時速能達到6km/h,充一次電可以工作一小時。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儘管整個車身和輪子看起來大小與普通電動車差不多大,但摺疊後的總重量也只有9公斤。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此外,他們還發明出了,充氣輕便型手指輪椅以及充氣可移動躺椅等產品。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還有可移動式輪椅。

日本人造了輛電動車,簡直就是個充氣娃娃

這些便攜式充氣電動車,開創了個人交通的新領域,舒適,便捷,輕便的優點,讓每個人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短途交通工具。

但是,這種電動車是不是能上路行駛,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更多科技製造,科普乾貨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製造原理

文中圖片截取自Youtube《Soft yet Strong Inflatable Structures for a Foldable and Portable Mobility》《poimo_ Portable and Inflatable Mobility Devices Customizable for Personal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文中gif截取自Youtube《Panpouch - Robot Hotel in Nagasaki (Japan)》《INT032 Soft yet Strong Inflatable Structures for a Foldable and Portable Mobility》


分享到:


相關文章: